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研究

2018-05-14陈玮鄂崇荣

党的生活·青海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四省藏区西藏

陈玮 鄂崇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是对党治藏思想方略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在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藏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依法治理有效推进、民生保障显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藏区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时代。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重大时代背景、独特理论视角以及伟大实践条件。

1.与党的治藏思想一脉相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是党的治藏实践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新境界,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西藏和平解放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西藏发展实践相结合,建立西藏人民民主政权,坚持“慎重稳进”方针开展民主改革,废除西藏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废除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实现政教分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辟了藏区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与西藏改革开放、建设实践紧密结合,提出实行对外开放,加快西藏发展,增强西藏内部发展活力,实行对口援藏方针。此后,历届中央领导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西藏发展实际结合,保持西藏稳定,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总结和继承我党治藏兴藏思想理论和施政实践,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和藏区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西藏和四省藏区的认识,提出“治藏方略”概念,初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

2.十八大前对藏区治理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前,习近平同志一直心系西藏和四省藏区的稳定与发展。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福建省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在西藏期间,他抓紧一切时间深入当地城镇农村、党政机关、农场社区、工业小区和军队驻地实地考察,与各界干部群众亲切交谈。1998年6月19日上午他在林芝地委行署召开的欢迎第二批援藏干部大会上强调:“西藏是伟大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西藏人民是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人民……支援西藏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1998年6月23日,习近平在西藏自治区召开的座谈会上说:“中央关于全国支援西藏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全国的稳定和发展。”2010年在青海玉树慰问灾区群众时指出:“灾后重建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更加结实的城乡居民住房,更加先进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更加繁荣的民族文化,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更加文明的社会秩序”。“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灾后重建过程成为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的过程。”2011年7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围绕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个宏伟目标,对西藏地位进行了全面定位,并明确提出治藏兴藏的一些重要举措。习近平指出:“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西藏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可见,党的十八大以前习近平对藏区发展与稳定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判断,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3.对治藏方略的全面阐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系藏区、情系藏区,高度重视藏区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藏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恢弘的战略思维将藏区发展稳定纳入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治藏思想,全面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治边稳藏理论的新飞跃。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从国内外两个大局出发,再一次强调“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创造性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并作出“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指示。“治国治边稳藏”思想是对党的治藏兴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方略”核心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和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2015年8月,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对“治藏方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六十多年的稳定藏区、建设藏区、发展藏区和繁荣藏区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六个必须”的治藏方略。2015年9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麗西藏”,表达了对西藏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愿。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考察,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还专门到生态移民安置点长江源村同藏族同胞共话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他藏区的重大要求、安排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的系列讲话精神紧密衔接、融汇一体,是具有创新性、突破性、时代性等特征的科学思想体系,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边疆理论,成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藏区工作新的定位和方向,顺应了藏区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突出了新时代新要求,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二、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的科学内涵

1.治边稳藏思想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言简义丰,藏区稳定关系全国稳定,藏区安全关系国家安全。这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兴边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治藏兴藏的重要方针。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和小康事关全国的稳定、发展和小康。治边是稳藏的前提,稳藏是治边的需要。治边稳藏思想高度概括和凝练了藏区工作在边疆治理、国家治理中的特殊重要性,深刻揭示西藏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和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治边稳藏直接关系到藏区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安全、国家生态安全。治边稳藏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利益高度出发对历代治边稳藏思想的发展创新,是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机遇挑战并存的国内环境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藏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2.依法治藏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还强调“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依法治藏,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稳藏兴藏的基本方略,是新时代藏区工作的首要原则。依法治藏,用法治保障来推动藏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保障各族群众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和福祉。落实依法治藏要求,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保藏区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依法治藏,依法打击各类分裂活动,才能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维护国家统一、藏区社会稳定,才能正确处理好藏区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

3.富民兴藏思想

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藏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对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和四省藏区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富民兴藏,是解决藏区主要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富民兴藏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内容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民心所向、民之所需。只有实现富民兴藏,才能凝聚人心,才能使藏区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提升“五个认同”。

4.长期建藏思想

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认真分析藏区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系统思维,继承党的西藏工作的优良传统,重新强调长期建藏,并将其确立为治藏方略重要原则。重申长期建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对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的建藏思想的继承反思和发展创新。长期建藏就是物质建藏和精神建藏长期并重,就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西藏和四省藏区继续实施特殊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等政策,夯实基础、凝聚人心;长期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宣传教育活动,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识,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长期建藏思想凸显了党长期执政的坚定底气,有利于增强藏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建藏信心,有利于增强对海外藏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分化瓦解十四世达赖集团和批驳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治藏政策的歪曲和污蔑。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在藏区的实践

西藏和四省藏区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以谋发展、促改革、保稳定、强党建,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层次不断提升,优势逐渐显现,动力持续增强。

(一)重要成绩

1.藏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和四省藏区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交通、水利、信息化、城镇化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重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以西藏为例,2013年至2017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三,年均增长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39亿元。2017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达2642.8多亿元,跨上第二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8.7%,全省总财力达到165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8%。青海“四个千亿元”产业、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已具雏形,循环工业增加值占比达60%,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落地青海。2016年,四川藏区地区生产总值达540.86亿元,2012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7.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8元,与2012年的5077元相比翻了近一番。201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9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增长1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88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增长10%。

猜你喜欢

四省藏区西藏
我在大西洋四省
天上的西藏
水稻德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四省”丰产栽培技术
神奇瑰丽的西藏
左脑风暴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甘孜藏族自治州派出所遭冲击 警察开枪自卫
冲击派出所扰乱藏区不得人心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