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新青海精神的几点思考

2018-05-14张玉良

党的生活·青海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雷锋青海弘扬

张玉良

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精神是青海最宝贵的财富,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建设新青海,要有新精神。新时代新青海,就要有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精神”。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放大“新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让“新精神”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让“新精神”激励我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是一项基础工程、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是一项涉及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重要工作。我们在弘扬新青海精神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一定要努力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汇聚各方力量,真正让新青海精神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1.注重内涵建设,形成思想共识。一种精神要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广泛接受和自觉遵循,必须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充分体现了青海各族人民的精气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博大的外延。但是,新时代新青海我们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各族人民也还存在许多思想困惑。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人们的思想实际,针对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不断丰富新青海精神的时代内涵,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新青海精神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在更深层次上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

2.抓好以文育人,传承优秀文化。新青海精神的源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青海文化。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必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丰富文化内涵,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结合新时代新青海精神的基本内容,讲清楚中华文化和青海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梳理中华文化和青海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深入挖掘青海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努力打造青海精神高地,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青海优秀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要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更好地用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

3.抓好实践养成,丰富体系内容。新青海精神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中,突出新青海精神的内涵和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行风评议,规范行业行为。要把培育和践行新青海精神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之中,使之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基本遵循,彰显正确价值导向。要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纯洁思想道德,提升道德素养。利用国家重大纪念日、国家公祭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推出一批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家庭。广泛开展孝敬友善、诚实守信教育,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善心,引导人们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

4.调动多种手段,营造舆论氛围。应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新青海精神的积极性,既发挥好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主力军作用,也发挥好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的优势;既在新闻报道中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也在娱乐、体育等其他方面的报道中体现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的要求。特别应注重以新颖的视觉文化、听觉文化吸引人,通过提供既体现主流文化要求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表现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的内涵和要求,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5.抓好建章立制,强化激励约束。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的社会建设,离不开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应进一步完善各类奖惩制度,把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的要求体现在制度、政策规定之中,充分发挥其激励约束作用,让体现这一体系要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反这一精神要求的行为受到惩罚;完善实践养成机制,把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的要求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日常行为细则,进一步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等具体行为规则,使人们的行为有所依从,培养良好的社会习俗,抵制和消除社会陋习;完善工作机制,把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挥好政府机关、社区、家庭、单位、学校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的合力。

6.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意愿,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要用新青海精神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新青海精神要求的阐释。通过这种具体的阐释,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发挥宗教在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致力于发展青海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政治、社会、文化,大力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和繁荣;大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增强各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既注重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思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既解决发展的现实利益问题,又要看到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要紧密联系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善于继承和发扬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和进步的优秀思想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发展与创新。

7.坚持重在建设,加强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的实践环节。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是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最重要的内容。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是把弘扬和践行新青海精神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的有效载体。广泛開展岗位学雷锋活动,推出一批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家庭。广泛开展孝敬友善、诚实守信教育,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善心,引导人们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群众性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有利于树立知荣辱、促和谐的社会风尚,进而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学雷锋青海弘扬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学雷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大美青海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