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会计准则下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的分析

2018-05-14车轶

财讯 2018年26期
关键词:公允会计准则商业银行

车轶

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引起了商业银行内部状况的巨大变化,包括财务会计行为,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始终是商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要在新会计准则基础上,对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健全银行监管体系,提高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之能力。本文将在新会计准则下,对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企业发展风险、盈余管理问题,以及监管制度的建立等。

新会计准则 城市商业银行 监管

前言

则政部提出的新会计准则已全面应用在社会各企业财政管理中,对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不小的影响,改变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分类,更加强调城市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企业风险的预测,将金融产品有表外纳入表内核算,并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方式。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对城市商业银行监管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引进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文化,会计处理方式,以及会计制度。将新的经营理念与企业相结合,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新会计准则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应用现状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是全面的,是深刻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分类,并细化科目,将衍生的金融产品纳入表内核算,完善资产增减值等会计核算标准。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新会计准则不仅仅改变了其会计制度,更是在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分类等方面发生了深深的变革。使得当前城市商业银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体现了全新的、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新会计准则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十分深远,在银行业务状况、经营方式、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均提供了标准的变革理念,强化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对风险的预测能力。新会计准则为商业银行注入了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新的会计工作方式,在经营、监督等工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对风险管理的警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众多问题:

(1)国际市场化程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加深,与企业经营管理深深融合在一起。但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未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符合,无法准确获取公允价值。当前,新会计准则中所使用的公允价值,由于缺乏完整的历史数据与运算方式,导致该估算技术模型难以在实际运用中实践。

(2)新会计准则在企业中运用的体系尚不完善,相关的技术支持系统尚未能相应配备,导致新会计准则无法完全为企业提供服务。

(3)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商业银行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远远不够,导致新会计准则众多细节无法被重视,其应有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财务人员无法让掌握专业知识与准则,无法适应新会计准则的实际需要。

(4)新会计准则在商业银行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上下脱节的现象。主要原因为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存在漏洞,无法满足银行经营过程中多层次业务,以及分级分行管理的需求,导致新会计准则无法与银行具体操作相符合。

新会计准则下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应用理念

(1)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能力

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适当修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关规定,并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能力。将金融资本公允值计入当期损益,将对未分配利润造成影响。若将金融资本公允值计入所有者权益,则对银行资本公积造成影响。二者对银行资本都带来影响,进而造成资本充足率计算存在误差。但在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中,可转换债券即衍生金融工具。对该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标准就是公允价值。因此,当公允价值变化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自然随之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银监会必然将对该环节进行监管,以强化资本充足率。且在现如今实际应用来看,银行资本状况指标十分重要,也预示着银行应加强资本充足率的監管,以强化企业竞争能力。

(2)加强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各企业均应强化自身对风险的控制。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应减少风险对银行利润的冲击,进而强化银行风险资产的管控能力。通过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来看,其风险资产的指标应受到重点关注,并加强对衍生工具风险的管理能力。在该监管工作中,形成定期上传制度的报送规定,以此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对风险资本强化监控水平。可以说,风险资本在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中的贡献率极高,甚至比旧的会计准则增加一半之多。说明,在新会计准则施行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监管工作受到了格外的重视。

(3)强化公允价值的计量

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允价值计量工作中的监管力度较弱,且公允价值与监管指标体系的影响也相对较弱。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代表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完全忽视公允价值对银行带来的影响。监管部门应在实际工作中,对公允价值带来的损失与利益,适当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根据商业银行的有关数据加以证实。不忽略任何一项细节,以强化银行监管之能力。

(4)增强沟通强化风险评估能力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来,对城市商业银行带来较大影响,监管当局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探索银行监管的有效手段,重新树立监管的权威所在。由于新会计准则尚未能与银行实际经营情况完全吻合,出现被软化的可能,因此监管部门应积极与其他部门相配合。例如税务局的沟通,基于五级分类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在税前列支,以部分修复五级分类的约束力。再如与当前银行监管法规框架等有效结合,进而挖取潜在的途径,以整合内外监管手段,强化银行监管之能力。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原有商业银行评级体系以及办法大大减弱,因此应在当前实际经营现状下,建立新会计准则的风险评估体系,强化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增强预警能力,提升应对能力。

新会计准则下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优化途径

(1)加强监管合作机制

现行银行监管体系在短期内仍旧是中国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银监会将与人民银行一同作为银行监管主体而存在,且在各自的领域内,对商业银行进行分别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但若二者权限划分模糊,将造成监管混乱,反而影响银行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基于此,应防止监管主体之间存在矛盾,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其自身职能,并在有关法律范围内,强化自身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方面、协调的信息共享机制。主要包括:

建立完善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重视当地金融监管立法整体规划,针对以往对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整理,归纳。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监督法律法规。尤其针对原有银监会有关规定,更应提前梳理,合理规划,避免银监会以及有关管理部门在行使权力时发生冲突。

建立有效的监管协商机制。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有关会议,及时针对城市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与运营情况进行分析,避免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存在矛盾。同时,对同一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以及日程安排合理规划,避免重复检查等行为的出现,进而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健康发展。

(2)提升队伍建设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银监会正式启动了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但有关部门却迟迟未能做出有关举措,加之人员较少,无法对外行使监管职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成本,以及监管办事处内部组织结构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应提升队伍建设,强化人员会计电算化能力,加强内部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新会计准则的利用能力。城市商业银行要建立人才培养长期战略,努力打造复合型监管人才。对新人职的员工进行培训,在对现行城市商业银行工作有所了解后,再具有针对性的对新人职员工进行特色业务培训工作。与此同时,要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对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业务专项处理,不断发挥个人潜力,提高监管队伍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3)加强公允价值计量自由权利

金融工具中的公允价值计量,为城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径。新会计准则下,应适当提升对公允价值自由度的选择,强化公允机制衡量技术监管能力。避免城市商业银行滥用公允价值选择权,进行银行盈余的管理。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对城市商业银行监管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城市银行监管理念,得出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能力、加强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强化公允价值的计量、增强沟通,强化风险评估能力等结论。并针对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简单提出加强监管合作机制,以及提升监管人员综合队伍的有关举措。

[1]吕江林,黄光.“三位一体”监管视角下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研究[J].当代财经,2014(04 ):42-52.

[2]胡忠明.欠发达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金融,2016(17):62-63.

[3]范亚莉.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加强辖区城市商业银行监管[J].西安金融,2014(11):37-38.

[4].城市商業银行监管工作的实践总结[J].济南金融,2012(03):17-19.

猜你喜欢

公允会计准则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认识误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