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2018-05-14刘斌

财讯 2018年26期
关键词:基层单位铁路经营

刘斌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方法:在铁路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就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初探,提出应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进而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铁路企业 预算管理

铁路企业自2003年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来,全面预算管理在运输生产经营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成本费用预算,普及面更为广泛。但从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广度与深度上看,全面预算管理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更为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让预算的作用与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铁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高铁路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随着运输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铁路企业必须改变经营决策和管理方式,坚持系统化管理战略,注重经营行为整体性。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可以保证各单位在企业经营目标的指引下,提高效益以及市场竞争能力。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良好、有效的预算管理又必须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条件,以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前提。反过来,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也必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使铁路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铁路走向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各铁路企业能够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只有将各项经济活动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才能实现全员、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实现企业化、市场化运行,达到向管理、向市场要效益的目的。

(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充分调动全员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多种控制方式,建立严格的绩效评价与预算执行考核奖惩制度,将全员与企业经营目标挂钩,把经营压力层层分解和传递到岗位,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市场、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全面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铁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滞后。业务部门下达生产计划时,对预算的落实与控制关注度不够,管生产不管预算的问题较为突出。基层单位预算管理意识相对淡薄,预算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强,预算管理方法单一,预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2)预算基础管理薄弱。基层单位对预算管理源点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准确,对设备维修、技术标准、资产状态等基础台账建立不全面、不细致,造成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信息基础。班组核算不规范,资料不完整,削弱了预算执行和控制力度。

(3)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基层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业务部门参与不充分,加之部分项目的定额、费率标准修订不及时,致使编制的财务预算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基层单位在细化分解预算指标时,预算责任主体划分不清晰,造成管理责任交叉和结合部问题。

(4)预算过程控制不到位。基层单位在预算与生产实际需求出现偏差时,与上级预算管理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沟通不够,对预算项目的申请调整不及时。预算分析流于形式,财务收支动态分析不够,更多的侧重在静态预算上,预算执行中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分析较少。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1)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实现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铁路改革发展要求,真正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在要求,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二是充分发挥预算管理职能部¨的作用,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责任,不断强化预算管理的责任意识。三是充分调动业务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参与到预算的编制、执行及控制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预算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衔接。

(2)夯实预算管理基础。不断完善各项变动支出与工作量直接挂钩机制,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控制性打好基础。加强班组核算,充分利用班组熟悉生产具体情况的优势,建立沟通机制,及时掌握生产变化情况。优化成本结构,加强财务预算与生产的紧密衔接,突出保运输生产、保安全和保重点,做到有保有压。

(3)强化预算过程控制。一是结合修程修制、技术创新、修旧利废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对消耗定额进行核定,为动态调整预算奠定基础。二是完善月报、季报和经济活动分析等各项制度,及时发现超预算、无预算支出的苗头,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提高预算执行的可控性。三是严格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引导运输生产围绕企业经营目标进行,提高财务预算约束力。四是不断加强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推进修程修制改革,促进成本支出结构的优化。五是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财务监察、内部审计范围,加大对各单位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4)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指标设置,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形成相互关联、利益联挂、考核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收入、成本考核挂钩力度,把成本控制压力真正传递到各单位、车间、班组和岗位,增强干部职工节支降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各项生产经营指标顺利完成。

(5)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平台。加强对运输調度指挥信息系统、运输统计信息系统、收入管理信息系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财会信息系统所反映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再加工,经营收支不仅要“日清日结”,在机车、车辆维修上还要做到“辆清辆结”。同时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对信息更新情况实施有效的考核和监督。

猜你喜欢

基层单位铁路经营
雷人画语
基层单位HSE体系运行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
清除无形的牌子才能保证真正减负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企业基层单位两学一做中领导的作用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