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兴安岭地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8-05-14李贵春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兴安岭栽培技术

李贵春

摘 要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的大豆产量长期处于产量不足的状态,多半需要从国外进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对于大豆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种植的重要区域,需要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不断发挥其优势地位。基于此,结合大兴安岭地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旨在对其他气候相似地区的大豆种植提供借鉴,促进我国大豆产量不断增加。

关键词 大豆种植;栽培技术;大兴安岭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4.020

大豆不僅是一种食用作物,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地之一,改进种植技术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大兴安岭地区大豆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产量,促进东北的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1 大兴安岭地区大豆种植现状

大兴安岭地区处于我国祖国的最北部边陲,具体位置在我国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大兴安岭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是正在开发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由于大兴安岭地区纬度位置相对较高,导致本地区的气温相对较低[1]。大兴安岭地区拥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具有大豆种植的土壤条件,因此,该地区也是我国大豆的重要产区。就当前该地大豆种植的现状来说,其大豆种植面积约为6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75%以上。

2 大兴安岭地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相对来说,大兴安岭地区的大豆种植产量一直是困扰本地大豆种植业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用综合高产种植技术,旨在为其他“高寒地区”提供借鉴。

2.1 更新大兴安岭地区的耕作模式

对于大兴安岭地区来说,土地资源丰富,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借鉴国内外同纬度地区大豆种植的经验,建立起符合本地区特征的农业生态区,进一步提升大兴安岭大豆种植产量。具体来说,在秋季整地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深松结合翻地、耙地以及免耕结合的耕作方式,其耕翻的深度在18~22 cm为宜。

2.2 大豆品种的优选及播种

目前,在大豆种植市场中,大豆的品种也相对较多,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土壤条件选择更为合适的大豆品种[2]。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种植大豆之前需要挑选大豆种子,将一些不饱满、生长状况相对较差的种子剔除出去,之后在对种子进行处理、种植。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的土壤条件以及气候状况等自然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大豆播种时间。为了避免在大豆种植前后出现除草剂影响发芽生长率的问题,应该确保每一个大豆种子种植的深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大豆栽培的过程中,由于大兴安岭地区的温度变化较快,在每一次播种时间的把握上需要根据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出现播种不及时的问题。

2.3 合理控制施肥频率

对于大豆的种植来说,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时机,还要在种植之后进行施肥操作,这是保证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及含油量的重要操作。对于大豆施肥来说,主要包括两个环节,1)大豆播种之前的施肥,这个时候的肥料称为底肥,主要是为了提升土壤的肥力,对保证土壤松软,为后期提升大豆种植产量做好前期准备。对于底肥来说,一般采用迟效型肥料,并结合厩肥与粪肥料等,这是大豆生长发育的关键养料。2)施加大豆种肥,这一操作是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施加,主要以微肥、氯化钾以及尿素等为主,这些肥料可以直接放置在豆种旁边,对于促进豆苗生长、根系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保证苗壮、苗齐的重要保障。3)大豆播种之后的追肥过程,包括大豆种植过程中的种肥以及根据大豆生长状态的追肥。在大豆耕种时多是附加氯化钾以及尿素等肥料,确保豆苗能够最大程度地生根,后者是为了弥补土壤肥力的不足,为大豆苗期、开花结荚以及鼓粒提供充足的营养。

2.4 大豆种植的田间管理

在大豆成长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管理,比较常见的田间管理就是除草和灌溉。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大豆种植过程中,虽然纬度相对较高,但是与其他地区的田间管理技术并没有太多的差距,也包括除草、灌溉等环节,不同的是,东北地区的耕种面积相对较大,在进行灌溉操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片区大豆的生长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灌溉策略。目前,大豆除草多采用传统人工或者喷洒农药的方式去除杂草。由于大兴安岭地区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在除草环节多采用机械化喷洒农药的方式。一般来说,杂草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多,需要经过多次农药喷洒才能解决杂草的问题。大豆是一种对于生长环境较为敏感的作物,既要避免遭受旱灾,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灌溉。

2.5 大豆种植的病虫害防治

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的出现会对大豆的生长、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大豆出现病虫害时进行及时防治。具体来说,在大豆病虫害来袭的时候,需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当然,在大豆种植伊始,就需要全面实施大豆种植包衣,有针对性地选择衣剂,从源头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大豆生长期间,需要根据大兴安岭地区多发的病虫害情况进行治理。举例来说,对于出现蚜虫、斑病的大豆可以利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进行防治,对于食心虫的防治,则可以使用乙磷铝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2.6 大豆的收获与贮藏

大兴安岭地区大豆种植面积较大,采用人工收获的方式较为困难,因此多采用机械收获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收获时期,适当调整收割台的挡风板、木翻轮、滚筒转数以及筛孔大小等,尽可能降低收割、脱粒中的损失。大豆收获的时期也要严格控制,大豆收获时间过早,或者是时间较晚,可能会对大豆的产量、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收获的时间相对较早,大豆子粒未完全发育成熟,这会降低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如果收获的时间相对较晚,大豆就会发生炸荚的问题,会在较大程度上造成大豆损失。在收获完成之后,需要经过晾晒,大豆实现充分干燥之后进行储藏,由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在大豆晾晒完成之后多是采用仓贮的方式进行储藏,最好把大豆贮藏在通风、通气、防潮、防热的仓库中,一般要求长期安全贮藏的大豆其水分应该在12%以下,一旦超过这个界限,贮藏的大豆就有可能在仓库中发生霉变,如果大豆入库之后,水分仍旧相对较高,必须进一步进行曝晒,尽可能降低大豆活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豆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不会下降,也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3 结语

大兴安岭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在大豆种植中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基础。本文结合大兴安岭的实际,给出了具体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建议,旨在对本地区的大豆种植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为提高大兴安岭地区的大豆产量作贡献,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大豆产量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 杨晓娟,刘园,白薇,等.黑龙江大豆生产时空分析与风险评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2):201-205.

[2] 杨显峰,杨德光,汤艳辉,等.黑龙江省年有效积温变化趋势和大豆温度生态适宜性种植区划[J].作物杂志,2010(2):62-6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大兴安岭栽培技术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2018年大兴安岭中考模拟试题数学卷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