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荔枝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要点

2018-05-14杨静妤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荔枝防治技术病虫害

杨静妤

摘 要 荔枝是华南地区较为着名的树种,不仅社会经济效益好,还为生态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但荔枝同样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基于此,针对荔枝树的主要病虫害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 荔枝;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4.016

荔枝,无患子科植物,作为经济作物树种在广东省广泛种植。常年炎热潮湿的亚热带地区更易滋生各种病虫害,不利于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及时预防和解决荔枝树的主要病虫害。

1 虫害

荔枝虫害种类甚多,主要虫害有:荔枝蒂蛀虫、荔枝椿象、油桐尺蠖、介壳虫、荔枝瘿螨、花果瘿蚊、小黄卷叶蛾、咖啡木蠹蛾和桃蛀螟等。

1.1 荔枝蒂蛀虫

荔枝蒂蛀虫,别称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幼虫为害嫩梢、花果。新梢时期,钻蛀嫩茎和嫩叶中脉,造成顶端枯死,中脉变成褐色,充满虫粪;开花时期,幼虫蛀食花穗、嫩茎顶端,导致枯死;幼果时期,食取果核使树木大量落果;果实着色时期,虫粪遗留于果实中,造成“粪果”[1]。

1.2 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俗名为臭屁虫、石背,属半翅目,椿科,多数为植食性,不仅为害荔枝,还为害各种农作物、林木,蔬菜等。刺吸式口器,有臭腺。其若虫与成虫吸食荔枝树木的枝叶、嫩梢、果实及花穗[2],使被吸的部位出现褐色斑点,不能正常生长,导致严重的落花落果[3]。

1.3 油桐尺蠖

油桐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是园林植物的一类大害虫,蚕食树叶,蛀食嫩芽,常暴发成灾,短期内将大量树叶食光[4],树木成为秃枝。

1.4 介壳虫类

介壳虫,刺吸式害虫,属于同翅目,蚧总科,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种类多,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是目前难控制并且容易成灾的园林虫害。该类昆虫雌性若虫和成虫在各个部位上刺吸汁液,导致被为害部位呈现出褪色小斑点,或枯萎,或畸形。

除了对植物造成这些直接生理为害或病理外,其排泄物还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并且诱发煤污病,影响荔枝果实外观,严重时,造成树木营养不良,甚至死亡。但此种昆虫天敌不少,可作为生物防治手段之一。

1.5 桃蛀螟

桃蛀螟,俗称蛀心虫,属鳞翅目,草螟科,同时属重大蛀果性害虫,以幼虫为害为主。此昆虫为害范围极广泛,分布在我国多个省份。蛀食枝干、茎叶、果实,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绝收,是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2 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荔枝酸腐病、荔枝藻斑病和荔枝烟煤病等。

2.1 荔枝霜疫霉病

荔枝霜疫霉病病原物为鞭毛菌,霜疫霉病是荔枝果实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为害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果实,导致烂果落果,大量减产,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受潮时病部出现白色霉物,似白霜。霜疫霉病在潮湿及温度较高环境下更易生长,长时间的雨天让霜疫霉病发生几率大大提升,不利于荔枝生长。

2.2 荔枝炭疽病

荔枝炭疽病病原物为刺盘孢,是园林树木、园林植物中常见的一大类病害,主要为害叶、花等部位,具有潜伏性以及侵染性,常在早期失去防治机会,从而造成损失。荔枝炭疽病发生时期,会看到侵染部位有各种褐色斑点,因炭疽病具有潜伏侵染性,在初期并无特殊症状,枝叶、花基本都能生长。若出现圆形褐色,并且带有粉色或橙红色小颗粒,则可判断是荔枝炭疽病。

2.3 荔枝酸腐病

荔枝酸腐病,病原物为白地霉,是因果实成熟后果皮破裂或损伤引起的病害类型,主要由荔枝椿象或荔枝蒂蛀虫造成。发病过程为,果实逐渐变为褐色,遭受病害部位腐烂,流出酸水。

2.4 荔枝藻斑病

荔枝藻斑病,病原物为红锈藻,同样多发于高温、多雨、潮湿的果园,迅速蔓延繁殖为害树木。

3 防治技术

防治技术包括:加强检疫、园林技术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

3.1 园林技术防治

园林技术防治,就是利用人工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保证产量及质量。加強栽培管理措施,保持果园树木疏密有致,定期清理果园,病变或者被虫蛀食的叶片、枝条进行适当修剪,必要时,对树木进行间伐,留下品种优良、生长健康的进行再培养,并及时清理枯萎枝条和落下的叶片,借此消灭部分要过冬的昆虫幼虫。另外,要格外注意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的影响,多进行预测防治,与其他手段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为其他类型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3.2 物理防治

利用昆虫趋性进行诱杀,例如,荔枝椿象对黄色有较大的趋向性,因此可以采用黄板诱杀的方法。或种植诱虫树,例如,咖啡木蠹蛾喜黄皮,可种植少量黄皮树,引诱木蠹蛾幼虫食取,以此保护荔枝树不受为害,也方便集中消灭害虫。

3.3 生物防治

天敌可制约荔枝果园内部分害虫,进一步保护荔枝不受为害,再拿咖啡木蠹蛾举例,此类昆虫天敌居多,小茧蜂、姬蜂、部分鸟类,都可作为捕杀有害昆虫的有效方法。

3.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即科学用药,掌握好幼虫、成虫的最佳施药时期。例如,针对具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可利用各种胃毒剂或者触杀剂喷洒植物被害虫蛀食部位,或制作成毒饵诱杀害虫;对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可运用触杀剂以及内吸性杀虫剂;而对具有虹吸式口器的害虫则用糖酒醋诱杀液,或将胃毒剂制成液体毒饵。

参考文献:

[1] 陈广全.荔枝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15(64):42-45.

[2] 黄梁新.荔枝周年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13(51):48-49.

[3] 武三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4] 宋泉霖,李清寿.气象因素对荔枝生长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1999(3):7-8.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荔枝防治技术病虫害
吃荔枝
Fruit of the South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荔枝红了到灵山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荔枝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