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体经济转型的政府应对策略互联网时代的破坏性创新

2018-05-14汪婷王莉园

财讯 2018年3期
关键词:政府职能职能常态

汪婷 王莉园

经济新常态 实体经济 政府 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世界经济步入了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逐渐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现象和新规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弊端全面暴露出来,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实体经济两方面的关系,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正确发挥政府职能从而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现阶段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政府只能定位尚不成熟、政府与市场管理混乱、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等问题成为经济新常态背下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有效促进政府职能的发挥,实现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制约我国实体经济转型的问题

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实体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各种因素叠加使得我国在实体經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问题日益突出,进入一个集中爆发期,具体表现如下:

(1)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实体经济经济整体利润率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源于国家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政府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够。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显示,我国高校专利质量不升反降,平均寿命只有3年多,专利转化率也普遍低于5%。

(2)政府职能定位尚不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改革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自身角色定位日趋科学与合理,但是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府还没有完全从经济活动中“跳”出来,包揽了许多不该由政府而本该由市场或社会承担的职能,以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的损失,不但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反而有损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许多本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能而没有履行好,如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没有为社会的发展营造—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总之,目前为止,政府对自身角色的定位还不够成熟。

(3)政府与市场管理混乱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没有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就会对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供应避而远之。也将因安全、监督、监管、预警、逆周期调节等事项缺乏有效管理,导致市场进入混乱、危机状态甚至崩溃。

(4)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

在传统工业化道路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进入某种难以摆脱的路径依赖当中。这种依赖表现在对高投资、高资源消耗、高出口增长、巨大国际市场四个方面,而这些依赖的根本还在于对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强烈依赖。在这种发展路径的依赖中,我国经济表现出日趋严重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同时也增加了被国际市场绑架的风险。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政府在实体经济转型中应采取的策略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要求政府正确有效发挥自身的职能,服务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只有有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关系才能真正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1)积极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孕育环境、聚集人才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政府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和引导,研究制定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税费优惠措施。对于普遍的、法律法规无法解决的问题,鼓励利用技术手段、金融手段等方法进行规避。其次,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第三,聚集一批高素质的自主创业人才。加快培养现有人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实体经济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2)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

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对政府的组织结构进行不断优化是保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十八大明确指出要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将其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也是政府职能转化的重要过程。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角色,其主要是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事业、主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发展条件,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必须要以守夜人的身份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履行好自身的行政职能之外尽量减少对市场不必要的干预,使得实体经济依据市场规律健康发展。

(3)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

长期以来政府职能过大、过广一直是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对其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约束,真正将政府的权力放在制度的笼子里,在约束政府行为的同时,不断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设步伐,对行政审批程序进行进一步规范,减小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政府的权力放归于企业和市场,使得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能够实现有序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导政府干预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转变,使得政府干预实现合理性和科学性。

(4)快速推进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实体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是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要根据十八大的相关精神,依据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规律,重新审视政府的职能,对面政府的行政体制作出必要的改革,使其成为引导我国实体经济实现有序健康发展。对政府部门的设置作出调整,同时依据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来规范其经济管理职能,实现政企分离,明确政府自身的行政职能,根据新常态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来规范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及工具。转变传统理念中的政府职能,以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目的加速推进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职能常态
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分析与思考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分析
常州市钟楼区楼宇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