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2018-05-14杨晓龙

财讯 2018年26期
关键词:竞争力出口生产

杨晓龙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决定着其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总额在不断的提高,说明我们国家零部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升。尽管如此,我们国家的零部件企监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时候还是会遭遇很多风险。因此,本文将对零部传企业目前国际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特点,找出其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其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提升竞争力提出对策与建议。

汽车零部件

零部件企业 竞争力 提升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人们对其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这使我国的汽车行业得到了空前繁荣的发展。零部件是汽车组成的重要部分,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我国近几年加大了汽车零部件研发的投入以及力度,同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提升了汽车零部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尽管我们国家汽车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我们产品的出口规模以及产品的结构与其他汽车强国相比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仍然有必要对目前汽车零部件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及时处理,以更好地提升我们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中国零部件出口现状

我国的工业起步相对较晚,很长时间内都是作为一个只会生产产品,缺乏自主创造的世界工厂存在的,但是随着我国对技术以及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的重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首先,从图1数据来看,自2006年起,我国汽车零配件进口以及出口的规模都在不断地增长,其中年进口额从105亿美元增长到31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3.04%,年出口额从192亿增长到643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4.34%,我们能够看到出口额的增长率是高于进口额的,说明了从2006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6版

其次,从进出口国别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从德国、日本以及韩国等汽车强国进口必需的零部件,并且在进口的产品中,大部分属于高附加值的产品,证明了汽车强国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我国生产的零部件一般向美国、日本以及韩国出口,并且已经逐步转型,从以出口传统产品为主,逐渐开始研发新技术,现在也出口了部分具有附加值的产品。

零部件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研发投入少,技术水平低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以及外资来发展的,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我国自己的企业没有对引进的技术吸收、消化,在很多核心技术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产品,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也就逐渐走入了引进一一生产,然后又再次引进,再次生产的怪圈,在技术方面始终没有创造出自己独立自主的成果。另外,根据欧共体统计的数据发现,我们国家用来研发零部件的投入仅仅占了汽车销售收入的1% -1.5%,这个比例非常的低。

(2)产品出口的结构不尽合理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我国主要以生产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以及需要低成本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因此在外对出口的产品中,基本上也是以这几类为主,例如在2015年,我国出口的发动机、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出口额仅占总出口额的26.18%,而轮胎、轮毂、内饰等产品出口额占了很大部分。这类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产品仅仅能代表汽车零部件产品中的一部分,不能体现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水平,因此仅仅以这些作为出口的产品,使我国零部件行业的结构不完整,影响企业外向化发展,也制约了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这样的出口结构使得我们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低端产品,并且仍然停留在售后服务市场,尚未进军到整车的配套采购体系,这些现状意味着零部件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要想打开更大的市场必须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优化。

(3)出口企业分布不均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几年我们国家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总额也有所提高,但是仔细分析出口相关零部件的企业,就会发现我国对外出口零部件的企业主要是外商独资以及中外合资的企业,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目前零部件出口结构不合理,并且以低技术含量的產品为主要出口产品,但是这些技术仍然集中在少部分的企业中,尤其是集中在外商企业中,国内出口零部件产品的企业所占的比重较小。说明目前零部件出口呈现出企业分布不均的情况。

(4)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用于出口的零部件其生产程序是非常严格的,因为汽车作为载人的交通工具,安全系数要求非常之高,汽车制造商往往对第三方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质量要求格外的严格,以避免在后续的生产、使用中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近年来我国经常会出现出口的产品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很多零部件都会被拒收退运回来,出口企业将承担相当大的损失,会对企业造成非常严重的打击。另外,由于我国在零部件生产的技术水平有限,使得我国生产的产品质量水平整体偏低于汽车强国生产的产品,导致我国生产的零部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较弱。产品的质量问题决定着产品的市场,如果产品的质量不过关,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出口甚至是本国销售方面都会受到制约,难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5)售后服务存在问题

由于生产出来的部分汽车零部件是向海外进行销售,因此如果企业的规模较小,很难在海外设置相应的售后维修点,用于出口的产品没有售后保障,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受到其他国家的关注,这是零部件出口型企业在后续发展中需要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1)加强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的技术

在零部件出口方面,我们主要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以及高耗能的产品为主,这些用于出口的产品主要流向了国外的售后市场,也就是说尽管这几年零部件出口总额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出口创收的效益比较差。因此,解决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零部件企业必须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的附加值。

(2)扩大企业规模

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产业链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进而企业的利润空间才能得到提高,也有很多的资金进行产品的售后维护,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目前我国的零部件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样的生产方式不利于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未来必须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或者引进先进的技术甚至是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企业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把优良的技术发挥出来,最终提高出口竞争力。

(3)对零部件企业进行合理布局

目前零部件出口企业中,外资以及中外合资的企业占主体地位,国有的零部件生产企业相对比较分散,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也难以扩大产品的出口量。因此,国家应该将这些分散的企业集中到一起,对其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利用集群的力量,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逐步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4)重视出口产品的质量

产品的质量是影响其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是出口的先决条件,目前国际上对汽车的环保、节能等需求基本上趋于一致,并且汽车产品质量认证的国际标准也正在全球推广,用于出口的产品其质量必须达到国际标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产品受到国际的信任。所以,企业未来一定要重视产品的质量问题,需要用国际标准来不断衡量自己产品的质量,及时对技术进行改进,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零部件。

总结

总之,我们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必须在未来以研发技术为主,形成自己的产品,并且要发挥集群的力量,带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高零部件的出口竞争力。

[1]唐震.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型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2]赵大伟.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型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50):352.

猜你喜欢

竞争力出口生产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
食品与水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