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性研究

2018-05-14刘影

新丝路(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行政管理创新路径

摘 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我国行政管理“放管服”改革仍有不小差距。该文以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分析我国行政管理与新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指出改革创新的紧迫性,探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的重点和具体路径。

关键词:行政管理;创新重点;创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成为了当今社会转变与潮流的重要发展途径,从而也是新时代各级政府在加强行政体制中指出的政府重要改革模式。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以“社会本位、公民本位为理念的指挥下,在社会民族秩序下,把政府行政管理定位在服务人民的角色,从而通过法定程序,遵照人民意志组成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行政部门。”服务型政府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敷衍搪塞的官僚机构,它是担负责任感与使命的服务者与管理者。

一、政府行政管理与新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其一,以往的政府行政管理业务由于缺少使整个政府行政管理业务连接起来的技术联系,开展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整个信息流与价值流,不得以地理与专业位置被分散多个层级和多个部门,形成明显的层级化与部门化的工作平台。

其二,以往的政府行政管理太过于机械性,政府行政部门做事情都是以“按部就班”“照章办事”的形式来工作,从而关注点在事物的轻重缓急上,以至于有一些人民的事情被这种模式所耽误。因此,在以往的政府行政管理上,由于陳旧的、按部就班的流程,从而使政府行政职员办事效率低下。

其三,在职能细化分割体系下,每一个职能部门最关心自己部门的管辖范围与业务,从而对其他部门的情况漠不关心,更不关心整个业务流程最好的结果。因此,政府行政管理内部存在的封闭性,从而导致办事效率底下。

其四,政府行政业务流程的压抑限制职员的积极性,政府行政管理组织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它能迅速、精确地服务,节约物资费用与人力,使各方面的要求都达到标准。然而恰恰是它的固守模式,使员工只能按章办事,形成不苟言笑,刻板的态度。从而使员工的积极性减退,他们最开始的热诚都消除掉了,感觉工作越来越没有意义,从而导致政府行政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不能良好地利用与开发。

总之,行政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放管服”改革仍有不小差距:在“放”的方面,有些该放的权还没放,有些下放的权力不配套、不衔接、不到位,变相审批不时发生;在“管”的方面,监管缺失、检查任性、执法不力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服”的方面,服务方式有待创新,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此外,部门繁多、机构重叠等问题依然突出,这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时代意义

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行政管理方法需有由指挥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转变。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完善,政府理应发挥经济调整与市场监管职能。通过不断地加强社会服务,从而改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人民发展事业、支持人民能干成事业的现代风气。因此,各级政府只有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组织、企业、公民提供所需求的质优价廉的公共服务产品,从而来促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健康水平以及文化生活的全方面的提高。只有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服务市场和服务人民为己任,才能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达到手中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为人民全心全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才能提高人民的满意度,以便更好地树立人民政府优良的形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基础,以人民的需要为依归,为人民提供必要的优质服务,从而成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对国家及人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创新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相比以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更加突出机构改革,强调“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在改革举措上,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等,在改革方法上提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等,可见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任务更繁重、要求也更高。基于此,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根本出发点,始终坚持“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目标,不断强化市场监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目的是利用政府在市场管理中的优势地位,突出政府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制度保障,有效控制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制度红利,为经济发展注入生命力。

1.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为政府权力的直观体现,亦为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心。审批制度改革能够有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

2.评估制度改革。评估制度为衡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大力深化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意义重大,第三方机构与政府部门无利益关系,评估结果更为精准,说服力更强。

3.公共服务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公共服务配置制度等问题,需要坚持普惠性、均等性原则,强化行政管理体制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制度改革。而在公共服务中,城乡资源配置与体制建设存在很大差距,未来行政管理制度创新中,我国仍然会重点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制度,包括基本的养老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使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公平,惠及范围更广。

四、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基本路径

1.坚持政府引导,在“放、管、服”方面再下功夫

政府只有不断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人民才会对政府更满意。社会与经济高速发展,群众生活日新月异,对社会管理要求日益苛刻,为提升我国行政管理水平,需要对原有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善治理念,实现管理现代化目标。首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需牢牢坚持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不动摇,从而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提供科学的方向:突出政治属性要求,发挥行政的能动作用。其次,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为人民服务理念为指导,通过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将重心过渡至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方面,在“放、管、服”改革目标的引导下,不断减少与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强化行政服务在社会中的服务功能,通过优化行政流程、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等措施,着力推进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最后,优化行政权力配置,坚持决策权力、执行权力与监管权力适度分离与协调原则,不断下放政府部门职能,如部分审批、审计、监督权限等,而政府部门应以政策、制度、法规等的制定为主,改革中可成立对应的职能性机构,如执行机构(审批)、监督机构(审计、监督)等,各部门之间职责分明、相互制衡、共同进步。

2.融合前沿技术,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改革

推行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高效管理,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出现,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必需的技术支持,伴隨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再加之行政管理现代化要求,一些融合了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行政管理服务平台(“互联网+政务”等)应运而生,并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大数据技术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提出“用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的要求。一方面使精神层面的道德行为和物质层面的制度约束相融合,通过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来提升政府能力,并将这种约束力深植于公务人员内心,实现其内心道德追求和社会要求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在行政管理中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进行计算、处理,筛选出有效信息,轻松实现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与微观监管,通过这些海量动态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处理,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五、行政管理精细化改革内容

高效合理的政府机构设置和行政体制安排,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深化改革提供制度支撑。当前,政府职能正积极向服务型转变,政府为经济社会、广大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

1.深化机构改革,精准定岗、定责,确保权责制衡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机构设置要统筹考虑,特别强调了内设机构的配置问题,明确了政府机构改革的发展方向。在行政管理与改革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来定岗、定责,促进行政责任体系得到完善和健全。定岗,主要指的是根据行政职能、相关的具体工作流程,以及相应要求,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开展科学合理的安排。定责主要指的是针对某岗位职责,展开具体而明确的界定,并且进一步明确好各项工作的衔接程序和界定事项。以此来更加明确各自的分工,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各司其职。定标准则指的是,根据局部或者整体上的功能实现最大化的要求,把相应的管理标准具体的分解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这样才能构建起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的工作规范。

2.统筹编制资源,细化考核标准,从根本上提升绩效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这为破解政府机构编制难题提供了思路。编制管理可以确保政府机构的人员安排得到有效控制,并避免机构膨胀和人浮于事。在行政改革中,进一步明确相应的考核标准,满足预定的考核要求,针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易量化特征,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确保所涉及的量化指标的设计足够科学合理,对于那些主观性比较强且没有可控程序性的工作,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定性评价指标,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进一步结合现代的行政管理理念和系统,确立各项指标。

3.优化各项行政流程,创新行政运行机制

改善行政管理方式,创新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应实现制度创新,从而靠制度与机制来确保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协调一致与高效运行。要想实现行政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就要确保有一个科学而高效的工作流程,根据现代管理理念,对于行政工作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就要从各行政单位的职能出发对于行政工作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4.打牢基础,确保各项制度健全完善

目前,许多省份都探索试点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将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予以合并,并通过合署办公等方式精简人员和强化协同。并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制度,就需要统筹规划,从内部协调到外部延伸,创建良好的办公室工作管理机制创建良好的行政管理机制,要打牢制度基础,尽最大努力规避事实上的管理空白。

5.更新观念,引进技术,改进管理手段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改变政府行政管理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在行政管理改革的具体实践中,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更加科学化的管理,在流程运转和工作评价中保证做到自动化和信息化。

作者简介:

刘影(1981--)女,辽宁彰武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阜新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创新路径
试论如何提高现代秘书的行政管理素质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角色”与效率分析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改革策略分析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