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文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2018-05-14张岚

新丝路(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 要: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生活节奏太快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行为模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肤浅和急促,从而忽视了对古典文学的认知,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这个方面。

本文根据古典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探讨了对思想政治的启示,希望通过阐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发。

关键词:大学生;古典文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广义的是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体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学运动、流派,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研究等等。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二、古典文学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激励和陶冶情操

以往人们使用理念和信仰来指引人生。先辈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伟大事业,虽九死其犹未悔。李白曾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李白的从政梦想,他愿被任命为当朝大臣,力求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政治清明。在如今这个行为功利、思想浮躁的时代中,更需要我们举起理念和信念的旗帜。对于一些成天浑浑噩噩、缺乏终极关怀、没有理想追求、生活态度消极的大学生来说,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和激励是相当重要的。

2.平和学生心态

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自身有性格缺陷、能力不足、对社会认识肤浅等问题,在工作中很容易受到现实的打击,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产生怨怼学校、家长、教师及社会的负面情绪。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疏导学生的负面心理。例如,引用庄子的《秋水》对一些盲目自大的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学生明白知识无尽、学海无涯的道理;另外,还可以使用古典文学作品中流露出的儒家或道家的思想,提高學生的心理免疫力。例如,庄子妙笔下的逍遥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淳朴、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超逸胸襟,这些只言片语中闪烁着古人的智慧,或多或少能给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的学生以精神启迪和心理安慰。

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古典美文如一幅幅画卷,不仅能抚慰学生的心境,还能提高其审美能力。例如,学生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能感受到恬静优美的画面;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能感受到黄河的波澜壮阔;从“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中能感受到壮志难酬的悲壮之美。不论是诗词中令人感到无限美的自然境界,还是令人神往的精神境界,都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浸染在美的氛围之中,产生别样的心理感受,实现审美的升华。

三、思想政治课中古典文学的渗透方式

1.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中融入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圣外王”被作为古人最高的人生境界,其中“内圣”即为健全人格,强化自身修养,而“外王”则是以德治国,为了治国要做到修身。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要求学生始终坚定奋斗的信念与理想,勇于承担、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与使命,积极进取为实现民族国家复兴而奋斗。中国文化中的“刚健有为”中就蕴藏着丰富的进取精神,可以被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国道家思想中的养生论,《度人经》有言“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以延长生命来带中终生养生延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道家思想中的养生论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好的生态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为建设国家而奋斗。论语记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孟子曰“信于友有道”,古典文学中关于诚信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则可以来要求大学生要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做到真诚待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大力宣传古典文学中诚信友善的精神,让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在思想政治教学情境中嵌入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更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让思政课的课堂中营造出能够走进学生思想状态的教学情境,换言之,就是能够接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又能够满足学生的知识期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学生脑、深入学生心,情感的感染力同样也是有力的方法。通过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与审美性,讲述历史、剖析人物,营造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情境,因此,通过“共情”,真正通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与心中,才是更为长久与有效地教育方式。

3.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渗透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们学习和交流的形式有手机短信、微信、SNS、网站、微博、数字媒体等。通过手机、网络通讯进行日常沟通并获取社会信息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发挥网络新型媒介的作用,并将文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尤为关键。尤其是古典经纶和诗词歌赋,大都内容深奥、寓意深刻、情感充沛、形式多样,促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细致安排和组织教学任务的展开,积极探索重点突破、教学相长等方法,并切实利用各种网络载体手段增强思想政治的深化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典文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道德修养方面的哲学论著,又有文学方面的人文修养。通过古典文学培养思想道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教师要善于渗透和融合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学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季自军、张小丽.发挥古典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J].高教探索,2017(S1):157-158

[2]张吉山.中国现代文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名作欣赏,2017(30):148-149+162

[3]郎玉飞、李国芳.试论高校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9):80-81

作者简介

张岚(1979--)女,天津市人,硕士,天津工业大学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更正说明
考研知识点之日本古典文学中色彩词的意象研究
重要启事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