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企业标准成本制定的几点看法

2018-05-14付加启

财讯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制造费用工时原材料

付加启

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是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并在有效管理条件下,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它基本上排除了企业不应该发生的“浪费”,是一种“应该成本'标准成本的应用有利于成本控制和改善,便于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经营决策等。实践中标准成本应用非常广泛。

管理 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制定

企业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进行对比,并对成本差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所以标准成本不只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成本管理系统,或者说是一种业绩考核和评价系统。实践中颇受经营管理者赞赏,应用也非常广泛。

那么,企业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知道产品成本项目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由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决定。凭借多年标准成本制定的经验,分享一下制定标准成本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原材料标准成本(Standard Material Cost)

原材料标准成本=标准消耗量×单位原材料标准成本

我们知道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一般由材料价格,运费和进口关税组成,那么原材料的标准成本是否就等于这三者之和呢?实践当中不是这样的。原材料的标准成本还要包括采购部门和仓库的费用,甚至有些企业还包含质量部门相关费用。这些额外的费用我们通常称为材料管理费用(Material Overhead)。为什么要包含这些费用呢?因为这些部门都是为了材料购买、储存、检验等而发生的直接与材料相关的费用,所以这些部门的发生费用应该算作材料成本的一部分而不是制造费用。这一点很重要。一般用部门预算费用除以全年计划采购额,算出一个百分比,这个比率乘以采购成本就算出原材料应该负担的管理费用,所以原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由采购成本加上采购管理费用组成。

另一方面原材料的价格标准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通常有两种价格基准,一是采用企业编制预算时用的计划价格,它一般是以有效的合同价格为基础,另外一种是以物料最后一次采购的发票或者收货价格为基准,并考虑到未来物价、供求等各种变动因素后按材料种类分别计算的。一般由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和物流部门共同制定。

我们再谈谈数量标准,原材料数量标准都是由BOM(Bill of Materials)决定。一般包括正常耗用量和损耗用量,我们知道很多材料都是损耗的的,常见的有钢材,因工艺的需要不可能所有钢材都能充分利用,边角料、废料还是很多的。消耗的数量一般由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制定。如果标准用量制定的高了,会出现库存不准,甚至负数库存问题,反之会导致库存虚高。实践证明,企业中很多管理难题,比如呆滞库存问题等。

直接人工标准(Standard Labor cost)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

产品标準工时是由工艺路线(Routing)决定,通常由技术部门或者生产部门制定,它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并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所耗费的人工工时,而不是试生产或者非标准生产下的所耗用的人工小时。

标准工资率就是预算工资总额除以计划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总工时。这里的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保险金和其他福利支出。这是因为所有直接人工费用都要被产品吸收。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线,分别设置不同的标准工资率,假设有A、B、C三条生产线,生产不同产品或者同一类产品但不同工序,我们就可以分别制定出不同的A产品、B产品和C产品工资率。其目的就是确保人工成本在产品之间做到准确而合理的分配。如果产品线之间差异比较大,或者工艺、工序差别较大的情况下,细化工资率显得非常必要。

制造费用标准(Standard Overhead Cost)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工时或者机器工时×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制造费用标准工时可以是直接人工工时代替,也可以是机器工时,视企业的情况而定,如果企业是重资产的企业,机器设备或者自动化程度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机器工时作为标准,当然技术部门需要测定出来每道工序所需要的准确机器运行时间。如果是轻资产的公司,可以直接用直接人工工时作为标准。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就是制造费用除以标准工时或者机器工时得来。制造费用有很多分类,可以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按照内容也可以分为车间间接人工、能耗、折旧摊销、其他等。这样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也可以相应的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和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或者分为间接人工分配率、能耗分配率、折旧摊销分配率和其他分配率。对于重资产的企业来时,甚至可以把折旧摊销按照固定资产所服务的产品线继续分解,比如可以分解为A产品、B产品和C产品折旧摊销分配率。所以制造费用分配率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设置不同的制造费用分配率以便更准确的把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间合理分配,确保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帮助经营管理者做正确的经营决策。

一般来讲标准成本制定每年一次,并且通常都是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制定年度标准成本,一旦制定完毕得到管理层批准后,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但有些企业的物料标准成本可能会更新,主要在于行业的特殊性,物料价格变化较大,需要及时更新物料价格以反映企业真实物料成本。但对工费来说,一年都是不变的。

标准成本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化工作,应有销售、采购、技术、生产、物流、财务和人事等有关部门参加共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企业的成本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大部分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同时企业要定期对标准成本进行评审和维护,以保持标准成本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1]孟德彬,姜春来.标准成本制度应用探讨[J].农场经济管理,2008年06期

[2]姜静.建立标准成本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J].科技向导,2013年30期

猜你喜欢

制造费用工时原材料
“特殊工时制”不能是无限度的“特殊”
中职成本会计教学探究
应用导向下的标准成本法综合案例构建
德媒:中国收紧重要原材料出口
特殊工时制不能成为企业“变相剥削”的工具
知识无穷尽
企业降低成本与原材料成本核算探究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家具绿色设计中的原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