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承受能力不是什么都能装的筐

2018-05-14孙开霞

心理与健康 2018年7期
关键词:承受能力小武篮子

孙开霞

小武在上午第一节课下课后,来到我的办公室,说找我谈谈:“孙老师,我心理承受能力真的是太差了。您看,我该怎么办呢?我怎样才能提高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呢?”

以下是小武陈述的可以佐证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三件典型事例。

一是考英语时,遇到看不懂的阅读理解,心立即就慌了,而且心跳得还特别厉害。二是上课回答问题时,经常会担心自己说不好,被同学们笑话,现在都不怎么有勇气在课堂上发言了。三是在班上自己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也曾努力去和同学交往,但是一发现自己不被同学接纳就又立即退缩了。

我注意到小武在讲述这几件事时,有一个很明显的手部动作:一说到心理承受能力差,就下意识地用食指去指一下写在登记表上的“心理承受能力差”这几个字。小武的言语行为让我感觉到他已经习惯于用“心理承受能力差”来解释他遇到的困扰了。我把我的感受告诉他,也顺便向他求证,他认可了我的说法。

师生对话到这儿,我抬头看到了放在写字台上空着的小篮子。我指着小篮子对小武说:“小武,咱们来想一想,它可以有多少用处?”一会儿的工夫,师生两人就想到了很多功用,比如:可以放洗好的菜,可以放孩子的玩具,可以放一个小花盘,可以送给别人当礼物,可以拆开来做室内装饰……

“你看,小武,小篮子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我们装不同的东西进去,它就能發挥不同的作用。但是如果你扔一张废纸进去,我扔一个苹果核进去,他又扔一个写光的笔芯进去,它又会成为什么呢?”

“它就成了一个垃圾桶,什么垃圾都会被往里扔。”小武回答我。

“对啊,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这个被当成垃圾桶的小篮子,你一有做不好的事情,就说是它导致的。久而久之,它就成了背锅侠了。而实际上,真的是它的错吗?我看不见得。”

听我用背锅侠打比方,小武噗的一下笑了起来,转而又正色道:“老师,的确是这样,我老是觉得我做不好事就是它导致的。刚才听你的比方,我觉得这样想真的是于事无补。老师,你说我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改变这个状况的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遇到问题时,着力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尽快地落实到行动中来。当你体验到主动解决问题的快乐时,你会逐渐明白,切实的行动比盲目的归因更为有效和积极。”

小武点头表示同意,说自己的确需要改换思路了,如果老是纠结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真的会越来越差的。接下来,我们就以上面说的英语考试中出现读不懂阅读理解的事为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之后,小武想到了以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是思想上做好准备,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是正常情况,而且试卷也是有难易度的安排的,不可能每一题都是自己会做的;二是心慌之后,要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阅读上,尽可能多地获取一些信息,提高自己的得分率;三是在后续学习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中文的、英文的,都读,以帮助自己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看着纸条上写下的这三点,小武表示很满意,认为这才是正确的应对措施。接下来,我们又讨论分析了另两件典型事例。

之后,我对小武说:“咱们谈到这儿,你会发现,如果老是纠结于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件事,你就不会想到这么多的更有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了。”

“是这样的。以前我动不动认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时候,心情总是低落,不舒服,所以也无暇去思考怎么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了。”小武深思之后回答我。

“人的成长本就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出现之前的状况也是可以理解的,好在咱们今天能有机会坐下来,敞开心扉,拓展思维,这就是你在成长中的收获,也是之前的经历给你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

小武离开咨询室的时候,情绪状态好了很多。

在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去分析原因,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但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却经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他们偏重于去寻找原因,却较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小武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他们年龄小、经历少,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当他们来寻求专业的帮助时,心理咨询师一定要引导他们走出惯性的思维模式,把重心放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并激励他们在行动中去落实。

猜你喜欢

承受能力小武篮子
善意
浅谈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篮子
木桶和篮子
你的书包呢
小武的心思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两个篮子
我把秋天装进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