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射箭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状态因素的探讨

2018-05-14任进科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期

任进科

摘 要:射箭运动是技术和心智主导类的项目,在比赛中由于心理状态易受影响,从而导致技术和体能方面的下降,射箭运动员竞技能力再优秀但是竞技状态的好坏完全是能够决定一名运动员的成绩。由于射箭运动的特殊性,在比赛中倘若有一环差之毫厘,成绩将会失之千里。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加强竞技状态稳定和早进入的方法和手段,对指导射箭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发挥出真实水平创出优秀成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射箭运动 高水平运动员 竞技状态

中图分类号:G8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180-02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射箭项目是潜优项目,2008年打破韩国在奥运会的金牌垄断后,我国射箭项目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省队、地区队逐渐完善,后备人才充足。射箭运动的专项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等也日趋系统和全面,整体竞技能力相对以前提高很多,这依赖于多方面的努力成果。但是平时训练的高水平在重大赛事中难以发挥出来,这就不得不让人引起深思,是为什么?有的教练指出原因是:技术还不够好,体能达不到比赛的要求等等。但是有时候在平时训练中常常忽略或者不够重视一个重点,就是射击射箭类项目的特殊性,射箭项目是有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特征,但是比赛中和平时训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平时训练积累的大部分都是竞技能力而忽略了竞技状态的调整,许多时候在比赛中进入状态慢或者不在状态,竞技状态出现问题对运动员是非常不利的。本文将从身体能力和心理能力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再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射箭运动员有实际上的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研究有关射箭运动员在训练时和比赛时的竞技状态调整方面的文献资料。

2.2 访谈法

为使研究具有实践训练和实际作用,对本人所在专业队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调查访问。

3 讨论与分析

3.1 竞技状态与竞技能力

竞技能力是“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即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状态则是易于变化的;竞技状态与竞技能力也是如此——竞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相对稳定,竞技状态则会随着训练、比赛和过渡时期的交替而变化。竞技能力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竞技能力水平高的运动员不一定随时取得好成绩;竞技状态虽易于变化,具备一定能力的运动员如果善于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无疑会增大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几率。竞技状态不能超越竞技能力而单独存在:一名运动员即使处于本人当时最佳的竞技状态,果竞技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不会也不可能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同样,不能脱离竞技状态谈竞技能力: 如果一名运动员经过系统的、长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若不重視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或不懂得调整竞技状态的一些方法、手段和技巧,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竞技能力的发展虽然重要,竞技状态的调整与控制对于运动员的比赛发挥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3.2 心理方面对竞技状态的影响

心理方面是影响射箭运动员竞技状态最大的一个部分;因为射箭运动需要良好的技术以及沉稳的心理素质和身体控制能力;往往竞技状态不好或者进入良好竞技状态较慢的运动员大部分都是受了心理方面的影响。

3.2.1 影响心理的因素

紧张情绪是竞技体育里面永远不可避免的,它是一把双刃剑,合适的紧张会让运动员保持较兴奋、清醒的状态有助于状态的发挥。过度的紧张往往导致运动员精神萎靡、焦虑然后中枢神经敏感度也会下降,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也下降,从而影响技术的稳定发挥。紧张情绪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外在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相对陌生的比赛场地与场地上的人文环境都会对射箭运动员照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水平比赛中更容易出现。场地因素应当让运动员在不同地方进行训练比如:集训、冬训、外训(基本都是去别的队伍里或者专门的集训基地)等。人文环境不仅需要射箭运动员在平时进行抗干扰训练,自己还必须有一颗坚定且成熟的内心。

(2)自我主观影响因素。紧张情绪往往由运动员的不自信而产生对未来的恐惧。不自信是射箭运动员在不同阶段都会遇到的一个瓶颈,大部分是身体状态、平时技术训练水平状态和赛前状态不稳定导致的。因为射箭运动的特殊性,运动员要会自我梳理,善于独立思考,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

(3)教练员的指导方法影响因素。射箭运动需要运动员在一个较稳定,自我感觉舒适的情况下进行比赛,才会有好的竞技状态。在某些比赛,运动员因为某只箭或者某一局发挥失常,教练员就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殊不知此时已经破坏了运动员较稳定和自我感觉舒适的环境了。比赛本身就会给运动员压力,此时教练员再批评不亚于火上浇油。所以教练员在没有特殊的安排下,尽量多给运动员鼓励。

3.3 射箭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对竞技状态的影响

射箭运动虽然是技术和心智主导类竞技体育项目,但是射箭对运动员的体能储备也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拉弓的力量素质方面,也体现在心肺功能、腰腹核心、下肢的稳定性和全身的协调。

(1)力量素质方面。射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应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上肢力量,主要是力量耐力。力量素质是射箭运动员的基础,合理适当的力量训练必须一直持续下去,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训练时所对弓作的力量,那样是无法满足运动员在比赛时对力量的需求的,所以平时也应该加强力量训练,力量练习有:绝对力量、力量耐力、腰腹核心力量、下肢力量练习、上肢小肌肉群力量练习等。

(2)心肺功能方面。射箭运动对心肺功能要求十分的高,主要体现两方面:①每一次搭弓射箭时的平稳呼吸。②比赛激烈或者紧张情绪出现时心跳加速等要求运动员及时的调整状态。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主要停留在有氧运动,但是并没有强调呼吸,强调了跑的时间或者距离等,但是这样对提高射箭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并没有那么好。因为缺少了呼吸节奏,整体的体能调配。第二点需要通过两方面进行加强,首先应当增加无氧运动的训练,在短时间让运动员的心率集聚上涨,运动员此时就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呼吸等等。心肺功能和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相关性密切,适当的有氧与无氧运动对射箭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非常有利的。

(3)协调性方面。射箭运动员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控制度要求非常高,稍有差池,对成绩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协调性也是短期难以见效的素质,只有不懈坚持和努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提高协调性的练习多种多样,应当选择贴近射箭专项的练习方式。

3.4 射箭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对竞技状态的影响因素

射箭运动员的技术稳定性高,在比赛时的竞技状态一般也会较早进入和稳定。专项技术只有在平时的积累,一只一只箭逐步提高,同时也会让运动员的自信心随之提高。所以拥有良好的专项技术对运动员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一直左右着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毕竟射箭本身就是技术类的竞技运动。

3.5 射箭运动员平时训练、生活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因素

射箭运动不仅仅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同时也是修身养心的一项活动。运动员如果平时训练心浮气躁、不够专注、意志力薄弱;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等等都必定影响运动员。所以射箭运动员必须要对自己提高要求,做一个有个性、有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射箭运动员。

4 结语

射箭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较早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对射箭运动员是重要的,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在许多比赛中都是一只箭就能决定胜负,此时比赛不仅仅是专项技术更多的是竞技状态了,所以竞技状态的较早进入和稳定的竞技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射箭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仅要提高竞技能力,在有时候时候更要加强竞技状态的的相关练习。

参考文献

[1] 董好杰.浅谈比赛中心理因素与竞技状态的关系[J].科技文化,2008(3):71-72.

[2] 张卫强,叶国.关于竞技状态几个问题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9):102.

[3] 《体育大辞典》编委会.体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4] 胡好.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研究综述[J].四川体育科技,2007(12):87-89.

[5] 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2001.1

[6] 图多*博姆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马铁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