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升本学生成败归因特点的研究

2018-05-14唐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失败者成功者归因

唐澜

[摘 要] 归因及归因理论一直以来都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归因对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中职升本学生是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的群体,了解中职升本学生的归因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归因是非常必要的,对中职升本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 键 词] 中职升本学生;成败;归因特点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56-02

一、前言

归因是根据人的外在行为对他的内心状态所做的解释和推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被强烈驱使地对周围事件所作的因果解释[1]。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指出,人们将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2]。根据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当人们将成败归因于不同的因素时,能对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们行为动机的积极性。中职升本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各大中职学校中的优秀学生,通过各中职学校的选拔和考试得以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国内学者对他们的归因特点研究极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中职升本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职升本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态度、人际关系方面成败归因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探究中职升本学生把成败主要归因于哪些因素,成功者与失败者在归因上差异如何,同时为促进中职升本教育教学、完善归因理论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参考薛秀芬在《职专生成败归因特点研究及教育建议》[3]中所使用的量表,对中职升本学生成败归因学业、工作、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利用SPSS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本次研究以中职升本学生为调查对象,抽取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职升本学生共278人,向他们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278份,有效问卷260份。调查研究的對象在回答成败归因问题时,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业、工作、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四个方面的现状做出成功和失败的判断,当得分是4分(基本符合)或5分(完全符合)时,他们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功者;当得分是1分(完全不符)或2分(基本不符)时,他们就是这方面的失败者;如果得分是3分(无法确定),则设为缺失值,不计入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对中职升本学生成败归因的成功者和失败者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5。

由表1~表4可见,中职升本学生各个方面的成功者的目标、努力和能力归因得分大都比失败者的得分高,而各方面的失败者的任务难度和运气归因均分总体上高于成功者。各个方面的成功者的目标归因得分最高,而失败者的能力归因得分最高。

由表5可见,在目标和努力归因方面,P值都小于0.05,所以中职升本学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在目标和努力归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与分析

(一)中职升本学生成败归因总特点

中职升本学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在目标和努力归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成功者更倾向于目标和内在归因,而失败者更倾向于内在不可控的能力归因,相对于成功者更容易做出外部归因。中职升本学生各方面的失败者都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原因在于:中职升本学生是直接从中职学校选送上大学的,没有经历过普通教育,他们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可能不及经历过高考的高中生,而大学也是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也会让他们把各方面的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但这样的归因方式就很容易导致中职升本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行为积极性不高。

(二)中职升本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

中职升本学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在目标、努力和能力归因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成功者更倾向于目标和内部归因,成功者的目标归因得分最高,而失败者更倾向于努力归因。中职升本学生都是由中职学校选送上来的优秀中职生,在中职学校中成绩都十分优异,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有目标的努力学习才有机会进入大学。他们在中职学校中都是成功的,他们会把这些归因于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自身的努力,而他们也会把这样的积极归因方式带到自己大学的学习中。所以在学业方面,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归因方式都是较为积极的。

(三)中职升本学生工作成败归因的特点

中职升本学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归因没有显著差异,但成功者更倾向于目标和内在归因,而失败者的任务难度归因得分要高于成功者。中职升本学生的失败者在目标和内在归因方面得分都比成功者低很多,他们认为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比较难。现在许多中职升本学生都对将来的工作方向感到迷茫,不知道到底是从事自己专业方面的工作还是从事其他的工作。而且很多中职升本学生也会在乎自己的学历,认为自己没有经历过普通的高中教育,而这可能也会成为以后就业的障碍,所以他们觉得找到一份好工作是比较难的事情。

(四)中职升本学生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

中职升本学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在目标、能力和任务难度归因方面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成功者更倾向于目标和能力归因,其得分大大高于失败者,而失败者的任务难度得分高于成功者。成功者的能力归因得分最高,而失败者更倾向于努力归因。在大学生活中,拥有较好的交际能力是获得成功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人际关系较好的成功者也都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这样积极的归因有助于他们提高行为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建立他们的人际关系。失败者则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要花更多的心思,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建立自己的人际网,这样的归因也是比较积极的。

(五)中职升本学生生活成败归因的特点

中职升本学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在努力归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目标和能力归因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中职升本学生中成功者更倾向于目标和内在归因,其得分都大大高于失败者,而失败者的任务难度和运气归因得分高于成功者。其中,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目标归因得分都是最高的。大学不像中职学校有班主任和教师监督管理学生,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而且中职学校都是封闭式的,几乎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生活圈子变大了,大学就像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初级阶段”,而在这其中,他们的生活也是要自己经营的。而失败者就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大学生活太难了,自己的运气太差这些外在的不可控因素,但这些都是消极的归因方式,这样只会使他们更加消极地面对生活。失败者应该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目标和努力的因素,相信只有拥有明确的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才能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这样才能转变失败者消极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经营自己美好大学生活的积极性。

中职升本学生的归因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也具有总的发展趋势。中职升本学生更倾向于做出内在归因,也注重目标归因,这对于中职升本学生来说是积极的归因方式,他们会将成功或失败归结于自身的原因而不是从外部找原因。对教师和家长来说,应该保持好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但是也要避免过分的内部归因,如果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也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失去信心,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了解中职升本学生的归因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归因是非常必要的,对中职升本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Weiner,B.Human Motivation:Metaphors,theries,and research[M]. Sage Publications,Inc,1992:253-270.

[3]薛秀芬.职专生成败归因特点研究及教育建议[D].辽宁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失败者成功者归因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读失败者的传记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辛苦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辛苦
胜利者和失败者
胜利者与失败者
成功者对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