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我国《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的几点建议

2018-05-14高德耀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修订版辞书辞典

高德耀

[摘 要] 概述了《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的简况,回顾了我国环境学科辞书(双语除外)的出版历程,提出了改进《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的六点建议。

[关 键 词] 工具书;辞书;辞典;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10-03

一、《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概述

《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由该辞典修订版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这部修订版辞典是在1991年3月出版的《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从第一版到修订版历时17年。修订版共收录词目8380条,按词目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每条词目上方加注汉语拼音,词目后附有英文名称。该辞典设有词目汉字笔画索引和词目英文索引,附有《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选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环境科学常用缩略语》和《有关的国际机构缩略语》5个附录。

二、我国环境学科辞书回顾(双语辞书除外)

我国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辞书是伴随着环境学科的发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工程实践和文献积累,学科发展相对稳定,学科体系和知识门类框架基本形成,加之人们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辞书也就应运而生了。环境学科辞书是该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对普及学科知识、研究学科内容、促进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环境学科辞书的出现不晚于1981年。1981年9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袁宝珊的《简明环境科学词典》。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这之后的20多年里,陆续有11部环境学科辞书出版。最晚出版的是2008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在这些辞书中,《环境科学大辞典》(1991;2008)、《辞海》(环境科学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1983;2002)这些大型辞书,质量较高且影响力也较大。我国的这类辞书有以下4个特点:(1)辞书数量总体不多。大型辞书(5部)占4成多(41.7%)。(2)有4部辞书是系列辞书之一(辞海系列、中國大百科全书系列2部和科学版词典系列即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学词典》)。(3)80年代起步,90年代是峰值时代(7部),2000年后趋少(3部)。(4)地方出版社先于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就《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而言,今后至少应做好两项工作:(1)适时再版。像《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这样的大型辞书多长时间再版没有固定的年限要求。一般而言,最好10年一版,最长不超过15年。短时间再版利多弊少,而长时间后再版利少弊多。总的要求是及时再版,甚至是前一版出版后,紧接着就要开始再版工作,而不是在立项之后再着手进行,这样能够缩短再版周期且有较充裕的时间从容应对。(2)出版简明本和袖珍本。《环境科学大辞典》虽然以“大”著称,但它毕竟体积大、又厚又沉、极不易携带。出版简明本和袖珍本,既解决了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又解决了释义不够简单明了的问题。对读者来说,需要系统、全面、深入了解所需内容,查大辞典;反之,查简明词典和袖珍词典。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读者的查阅要求,形成既有专业版本又有普及版本,大、中、小不同规模,大型、简明、袖珍不同版本的系列辞书体系。诚然,辞书再版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耗时长、成本高、工作多,需多方协调配合。可以说,编写和再版一部辞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辛而巨大的努力。

三、改进我国《环境科学大辞典》的几点建议

(一)将《环境科学大辞典》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大辞典》

《环境科学大辞典》是一部以环境学科为主的大型专业辞典。这部辞典既涉及环境科学的学科知识,又涉及环境工程的学科知识(如《Phoredox工艺》《环境工程学》《水污染防治工程》等词目),且占有相当比例。它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知识门类的综合体。我们知道,环境学科可划分两大类:即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侧重于环境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基础性。而环境工程则侧重于运用环境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工程技术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将该辞典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大辞典》,不是咬文嚼字,而是要使辞典的名称与其反映的内容更加吻合和高度一致。既然辞典中有关于环境工程的实际内容,就应该在辞典名称中体现出“环境工程”的字眼。要么在辞典中不要包含环境工程的词汇,或少量收录环境工程的词汇(事实上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是很难完全割裂开来的),要有环境工程的词汇就要在辞典名称中体现出来。因此,将《环境科学大辞典》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大辞典》更为贴切。

(二)将重要的、常用的词条词目编入辞典中

《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收录了8380条词目。虽然收录词目众多,但一些重要的、常用的词条词目却没有收录进去。如“雾霾”、“PM2.5”等。该大辞典是2008年8月修订完成,同年9月出版的。从当时的认知能力和环境科技发展水平来看,完全有能力也应该能够对“雾霾”、“PM2.5”等词目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却没有收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一部大辞典连起码的、重要的、常用的词条词目都没有收录进去,这个“大”字会大打折扣。

(三)设置汉语拼音索引、恢复词目分类索引

汉语拼音索引是最常用、最重要的索引之一,我们学汉字是从汉语拼写开始的。因此,汉语拼音有很好的读者基础。《环境科学大辞典》尽管正文左上角或右上角有汉语拼音词目头字,但有的相同头字组成的词汇有好几页,查找起来须逐页翻找,不太方便、费时间、效率也低。从方便快捷的检索角度讲,应设置汉语拼音索引。诚然,正文的左右上角和每个词目都有汉语拼音,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检索功能。但它专指度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语拼音索引,起不到汉语拼音的全部效能,因此它也不能完全代替汉语拼音索引。建议设置汉语拼音索引。词目与分类索引是以科学分类辅之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结合词目的内容特点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类目的索引。它满足了读者从分类的角度和途径检索词目的需求。词目分类索引应以《中国法》(第五版)基本大类(环境科学 安全科学)中环境科学类目简表的类目和次序作为词目分类索引的类目和次序。每一个类目下的词目编排次序应以汉语拼音序列排列,英文字母、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开头的词目置于每个大类之后。1991年版的《环境科学大辞典》设有词目分类索引,2008年版的《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则将词目分类索引删去了,笔者建议恢复词目分类索引。这样一来,《环境科学大辞典》就有了词目汉字笔画索引、词目英文索引、词目汉语拼音索引和词目分类索引四种索引,大大地满足了读者多样化检索的需求。完备的检索系统,既是方便读者查阅的客观需求,又是衡量工具书质量的指标之一。这种完备检索系统的核心是提供多种渠道的检索途径,并且方便、快捷,它对大型的工具书尤为重要。

(四)彩色插页的每幅图片应该连续编号

《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共有16页67幅图片。这些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展示了与环境科学和工程有关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景观、地貌及现象;环境污染与灾害;环境治理与设施设备;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环境事件;环境教育;环境保护城区建设和清洁能源建设。图片精美、生动逼真。但图片的编号不符合编号的通行规则,即每页每图均从001起编号。如第1页有5幅图片,编号为“001~005”;第3页有3幅图片,编号为“001~003”。这种编号方法不够科学规范。彩色插图有16页,就有16个“001”编号,阅读或引用图片时容易混淆和张冠李戴。诚然,当说明和确定了第几页的“001”编号图片时,不会发生混乱。但这毕竟需要特别说明和强调,才能选定特指的图片,不够简单方便。由此可见,当多幅图片集中出现时,每一幅图片的唯一性表示显得很有必要。另外,原编号采用了限定3位数的自然数序列编号法,实属没有必要。总共67幅图片且并没有达到或超过100幅,采用零零几编号既不科学也很繁琐。建议一幅图片一个编号连贯且不重复,即从01至67編号,也即整个彩色插图依次连续编号。

(五)关于“修订说明”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修订说明是对修订版的原则、体例、重点内容和修订方法等所做的简要说明和概括阐释。它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语言准确、精炼,用最短的文字说明最多的修订信息和内容。读了《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的“修订说明”,笔者有几点感触:

1.语言不够简练。如在《修订说明》中有这样的表述“《环境科学大辞典》第一版于1991年出版。1993年再次印刷”将“于”字去掉且将语句略加调整,可能更为简练、通顺。即改为“《环境科学大辞典》1991年出版第一版”第2句话中的“再次印刷”就是重印,此句可改为“1993年重印”这样比较简练。

2.标点符号缺失和不准确。例如在《修订说明》中有语句:如,“人口”“资源”“环境海洋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论”等,均纳入修订框架。“人口”“资源”“环境海洋学”中间应用顿号隔开,即“人口”、“资源”、“环境海洋学”。再如,还是在《修订说明》中前两句话:“《环境科学大辞典》第一版于1991年出版。1993年再次印刷。”两句中的句号更改为分号更合适一些,因为它们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3.能用准确的词目数量就不用不确定的词目数量来表示。如在《修订说明》中有语句:“修订后共收词8300余条。”在《凡例》第一条已知确切的词目8380条。故将“8300余条”精确到“8380条”。

4.尽量不用文学色彩较浓的渲染性词汇或语句。修订说明是一种典型的说明文文体。它应符合说明文的体例和语言风格,少用甚至不用具有浓郁文学色彩的词汇渲染和烘托主题。这是因说明文不同于其他文体(如散文)等语言风格的关键所在。《修订说明》中有这样的语句:“……,力求以崭新的面貌反映当代环境科学发展水平。”“崭新的面貌”就属于文学色彩的渲染词汇,不用为好。可用“科学”“准确”“翔实”和“客观”等词汇所替代,或者根据修订的具体情况选用其他说明性、解释性的词或词汇。

5.“修订版”这3个字应放在合适的位置。《修订说明》中落款的语句是:“《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编辑委员会。”“(修订版)”放在了书名号之内。这种做法极为罕少。将(修订版)放在书名号之内,这就意味着“(修订版)”是《环境科学大辞典》书名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辞典的版次说明。建议将落款的句子更改为“《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编辑委员会”。同样,该大辞典修订版编辑委员会所列名单的上方标题也应由“《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编辑委员会更改为《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编辑委员会”。

6.版权页后、彩色插图前的页码应该依次编号。《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版权页后彩色插图前依次有《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名单及其责任编辑、封面设计人员名单;《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编辑委员会名单及其修订版主要编辑、出版人员名单;编者的话(1991年版);修订说明;凡例;总目和彩色插页目录7项内容,页数共10页(其中一页空白)。这7项内容并没有页码编号。如果说有的话,那么就是《彩色插页目录》上方横线上突然冒出的阿拉伯数字“1”编号,孤零零前后互不关联。建议将这7项内容的页码用罗马数字依次编号。

四、书名页和版权页上的版次表述应当一致

2008年出版的《环境科学大辞典》是第一版的修订版,顾名思义,修订版是对原版的修改和更改的版本,是再版的一种形式,多用于修订后相对成型稳定的著述。对那些修订后仍有可能甚至仍然需要修改、更正、调整、补充、完善的,学科专业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著述,更多的是用“第二版”“第三版”等序列版本的表述形式。一般来讲,字典、词典、辞典、手册等工具书,用“第几版”的多,用“修订版”的少。可以预见,《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还会再版即它的第3版,只不过时间长短而已。该辞典书名页上的版次是修订版,而版权页上的版次是“1991年3月第1版2008年9月第2版”。书名页上是修订版,版权页上则是第2版。就此辞典而言,修订版实际上就是它的第2版。但从书名页和版权页的版次同一性要求来讲,版次的描述应该也必须统一起来,确保两者相互一致。因此,应将版权页上的“第2版”修改为“修订版”,也即“1991年3月第一版2008年9月修订版”。

五、结束语

“细微之处见精神。”一部好的辞典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它起着答疑、解惑、教授的示范作用。辞典必须严谨、规范、科学和准确,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读者的推敲。展望未来,辞典应朝着“去行政化”、“去商业化”、“去语病化”和提高质量(包括内容质量和编辑质量)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读者奉献出好的产品乃至精品。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3]袁宝珊.简明环境科学辞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4]王连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辞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2.

[5]孟浪.简明环境科学词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6]全浩,韩玉璞,牛文仁,等.恶臭环境科学词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7]方如康.实用环境科学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8]曲格平.环境科学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9]方如康.环境学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环境科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1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环境科学部分)[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2]解振华.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修订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修订版辞书辞典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猫的痴情辞典》
题乌江亭
Interpreting Foregrounding with the Figure/Ground Theory with a Case Study
新加坡竞争委员会公布一系列修订版竞争指南
中国辞书学会第五届领导成员名单
中国辞书学会第四届领导成员名单
第二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名单
字典与词典
不必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