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2018-05-14朱冬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技工语文课程素质

朱冬

[摘 要] 语文课程是基础性的文科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什么样的专业,都应该认真学好语文。但目前,中国技工院校的立场尚不明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语文课程发展缓慢,因此,立足于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现状,从语文教学课程定位、学生观点、教学方法等几方面提出了思考。

[关 键 词] 技术学院;语文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164-0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应以社会为导向,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以适应当前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不仅要求学校改变教学目的,还要求学校把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作为教育工作中心,以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语文学科是技工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后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其效果明显。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各种文学作品和词语美句,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己文学修养的提升,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及其心理健康的培养。

一、正确定位技工院校的语文课程

目前,我国的教育特别是技校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用人单位对员工教育水平特别重视,同时近年来全国高校在招生方面不断扩招,导致大部分学生选择“高中—大学”之路,因此,技工院校招生难度加大,学生素质下降。为此,为了成为就业率最高的技工院校,面对企业招聘的条件,技工院校往往尽管有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时间的要求,但是大部分技工院校对语文教学基本科目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少专业也没有打算开设语文基础课程,导致不少技工院校语文课程完全消失,缺乏作用。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其实有着“优势”,而不是“约束”的压力,即没有考试压力的技工院校能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自由的环境。但現在很多技工院校教师没有建立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仍然采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式,无法了解学生的专业要求和特点,因此这些教学方式最终成了不适合技校学生的方式。这样就形成了以下不良后果: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所以,作为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适合教学大纲,帮助技工院校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学科职业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语文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转变,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逼近中,我们发现技工院校的学生中有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对技工院校有抵触心理,因此,技校的入学门槛不断降低,学生素质逐年下降。在中学阶段,不少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无法掌握基础语文表达和语法,特别是阅读和写作。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老师觉得难以教导。特别是,大多数学生只想到技工院校,这使以后更容易找到工作。可见,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态度不积极、不正确,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的良性循环。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教学内容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元素的审美体系。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内容涉及中外古今名著,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反映了各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涉及层次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因此,当前技工院校没有入学压力时,语文成绩不再是学生考核的唯一项目和内容,学生不是从提高他们的修养和文化这一目的出发,而是放松自己,所以不少学生对语文学科持有消极态度,对如何欣赏语文、如何提高语文的素质不甚关心。面对这样的学习态度,教师应该从中国唯美主义的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端正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用丰富多彩的语文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教学空间

没有高考的压力,技校就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帮助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在校园文化中运用汉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语文老师可以举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辩论,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开展活动,让学生开始参与自己的社区、组织和各种俱乐部活动,让学生充当编辑、记者、主持人、导演、演员等角色,使他们能够独立运用知识,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天地广阔,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每位语文老师的责任。相信每个语文老师只要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转变职业教育理念,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和总结,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出发,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一定能够让学生热爱语文,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于洪雁.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71.

[2]胡珺.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定位[J].中国校外教育,2008(1):129.

猜你喜欢

技工语文课程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从技工到英雄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技工与专家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