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地区职业教育招生和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

2018-05-14杨雪玲赵国祯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办学条件中等职业岗位

杨雪玲 赵国祯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推进,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获得了大力发展,但是,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由于发展规模、培养模式、地方企业就业以及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造成了职业教育招生及就业存在较大困难。就此问题,以甘肃省古浪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近年来招生就业的相关策略以及事实研究为依据,对目前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就业作粗浅的探讨。

[关 键 词] 农村地区;职业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07-01

2017年10月18日,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这段报告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农村地区中职学校发展规模较小

1.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起步比较晚,发展相对缓慢,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分析,他们还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去普通高中读书要比在中等职业学校好,所以,很多学生家长从心底还是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普通高中上学。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读书,就成了学困生的标志,所以宁愿不上学去打工,也不愿意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这一现象影响了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

2.农村地区的中等学校办学条件比较落后,硬件设施缺乏,缺少实训设备、实训室等,更没有实训基地等。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本身学生比较少,所以学校缺少辦学经费。因为办学经费的不足,又导致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不足,以至于有的专业受办学条件的影响而无法开设,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发展潜力。

二、农村地区中职学校培养模式单一,特色专业设置不明显

1.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受办学条件或办学思路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还非常单一,没有很好地利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结合”等人才的培养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等,使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2.特色专业设置不明显。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必须要有自身的特色专业,但有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为了扩大招生,因此对市场需求紧缺、就业比较好的专业,就贸然地去开设本自己不熟悉或不太成熟的专业。另外,由于专业师资力量欠缺,办学条件还不完善,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出现设置不规范的混乱局面。

三、农村地区中职的招生就业思路

目前,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接产业和职业岗位的专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对接岗位技术标准的课程体系还不十分完善,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需求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改革中需要实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包括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标准化建设、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创新,进行中等职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学校的专业必须与产业、职业岗位保持一致,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也必须与相对应的岗位技术标准相一致,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核心问题是专业的设置与企业岗位的设置相对接,学校课程教材与企业的岗位标准相对接,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接。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校企合作,准确定位市场,灵活办学机制,优化职业教育,创办特色的专业品牌,多元拓展招生途径,是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发展自身特色专业的优势出发,从而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样必然会走出农村地区中职学校“招生和就业难”的困局。

参考文献:

[1]唐智彬,石伟平.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8).

[2]彭尚平,张涛,曹宁.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14).

[3]邬志辉.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J].社会科学战线,2012(5).

[4]杜学诗.将成人教育融入中等职业教育:以安徽省为例[J].职教通讯,2011(15).

猜你喜欢

办学条件中等职业岗位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问题及建议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