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探究

2018-05-14肖静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时代信息

肖静

[摘 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了智能化的发展态势。为此,高校需要针对时代发展特征,为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充分掌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需要,结合时代发展机遇,创新就业指导方式,丰富就业指导内容,给予学生更加清晰而又准确的就业指导,使大学生能够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当中成就自我。

[关 键 词] 移动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274-02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当中的数据表明,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网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了7.72亿,普及率达到了55.8%,我国已经开始逐渐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发展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互联网络开始被人们广泛接受,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便捷性,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使用的关键人群,受其影响颇深。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认清这点,注重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大学生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岗位,为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移动载体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优势

(一)转变择业模式

传统报刊以及校园招聘形式较为单一,受到了地域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以及时间,伴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融合的不断升级,移动设备作为新载体呈现出了较大的发展势头,利用移动载体开展的微博、网络招聘等,用人单位以及求职者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即时交换。除此之外,手机视频系统、就业手机报等,使更多的就业服务以及就业信息能够利用移动互联网向社会公布,转变了过去学生对学校以及家长等渠道获取就业信息这种单一化形式的依赖性,更加有助于推动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方便了学生之间共享信息资源。

(二)拓宽择业渠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也更加快捷,受到地域以及时间的约束相对较少。利用手机实施相关的就业服务,学生能够即时获取到全国各个地区的招聘信息,并且开展系统而又有针对化的筛选工作,降低了路途奔波的困顿,开拓了择业面,有效提升了供求主体匹配成功率。

(三)降低择业成本

过去大学生求职,通常为了提升简历的精美度,而耗费大量的时间、资金以及精力,提升了求职的成本。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求职者只需要在移动终端设备当中保存一份电子简历,就能够进行网上投递,不仅节省了时间同时也节约了精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无纸化求职逐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相较于传统就业模式而言,能够有效降低就业的成本。

(四)提升就业效率

高校就业市场的重要阻碍因素就是供求双方就业信息之间的不对称。大学生尽管想要找到心仪的工作,可是因为多种原因的约束,通常会陷入信息孤岛当中。此外,用人单位也很难充分掌握大学生的信息,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由于用人单位可以将招聘的规则、条件与流程都发布到网上,在体现公平就业理念的基础上,用人单位、高校以及大学生之间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确定意向,有效缩短了择业周期,推动交流和合作,保证了就业成功率。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模式陈旧

一般来说,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面试指导、信息获取以及人才招聘会等方面。就业信息或驱使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线上以及线下多种形式获得就业以及求职的相关信息。面试指导则是为大学生构建虚拟化的面试场景,从而指出学生面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人才招聘会是邀请相关的企业到学校召开各种招聘会。就业报告会则是要求各个领域的专家以及学者召开和就业相关的报告会。以上这些都是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尽管这些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就业行为产生指导,可是其中也暴露出了很多明显的问题,比如活动指导者以及学生之间交流与互动欠缺,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长期处在被动位置。传统就业指导欠缺人性化理念,指导针对性较差,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就业指导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二)指导内容单调

充分解读国家的就业政策,有效提升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以及面试能力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的核心内容。高校会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各个地区的落户政策,为考村官、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学生理清就业流程。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学生的简介制作以及面试服装、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展开指导。这些指导的内容或许能够解决就业当中的部分内容,可是难以从本质上解决就业问题,也很难为学生指明就业的方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选择更加宽泛,一些传统就业指导流程很难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并且新时代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已经不再局限于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更想自主创业以及出国深造,假如就业指导的内容依然只是考试等相关内容,必然会影响指导的效果。

(三)缺少专業指导团队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作为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其对指导效果有着决定的作用。当前,高校强化了对就业指导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注重提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可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还难以达到要求。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比较缓慢,很多教师只是接受了一些简单的培训工作就仓促推上了就业指导岗位,这种水平的教师很难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就业指导的需要。教师需要充分以及科学地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完善策略

针对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需要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优化与调整,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理性指导,使大学生可以更加清晰自身的发展方向,争取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最优化。

(一)充分使用数据挖掘技术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质就是引导大学生开展稳定以及连续的职业生涯实践。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注重科学使用数学分析技术指导就业,从大量学生数据信息当中挖掘出那些价值相对较大的信息,从而详细分析信息,提出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从而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服务,对学生就业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这不单单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就业情境,同时还可以显著提升就业指导质量。想要保证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充分挖掘、分析以及应用数据,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以及渠道帮助高校的相关领导以及指导教师认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从而使高校领导能够全力支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使用大數据分析技术,并且按照数据分析的最终结果,对就业指导的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并理性以及科学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

(二)创新指导形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想要不断创新就业指导形式,需要结合智能手机这一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形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智能手机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获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智能手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创新的重要手段。利用覆盖整个高校的无线网络,构建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为载体的微信以及微博平台,和学生之间加强互动沟通,提升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技术的应用频率,使学生可以用智能手机获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信息,并且设计相应的反馈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能够和IT公司之间加强合作,研发就业指导APP,利用平台发布相关的就业信息,提升学生关注度。

(三)更新就业指导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更加乐于接受那些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约束的信息传播形式,喜欢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取有趣而又丰富的信息。因为大学生课业压力以及社会浮躁情绪的影响,碎片化的阅读以及信息获取方式开始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因此,为了满足大学生这方面的要求,高校需要对就业指导内容进行更新,不单单要讲述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公务员、选调生以及事业单位等考试流程,还需要向学生讲解创业以及各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动向。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一些新兴行业的出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应该将关注点集中在这些新兴行业上,为学生讲解这些行业的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动向,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与领导,通过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就业工作中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他们的生活形式、思维模式以及知识获取方式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为此,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诉求而不断转变,在充分掌握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满足学生需要的就业指导模式,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史晓岚.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2017,16(6):29-31.

[2]谢柏盛.浅谈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传统就业指导方式转型[J].新校园(上旬),2015(4):145.

[3]姚月红.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积极干预机制[A].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C],2015.

[4]刘佩丹.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4(3):188-190.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时代信息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订阅信息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