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8-05-14王欣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证融合课证终端设备

王欣

[摘 要] “课证融合”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实施“双证制度”的关键,“双证”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相关领域的专业资格证书和顺利毕业获取的毕业证书。实施“课证融合”的方法有多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把考证内容与课程内容一一对应,重新组织设计课程,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以《移动通信终端产品检测与维修》课程为例,探索新形势下“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实施的思路及效果。

[关 键 词] 课证融合;双证制;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150-02

一、“课证融合”是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关键

(一)“双证书”制度政策指引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要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该文件首次将“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在此之后,我国的大部分有条件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开始推行“双证制度”。

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中要求:要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该文件要求继续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来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课证融合”模式是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有力手段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达到企业的用工要求,能够跟企业相关岗位进行无缝对接。但是,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通过三年专业学习都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同时取得相关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证书的学生人数也有限。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导致职业教育一直无法得到突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相关专业课程设计上,没有做好岗位需求调研,很多情况只是盲目地采用项目化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更新教学内容,忽略了相关职业技能岗位的真正需要,同时课程组织、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标准之间缺少联系,降低了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成功率。新形势下为了响应教育部号召,加快本校“双证制”制度的实施,探索开展“课证融合”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课证融合”模式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种,是将“教、学、做”融于一体,使学生完成专业课学习后通过相关考核就能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课证融合”是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关键,能极大地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检测与维修》课程实施“课证融合”模式切实可行

为了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各个高职院校为了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率先在全国高校里面开始了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产生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自2016年我院申办“示范校”“一流校”起,学院积极推行各种改革,安排了各个高校在职教方面的名师来我院做讲座,给我们系统地培训,特别是在“课证融合”模式方面,在经过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后,我院教师也开始尝试进行改革。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极强,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内部组成及各部分功能,重点掌握对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测试和故障分析的方法以及维修技能,为以后学生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广东地区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中级考证考核内容主要有:(1)通信终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通信原理、手机工作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等知识;(2)针对各种移动终端的测试,包括出厂测试、维修测试等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3)针对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维修操作等三个方面。由此可见,考证内容和课程内容是高度统一的。同时,由于近年来移动终端产业链在东莞地区聚集,各大手机厂商,如,华为、VIVO等都把终端制造基地设在本地,对终端测试维修人员需求较高,实施“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检测与维修》“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一)主要思路

全面分析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结合《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检测与维修》课程,重新制定课程标准,编写课程教案,构建基于“课证融合”模式的项目化课程。

(二)研究内容

1.修改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

综合分析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中级证书考核内容,不难发现,其考核重点主要集中在通信基础理论、手机终端测试和手机终端维修等三个方面,为此,及时调整课程标准,简化对通信理论、手机工作原理的讲解,对测试理论、维修方法论、高频电子线路等内容避开不讲,而侧重于终端电路的测试方法和终端电路的维修技能等实践性教學内容,突出本课程实操性强的特点。课程内容重点为熟悉终端设备的工作原理,可熟练完成终端原理各个功能模块的分析和元器件的定位;能够掌握终端电路的测试方法和技巧,可完成常用几款终端设备的测试;能够掌握终端设备的故障分析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能够掌握各种维修方法,可完成各种主板级别的维修,特别是各种芯片的拆装。整个学习过程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原则,能够使学生和岗位之间无缝对接。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化教学

传统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测试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科理论知识体系为主,在普通教室上课,给学生讲授原理性知识,同时完成一些实验,对大专院校学生而言接受难度较大。即使后来在学期末增加几周实训,由于理论与实践相隔时间长,学生很难将二者有机结合,学理论时似懂非懂,做实训时只会照抄。整合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测试维修》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根据学院新建的电子测量与维修实训室的实验条件,整合考证知识,编排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项目,每个项目中又分多个实操任务,以任务引领教学、串联理论知识,以实际项目的分析、研究、设计、操作等来达到教学目的。并将课程全部安排在实训室内,加大实训的比重。每次上课开始前公布本次课的学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过程中教师示范测试或者维修方法;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教师旁边指导答疑;每组完成后,现场检查评分;教师最后总结点评。如此下来,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课程学习结束,学生即可参加学院组织的考证考试。

3.开发配套教材讲义,改革评量标准

(1)根据考证考核内容,以中高级的模拟题库为标准,编写实验实训讲义。

(2)高职教材虽然种类繁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适合“课证融合”模式的专门教材,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写专门的针对性教材。

(3)由于采用的是项目化教学,移动终端维修课程也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评量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知识能力应贯穿到每一次实操项目中,不能局限于一次性期末考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与目标,作者建议主要采取过程考核和平时课堂表现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用考证的成绩来替代期末考试成绩。

四、改革初步成效

上学期《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测试维修》课程初步开始融入用户终端维修员考证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以来,达成了初步的目标,得到的结果是本专业第一批学生参加用户终端维修员中级考证的通过率已达到96.8%。从结果看,通过课证融合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献智.《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電子制作,2013(19):183-184.

[2]许月琳.课证融合模式的“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内江科技,2012,33(11):187.

猜你喜欢

课证融合课证终端设备
课证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实践研究
行车记录仪通信连接方法、行车记录仪及终端设备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
电网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研究
电网监视终端与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财经类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