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实践

2018-05-14王秦英宋浩黄正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质导向成果

王秦英 宋浩 黄正

[摘 要] 成果导向教育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有助于高职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成果的积累。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评价方式作为教学改革重点,并从同步绑定年度体质测试成绩、错峰设置教学成果展演周、不断丰富选项课程种类、逐步推行俱乐部式教学、全面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五个方面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

[关 键 词] 成果导向教育;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110-02

一、高职公共体育教学融入成果导向教育的意义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于1981年由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提出,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在学习后真正拥有的能力。成果导向教育经过不断发展,拥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已被众多国家和地区广泛运用进行教育改革,实践也证明这种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成果导向教育,也可称作“以成果为基础的教育”。它是“以人人都能学会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而设计的”教育模式。成果导向教育相较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而言,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

成果导向教育不仅仅是引导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而且为教学改革以及课程开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路径。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思考具有高職特色的公共体育教学的成果载体、表现形式、教学设计、实施路径及评价方式,为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二、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目标

(一)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现状

公共体育是教育部规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是构成高校课程内容的重要分子之一。它肩负着培养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运动技能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任,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体能水平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谋求公共体育改革的呼声一直不断,改革的热潮方兴未艾,业已形成许多改革成果并推动着公共体育教学的实践。结合“学生体质连年下降致使健康状况堪忧”“公共体育课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等普遍问题,教师需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同时,如何培育公共体育教学成果,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全面认识,如何通过公共体育课程载体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等,也是高职体育教师的困惑。

(二)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目标

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突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高职公共体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构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以达成通过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技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以及推广体育项目的教学目标。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实施公共体育教学,营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积极、健康、阳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对公共体育的全面认识,促进公共体育大课程体系内在多重价值的再思考,推动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成果提炼。

三、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重点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理念能为教学改革提供方法与途径。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学习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即围绕“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及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些成果?怎样有效取得学习成果?如何检验学生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如何保障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等一系列问题,对原有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优化,将学习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渗透在公共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二)优化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改革被认为是课程改革的瓶颈,突破瓶颈是一个关系课程改革之全系统的关键问题。教学评价方式直接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基于学习成果导向从现实教学情况着手思考可行的系统化、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以促进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为例,对教学评价方式及指标进行优化(如表1)。

四、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实践

(一)同步绑定年度体质测试成绩

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具有直观、可量化的特点,对评价学生身体素质以及阶段性变化具有较好的作用。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体育的课程设置,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分别将年度体质测试成绩与公共体育课成绩进行实时绑定,并按照体测成绩所占比例统一进行换算。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测成绩跟踪与反馈,能有效掌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对实施教学改革、应用改革成果、检验改革成效等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错峰设置教学成果展演周

设置教学成果展演周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传播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错峰设置符合学校教学现实需求。通过对不同体育选项学习成果的展示,逐步提高课程与职业在内在规范和要求方面的匹配度。高职教育突出实践应用和行动导向,强调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高职公共体育恰好能够承载这些内容。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教学成果展示周(如表2)为形式,以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将教学交流与观摩学习融为一体,实现公共体育教学的多元价值。

(三)不断丰富选项课程种类

不断丰富体育选项课程是公共体育教学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公共体育教学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经历着不同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建校之初,公共体育课程第一学期统一学习太极拳,第二学期男生学习武术、女生学习健美操。第二阶段,即学院跨越式发展阶段,公共体育课程在第一、二学年分四个学期完成,并全面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学生实现自主选课。第三阶段,即学院“三校”(示范校、一流校、创新强校)建设验收阶段,需要实现新的突破。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实施公共体育选项课程教学以及拓宽选项课程种类带来的成效。

(四)逐步推行俱乐部式教学

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并演变而来的,是我国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参与运动锻炼、掌握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以“一切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健康第一”为宗旨,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素养、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第二学年逐步推行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全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上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目前体育师资不足无法更好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五)全面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

全面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好回答了怎样有效取得学习成果的问题。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以建设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为契机,创设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深入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升级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新生态,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全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针对公共体育课程类型,依托学校“乐学在线”“学习通”等互动学习平台,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五、小結

通过思考高职公共体育教学融入成果导向教育的意义,分析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现状以及把握其改革目标,本文认为,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课程评价方式的优化。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同步绑定年度体质测试成绩、错峰设置教学成果展演周、不断丰富选项课程种类、逐步推行俱乐部式教学、全面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五个方面展开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下一步研究拟采用数据统计的方式,验证运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取得的具体成效,来弥补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1]王贵成,夏玉颜,蔡锦超,等.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及其借鉴[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17-19.

[2]周家金,唐远金,张强.文化形态学视野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5).

[3]夏俊彪,程传银,王庆军.PDCA循环:关于优化成果导向体育课程方案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1):114-119.

[4]张志霞.高校公共体育课“俱乐部式”教学的实验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5]余岚.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基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视角[D].北京体育大学,2013.

[6]夏俊彪.成果导向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体质导向成果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犬只导向炮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