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立体化教学平台构建与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8-05-14覃锴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立体化公共英语专业英语

覃锴

[摘 要] 结合“互联网+”这一背景阐明了立体化教学平台的构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和归纳了立体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与教师发展的关系。选取广西境内的部分高职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展调查研究,以了解这一群体的教师在利用新兴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手段时遇到的困难与阻碍,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 键 词] “互联网+”;立体化教学平台;高职英语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84-03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已经与网络不能分离。各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应运而生,如慕课(MOOC)、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等。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优质资源能够在被整合之后更好地惠及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在线词典、翻译软件和学习平台完成自主学习,这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打破了教师权威对知识传播的垄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通道更为丰富,这势必需要我们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调整和变革。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也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二、研究背景

胡春梅(2015)从我国互联网外语教学现状出发,对英语教师的引导模式进行了分析,分别就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建立网络互动平台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对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提升教师素养的方法。基于“互联网+”这一背景,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和英语教师素质提升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在进行着。廖淑梅(2016)指出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素养的重要性,并尝试从提升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等路径加强高职英语教师素质建设,从而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庞德美(2016)则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的危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从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杜悦(2016)指出,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专业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教学技能素质和学习能力、信息化素质和学习能力,并分析了提升这些能力的路径和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互联网”教学这一背景开展的,随着越来越多高职院校为了满足新的教学需求而开始构建立体化教学平台,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在这样一个具体背景下去实现自身的教学专业化发展,则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三、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教育学院(大专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研究,问卷分别对教授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师和教授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广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如何应对“互联网+”立体化教学平台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帮助高职英语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数据讨论

陈仕清(2012)指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心理)不断更新、完善的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地位的改善,二是教师实践的改进。对学科教师而言,教师的专业化可以理解为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

调查结果显示,83%的公共英语教师和77%的专业英语教师认为,针对英语专业(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或其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标准及方法应该是不同的。55%的专业英语教师和83%的公共英语教师认为应该侧重的是听说能力以及英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能力(82%和67%)。在目前授课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这一问题中,78%的公共英语教师和77%的专业英语教师都选择“以课堂讲授为主”这一选项,只有少部分教师选择了“网络课堂+面授课”,没有教师选择“以网络课堂为主”。从教师的角度来看,78%的公共英语教师和73%的专业英语教师认为“网络课堂+面授课(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学习,在线自主学习,在线答疑,在线做作业,讨论协作+课堂讨论,检查学习成果)”授课方式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且94%的公共英语教师和91%的专业英语教师认为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作出调整或者改变,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

在被问到目前不利于传统课堂向现代化课堂转变的原因时,我们发现“没有适合的网络教学视频”和“没有适合的(电子)教材”是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都选择的选项,另外89%的公共英语教师认为“学生的自觉性有待提高”也是制约现代化课堂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94%的公共英语教师和86%的专业英语教师认为目前本校的课堂教学主要基于课本(教材)而非教学视频(微课,慕课等)或电子教材,并认为仅仅课本(教材)已经没办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由此可见,构建立体化教学平台这一举措正被越来越多的高职英语教师所重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67%的公共英语教师和72%的专业英语教师认为“互联网+”时代的英语课堂的教学应该基于教材与教学视频相结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44%的公共英语教师和77%的专业英语教师使用过一些网络教学平台。这表明,为了适应教学需要,专业英语教师比公共英语教师更早接触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在基于网络开展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已经遇到的问题)中,“学生基础跟不上”“缺乏教师的监督,学生自觉性不高”“电脑,网速等硬件问题跟不上”“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不够全面”这几个因素是教师普遍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曾经使用过教学平台的教师而言,67%的公共英语教师和86%的专业英语教师更多地是将其用作辅助性教學 (仅作为课后练习,辅助教学用)。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开展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应先将其当作辅助手段开始,慢慢向主要教授手段过渡。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网络平台被用于更多的是听说/口语/视听说这类课程,72%的公共英语教师和77%的专业英语教师认为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课程是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的,但还需不断完善,且需要与之配套的是“教学资源(教学视频,练习平台等)”“硬件设施(电脑,网速等)”以及“学生的基础以及自觉性”等。针对目前主要考核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方法这一调查中,83%的公共英语教师和73%的专业英语教师选择了“教师通过平时成绩+期末考核进行评价”这一选项。从教师的角度看,50%的公共英语教师更赞成“教师通过平时成绩+期末考核进行评价”这个考核方式来考核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54.5%的专业英语教师更赞成“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这个考核方式来考核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大部分公共英语教师认为这一考核方式相对公平,能督促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有标准可依,考核结果更客观全面;而专业英语教师则认为第二种考核方式能更加客观全面地对学生学习进行全方位评价。除了通过课堂学习,被90%的被调查教师(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认为“鼓励学生参加与英语相关的活动、比赛和相关的证书考试”这一方式能帮助提高非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94%的公共英语教师和77%的专业英语教师认为针对学生开展的与英语相关的活动、比赛、证书考试,基本是以“现场活动,现场比赛,现场考试”这一形式进行。83%的公共英语教师和68%的专业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参加网络平台开展的英语活动,比赛、考试(全程网络PK以及网络海选与现场决赛相结合)更加符合时代特点,并认为此举能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水平、与时代接轨还不失比赛本身的意义,更全面客观,“互联网+”立体化平台构建更能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五、研究发现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

就目前的“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而言,无论是公共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教学都提出了立体化平台构建这一需求,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还是不能满足当下的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无论是从知识的来源来说还是从教学活动的主体来说,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课堂已经不再是知识来源的唯一途径,面对如此海量的学习资源,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并未具备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和提炼并引导学生接受的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整合网络资源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偏低或是仍不具备足够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最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照本宣科”,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矛盾之一。对高职英语教师而言,无论是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模式和方法还是教学理念,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利用好立体化教学平台去实现这一系列的转变,是高职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还是偏低,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科研氛围并不浓厚,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于教师自身的科研动力和意识比较淡薄。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那么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也将难以提高。最后一个问题是评价方式的转变,这也是高职英语教师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需要作出调整。但是如何利用好立体化教学平台构建并实施全新全面的评价体系,也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二)解决途径

首先,依托立体化教学平台的构建,提升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转变教学理念。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语言学科体系内的知识,还要具备与本学科相關的跨学科知识特别是信息化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信息化素养。构建立体化教学平台,可以使高职英语教师依托这一平台,渐渐转变自身的角色,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逐渐转变为帮助者和引导者,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教师具备获取、分析、整合、利用网络数据和信息资源的能力非常重要,这既能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也能帮助高职英语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其次,依托立体化教学平台的构建,提升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转变教学方法。立体化教学平台构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能否运用好这一教学平台,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只有不断主动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工具运用的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趋势。新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师不能仅会一般的办公软件的使用或一般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应依托立体化教学平台,提升微课制作的能力或是将APP运用到教学中的能力等。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也必须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逐渐转化成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学习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式学习模式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比较适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为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模式。作为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有主动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愿望,并通过自主学习或是参加培训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中和多依托立体化教学平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去优化数字化教学课堂和教学过程。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帮助教师实现技能的提升。

最后,依托立体化教学平台的构建,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科研氛围。构建立体化教学平台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和开展混合式学习,从客观层面来说,学校应该加大培训力度,健全科研考核机制,帮助高职英语教师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而从教师自身层面说,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热情,组建优良的科研团队,将立体化教学平台的运用融入科研工作中来,不断利用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去实现交流和协作教学研究,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最终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使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了高职英语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构建立体化教学平台不但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高职英语教师如果能依托立体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转变教学方式和手段,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和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最终将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仕清.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2.

[2]杜悦.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J].船舶职业教育,2016(4):4.

[3]廖淑梅.“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路径[J].高教学刊,2016(13):207-208.

[4]庞德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发展面临的危机及对策[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43-46.

猜你喜欢

立体化公共英语专业英语
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项原则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