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岸经济“大”跨步 翻开发展“新”篇章

2018-05-14黄乙司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边贸边民进出口

黄乙司

近年来,广西崇左大新县立足区位特点,将口岸建设作为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作为崇左市7个县(市、区)中拥有口岸的4个县(市、区)之一,大新县境内拥有一个国家二类口岸——硕龙口岸,以及德天、硕龙、岩应三个边民互市点。2017年1~3季度,大新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占2017年全年任务12.93亿元人民币的73%。在社会建设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大新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亮点。

口岸经济转型升级

大新硕龙口岸是广西对外四大陆路口岸之一,与越南里板口岸相连通,是进入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陆路大通道。自2016年5月30日崇左至靖西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后,口岸的交通条件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得到完善。

就大新目前口岸经济建设发展而言,口岸开放合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将为其实现口岸经济的转型提供有效保障。从近年硕龙口岸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其正逐步建设成集跨国旅游、边境贸易、人文交流于一体的口岸。在推动口岸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大新县除了大力发展“口岸+跨境旅游”外,还积极打造“口岸+产业加工”“口岸+商贸物流”“口岸+特色城镇”等口岸经济发展模式。

就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而言,大新县外贸势头良好,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为口岸经济的发展奠基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大新外贸进出口总额约达26.84亿元人民币,边民互市贸易达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据统计,2017年大新县1~10月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约28亿元人民币,截至2017年10月底,岩应互市点进出口商品交易量2.16万吨,商品总值7.3亿元人民币,参与互市贸易的边民达4.84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边民互市贸易实现了稳中有升。据大新县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长刘丹珠介绍,当地岩应边民互市点自2015年恢复互市后进出口商品交易量不断增长。几年来当地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热情很高,从原来每天最高800人增加到1700多人,边民的口袋逐渐鼓了起来。

借势对外贸易发展良好这一势头,大新一鼓作气,抢抓发展机遇,在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打造各项口岸发展模式,努力推进口岸经济转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边贸合作后劲十足

国与国的边境贸易往来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大新县与越南毗邻,边境线长达43公里,作为与越南边民交往最为频繁的边境县,其主要进出口干鲜水果、建筑材料、农用机械、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化肥农药等商品。如今,大新县平均每天约有1000名边民参与互市贸易,每人每天最高可创收200元。

2015年1月1日起,南宁海关把岩应边民互市点从委托地方监管调整为驻点监管,联检部门进驻岩应互市点开展互市监管工作,结束了大新县30多年来互市委托监管的模式。2015年12月,岩应边民互市点实现了无纸化通关,边民申报货物交易更方便、更快捷。据岩应边民互市点的海关工作人员表示,随着中越两国关系的稳定,边民互市贸易的活跃,贸易量的增加,联检部门进驻监管会更有利于互市贸易的规范发展。

为了促进中越两国的边贸往来,中越雙方在财贸优惠政策方面作出了相应的努力。例如对各边境省、区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取消了总量限制,给予边境省、区自行核定和颁布本地区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资格证书的权利等,这些优惠政策将直接推动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依托国家的优惠政策,大新县也出台了相关的进出口贸易优惠政策,以便吸引多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入驻,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4年起,大新县对辖区内外贸进出口企业进行奖励扶持,采取异地报关异地通行的办法,鼓励辖区内外贸进出口企业在大新开展边境小额贸易业务。

除了政策带来的便利外,贸易的互补性同样为双方经贸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新县在矿产开采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开采团队,可以与越南丰富的煤、铝、铁等矿产资源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同时大新县拥有较多效益较好的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可以利用自己技术和资本的优势开拓越南市场。

在众多优惠政策的加持下,大新县以实施“边贸兴县”为契机,利用与越南接壤的区位优势,努力推动经济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式发展,加快实现口岸边贸的新突破。

以旅促贸彰显活力

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边境地带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这为广西与越南建立旅游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十三五”规划中,大新县明确“旅游旺县、边贸兴县”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推进旅游边贸联动发展。

大新县山川壮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素有“小桂林”的美誉。其中,闻名遐迩的德天跨国大瀑布距硕龙口岸仅有12公里,这无不为中越两国实现双向跨国游提供了陆路交通的便利。特别是中越德天·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提升为中越两国共同推进项目后,进一步拉动边民互市贸易走向繁荣,位于德天边民互市点的中越跨国购物街就是大新县计划在合作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1~11月份大新县共接待游客107.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3亿元人民币。

地处中越边境并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大新县,以旅促贸,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以畅通中越双方人财物间的往来,在拓展和深化中越合作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县域的经济效益。

资料来源:人民网、大新县政府网、爱学术网等

猜你喜欢

边贸边民进出口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边民互市 兴边富民
边民互市 兴边富民
中尼昔日最大口岸开通提速西藏边贸发展
春到边山河
小镇边贸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