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创业教育中的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2018-05-14王琳

丝路视野 2018年28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创业教育研究生

王琳

【摘要】目前,關于研究生创业教育中知识转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包括影响因素、转移模式、转移绩效等。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知识源、知识、知识受体、转移媒介、转移情境等方面;知识转移模式包括双螺旋结构等,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多个因素和单个影响因素入手,本文从风险评价以及知识转移机制等几方面总结了知识转移的研究现状,并论述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创业教育;知识转移

一、研究生创业教育中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许多学者认为,知识转移过程是以知识需求为纽带,以知识流为载体进行的,主要包括知识发出方、知识接收方、知识库和知识需求等要素。因此,在研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时,焦点会集中在知识源、知识、知识受体、转移媒介、转移情境等方面。从知识的复杂性、可表达性、内嵌性,知识源转移知识的意愿和能力,知识接收方的吸收意愿和能力及知识转移情境的信任和沟通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初始、匹配、实施、调整和整合五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中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知识本身的因素,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知识转移的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距离;知识本身、知识供方的转移意愿及能力、知识受方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文化、信任和转移渠道对知识转移存在影响作用;合作伙伴、管理沟通、利益分配、知识特性、合作风险这五个主范畴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存在显著影响;知识转移过程中,初始阶段主要受政府推动或市场需求影响。吸收阶段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知识接受方学习吸收消化新知识的能力。教育理念、领导者重视程度、教学体系的完善程度、评价制度以及资源利用则会影响研究生创业教育中知识转移的效果。

二、研究生创业教育中创新联盟知识转移模式研究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显隐知识通过四种方式进行转移和扩散,分别为显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和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移;技术转移的知识双螺旋结构模型,把物理学中“场”的理论引入到知识转移方面,利用该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的机制。研究型大学-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模型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大学研究者、大学技术管理者和大学管理人员、公司和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知识转移模型;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创新网络系统型三种知识创新模式,分析由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等环节构成的知识创新综合机制,为塑造与知识创新相适应的企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框架。

三、研究生创业教育中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研究

有的学者针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影响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模糊性、隐性、特殊性、复杂性、合作者的经验、合作者的自我保护、合作者的文化差异等,提出了知识转移的两种基本模式,即知识引进模式和中心企业向外围企业扩散模式,并提出了知识转移的形成机理和收益分配;评价体系分为两个维度,教学质量评价和实践成果评价。

还有的学者针对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绩效的某一个影响因素进行专门的研究。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和共建实体三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发现共建实体的模式对知识转移绩效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技术转让比联合开放的模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更明显;关于社会资本的维度划分,从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研究社会资本对产学研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引进界面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都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且发现界面调节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四、研究生创业教育中盟知识转移机制研究

知识转移和知识整合对知识生产有直接影响;知识释放能力、知识吸收能力通过知识转移及知识整合间接影响知识生产。研究生创业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与市场协同发展。

五、总结

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研究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研究生获得创业知识的有效手段。知识转移对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研究生创业教育中转移的知识大都是研发活动产生的科学知识,对商业知识的转移尚存不足,而商业知识的学习和接受涉及到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对于研究生创业教育非常重要。研究生创业教育还缺乏完整的、系统的体系,目前的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生教育,针对研究生的创业教育才刚刚开展。研究生创业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研究生具备的能力不足以胜任创业挑战。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教学体系,促进教育中的知识转移,使得研究生掌握牢固的创业知识,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创业意愿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林莉,郑旭.葛继平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05).

[2]刁丽琳,朱桂龙.产学研联盟契约和信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05).

[3]刘春艳,王伟.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策略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03).

[4]韩馥冰,葛新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2(09).

[5]张睿,于渤.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26(10).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创业教育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