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新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

2018-05-14施玲

丝路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编辑工作网络媒体电视新闻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与多元化,信息量巨大。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遭遇到新媒体的猛烈冲击,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电视新闻如何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是当前电视新闻工作者所需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网络媒体

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当前电视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容肤浅,缺乏创意

当前很多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内容都比较空洞、乏味,不易让观众产生共鸣,更无法吸引观众的目光。电视新闻千篇一律、新闻编排方式陈旧,画面单调,缺少新意。平淡无味的新闻内容缺少吸引力,也不能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与交流。这种传播方式不仅难以吸引观众,而且还易让观众产生抵触情绪。长期下去,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势必会削弱,观众也会逐步流失。

(二)形式单一,编排模式陈旧

电视新闻编辑缺少明确的目的性,造成新闻编排布局混乱,新闻节目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较差。单一、陈旧的编排形式与传播形式会让观众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安排上存在一些不合理性,比如,关于一些与群众生命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新闻常常一笔带过,没有进行深度的报道与深刻反思,就无法让观众的内心受到震撼,更不用说思想上得到教育。电视新闻播报方式过于僵硬死板,没有运用灵活的方式来吸引观众。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新闻播报方式灵活多样,观众会逐渐放弃电视新闻,转向自己喜好的新媒体。这也是造成电视新闻受众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二、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思考

(一)以受众需求为着力点,选题上要创新

新闻编辑在选题时要将眼光放宽,在选题时不仅要关注时事、政策,还要关注民生,世间百态。在选好题材后,应该注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一件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编辑在制作这类新闻时必须准确了解新闻发生的相关背景。这样才能确保新闻播放时媒体观点的客观、公正、全面,即上文提到的“大处着眼”。当然这不是说在制作新闻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任何相关内容都纳入进来。这样的新闻主次不分,杂乱无章,观众看到也是一头雾水。所谓小处落笔就是从新闻爆发的某个角度切入,经过抽丝剥茧后,将其体现的社会价值逐步反映出来。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关于民生事件新闻的报道。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在制作新闻节目时还要根据受众需求,改进节目编排方式。可采用分割式编排节目的方式,将栏目分开编排为若干板块。比如,按照时政、社会、民生、农业等不同类型将新闻加以分割,观众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任一时段与板块来观看。这样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笔者作为新疆哈密电视台《哈密新闻》的责任编辑,每期节目时间是20分钟。为了满足当地观众的不同需求,我们《哈密新闻》会根据需要不定期开设一些专栏,例如《“访惠聚”再行动》《聚焦总目标》《新春走基层》《民族团结一家亲》等。通过重点选题策划与仔细编审后力争让节目更好看,吸引更多的观众。

(二)对电视新闻内容进行整合优化

电视新闻编辑要尽量根据受众的不同心理与需求来合理优化整合新闻内容,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首先,新闻内容必须通俗易懂,要“软硬结合”。这是指在编辑新闻稿件的时候要注意“软”与“硬”的搭配。对政策新闻或者观众不熟悉的“硬”新闻要進行软处理,通过丰富资料性画面,配合背景解说,增加“硬”新闻的耐看性与通俗性。其次,要增加新闻内容的信息含量。通过新闻背景与新闻链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信息量。最后,要尽量满足受众对新闻真实性的需求。也就是说新闻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并通过播放现场感十足的画面与有说服力的现场声增加新闻的真实性,让观众如身临其境一般。

(三)新闻表现形式要多元化

新闻表现形式要最大限度满足广大观众对变、新、美的追求。为了让新闻播报更加立体化,可采用独条新闻与组合式新闻报道穿插播放方式,也可采用将动态新闻与演播室访谈相结合的播报方式。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形成舆论热点。对于某些热点事件可通过直播方式,实现同步播放、同步对话。同时,可通过微博、电话、微信等方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从新闻播报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这能极大提高观众的参与热情,也能培养更多新闻节目的忠实观众。在组合新闻的时候,编辑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在设计声话组合的时候,可通过有说服力的现场声与蒙太奇的组合方式来还原新闻事件本身。比如,笔者所在的新疆哈密电视台,为了丰富节目形式,让节目更好看,会借助3D动画演示的方式或配上一些图表,让新闻更加通俗易懂,更富有表现力。

总之,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新闻编辑创新工作奠定好基础。同时,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对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新闻编排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让电视媒体获得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崔秀兰.论电视台编辑新闻稿件处理方式[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Z2):92~94.

[2]李大鹏.电视台编辑新闻稿件处理方式浅析[J].科技资讯,2013(22):238.

作者简介:施玲(1982—),女,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编辑工作网络媒体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新形势下出版产业的发展对编辑工作提出的要求
青年毛泽东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谈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