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曹天鹤

丝路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议问题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是占据整个设计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作为建筑设计中不可缺的一环,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结构设计质量和效益。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往往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了结构设计效用的发挥。为此,本文对结构设计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优化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结构设计;问题;建议

建筑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建筑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及其它专业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结构语言就是结构师从建筑及其它专业图纸中所提炼简化出来的结构元素。包括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等。然后用这些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把各种情况产生的荷载以最简洁的方式传递至基础。所以结构设计的内容由上可简单概括为:基础的设计、上部结构的设计和细部设计。

一、现阶段民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深度不符合规定

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上的偷工减料现象比较突出,设计不够精细,施工图过于简单,原本应有的系统图和大样图等都有所漏缺,并且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也只是用了“见图集”等予以标注,或者直接将责任推给厂家,没有表达得很明确,对于一些细部的地方表述不清,不能将工程的全貌反映出来。在设计中,相关的安全等级、设计参数、设计依据和放火消防处理等都是需要予以标注或者交代的,而这些重要信息经常被忽略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设计人员对民用建筑的设计重视不够,擅自套用了一些其它设计结果等,也可能是因为设计人员对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方法要求等都不是很了解,或者设计者没有将力学的概念掌握透彻,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计算,或者没有相关的计算经验。

(二)构造设计中的问题

该问题主要是框架结构设计的问题以及地基基础设计问题,地基基础设计时经常会有的问题。例如,在高层的建筑物中,其基础的有效的深埋深度中有可能会出现不足的现象,对于桩基的选择不当就对于其完工质量造成影响,甚至是对其环境造成损坏。当桩间距不足,与相关规定不太符合时就不能保证试桩结果,当桩身的长度不足时,在挤土灌柱桩时,就不能穿越软土层的深度,不能与相关的规定相符合,这都是在设计中容易出现的情况。在框架的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忽视纵向型框架,而仅仅是重视横向型框架。抗震设计要求中,要按照两个主轴的方向分别进行计算。当没有进行抗震设计时,一些设计者就会按照普通连续梁的方法进行纵向框架的设计,这与相关的构造要求也是不相符合的。

(三)材料、结构体系的问题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以及合理的结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现在的民用建筑很多都是高层的甚至超高层的,我国根据建筑钢材的分类建议高层建筑尽量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管混凝土结构等,使得其柱断面的尺寸得以有效减小,使得结构的抗震功能得以提高。如果高度超过一定程度后,为了抵御风振,基本都是将钢骨混凝土或者首选的建筑材料。

二、解决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结构设计图纸

建筑结构通过建筑设计图纸这一载体进行表现,而且也是施工过程中建筑项目的基础。就如同建筑施工中能够数倍表现出建筑设计图纸中的问题,而产生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严格遵循设计规范,设计人员不要贪图方便而对重要信息标识进行省略。

(二)对于建筑的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都要求合理

首先,对建筑底框砌体结构进行验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底部剪力方法仅对于刚度较均衡的多层结构,而比较薄弱的底层混合结构,还要把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考虑进去;底层框架的混合结构不可以采用简易的防震墙方法,应该采用双保险的措施,抗震墙承担了所有的剪力,而框架可以根据刚度的比例对剪力进行承担。在对刚度进行计算时,框架不能折减,抗震墙的折减则可以减到刚度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之间。另外,在对楼板进行计算时,方法要准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对双向板进行查表计算时,对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在计算时不可以忽视,不然會导致它的计算值偏小;在计算连续板时不可以用单向板进行简单地计算。最后,荷载计算不能发生错误。

(三)使用具有高强、轻质、环保的新型建材

1.投入新技术,推广钢结构建筑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技术的投入使建筑设计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新式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投入建筑工程,不仅降低了建筑成本,提高了投资效益,还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加大新技术的投入与应用,是发展民用建筑的有效手段。

2.推广预应力大板结构的应用

所谓预应力大板结构就是在柱基之间布置一些明梁。这种大板的使用不仅在建筑整体的稳定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更大限度地提升了楼层的净高,使楼头获得更大的空间,这民用建筑中可以说是一个质的提高,随着预应力技术的成熟,不断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现在已得到广泛重视。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设计人员对建筑进行结构设计过程出现问题展开深入剖析,这对提高结构设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对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不断提高,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积极对待设计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和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4(16):161~162.

作者简介:曹天鹤(1989.01—),男,辽宁葫芦岛人,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工程力学专业。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建议问题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