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 +”时代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2018-05-14易贝贝

丝路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基础教学计算机高职院校

【摘要】“互联网 +”对高校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響,它能更有效地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在“互联网 +”时代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应该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地更新和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我国科技正不断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而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培养高中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以保障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更好地得到发展,成为了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 +”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特征

计算机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但它与其他基础课程还有所不同,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包括软件应用、操作系统、硬件维护、网络安全等,这些都是与时代同步的,互联网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而且发展的速度很快。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生逐渐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学习的手段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就教学手段而言“互联网 +”时代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更加先进,互联网时代正在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固有模式,打破传统教育中的弊端,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从教学目标来看,我国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宗旨是在培养学生的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上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而另一方面是掌握计算机不断更新的知识,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也在不断地影响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就现今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对学生的培养上还处于摸索阶段。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分析

当今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已经无法跟上更新的速度,教学的内容滞后,社会应用不强。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校内所学的知识已经被社会所淘汰,无法跟上社会的步伐,甚至脱离了社会的发展需要。其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与学生专业无法很好地衔接,很多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满足所学专业的需求,而且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课的重要性。最后,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扔有一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让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学生只能一味地被迫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性。同时,由于计算机课程学生少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节奏很快,很多学生还没有得到理论实践的机会,就进入了一下知识点,致使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并且高职院校生的生源杂乱,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所不同,原本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也不尽相同,就现今而言,“互联网+”背景下,存在着很多问题,也会引来很多的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完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跟随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跟新。首先,教学内容设置应该以学生的专业为导向,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要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职业应用水平,同时还要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去检索、筛选、整合新的教学内容,摒弃或完善一些陈旧的教学内容,要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更新与教学实践一同发展,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完善实践内容,让计算机教学拥有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优化课程体系

高中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上应该更加科学、合理,不断地优化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体系的理论实践比例上,要多注重实践课比例,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操作,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开设一些符合互联网发展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可以借助网络教学来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辅助教学,让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有效的结合起来,让教学方式和手段更多元化。

(三)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充分地对“互联网+”进行运用,借助其碎片化、共享等特征,去不断地完善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我们可以将微课应用引入到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不同需求,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校园网,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取自己应学的学习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手机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随时随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数量很多,学校实践的资源有限,我们也可以利用云计算搭建虚拟的教学实验室,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需求,因此,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不断地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课程的建设,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培养学生的作用,为学生拥有良好的理论实践技能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卫红,张艳.“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J].才智,2017(36):73.

[2]吕鹏.基于“互联网+”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J].电脑迷,2017(12):18.

[3]王永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6(02):391.

作者简介:易贝贝(1982.08—),女,汉族,学士,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

猜你喜欢

基础教学计算机高职院校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篮球教学中提升学生投篮命中率研究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在高师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