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健康检查应把握的环节及体会

2018-05-14周辉钟成跃杨菲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会环节

周辉 钟成跃 杨菲

[摘要] 目的 职业健康检查是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的依据 ,是早期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一项重要手段。用人单位防范意识差、防护措施不到位是发生职业病的主要原因。职业健康损害的发展规律和分布情况可以通过定期来跟踪观察,同时其检查结果还可评价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健康的影响程度,并有利于更好的来识别新的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目标的干预,如通过改善工作场所环境、引进先进的工艺流程、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妥善处理好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患者等相关人员。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预防及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

[关键词] 职业健康检查;环节;体会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a)-0142-02

中国现有众多劳动者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均居世界首位,每年因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1]。它的发生率与患病率的高低,直接反映职业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水平。而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及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职业病的一项重要手段,能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预防及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2]。

1 职业健康检查中应把握的环节

1.1 加强领导,健全职业健康体检组织

职业健康体检是职业健康监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同于一般的健康体检,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3],其流程更复杂,对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效果及职业卫生现状具有现实意义,其社会效益更大、更广泛,关系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重利益,关系到能否切实有效地反映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因此,健康检查机构对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尤为重视。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体检机构应成立职业健康检查管理领导组织,由一名机构领导负责与监督,在医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协调相关的科室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确保主检医师应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其他医技人员应参加过职业卫生技能的相关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为职业健康体检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规范流程,完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保证组织有效运转,达到组织目标的可靠保证,为使体检工作的有效开展,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详细的作业手册和工作流程,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质量控制、档案管理、体检仪器校正和使用以及体检结果和疑似职业病报告等一系列制度和有关规定,使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质量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3 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为确保体检质量,杜绝体检过程中出现技术差错,定期对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等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并提出要求:①要求全体参检人员提高对职业健康体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体检态度;②要开展经常性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严格按照健康检查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执业能力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要准确调查清楚作业场所的危害因素并针对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制定详细的体检项目进行健康检查;③端正服务态度,树立搞好职业健康体检是落实好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要求参检人员心系企业职工,并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对用人单位在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上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职业健康防护。

1.4 加强管理,完善职业健康体检档案

根据职业病防治建设要求和企业签订体检协议书,明确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数量,确保参检率,在体检过程中,认真校对参检人员身份,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要详细填写被检人员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职业史、职业健康史及工种后由专业人员进行体检。体检结束后,收集、汇总各类检查结果,由主检医生根据各相关专业所检查情况,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对每个受检对象的体检表填写体检结论并签名,对该次体检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做出科学的防治意见形成体检总结报告,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微机存档,有利于职业病的流行病学统计和上级业务部门检查指导。

2 主要体会

2.1 依靠政府,严密实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门类齐全,职业病危害分布广泛,职业病病例持续增加,防治形势复杂严峻。国家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先后3次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修订,对政府监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都有具体的管理措施和要求。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是由当地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完成,往往在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部分用人单位管理者对职业危害和职业病没有清晰的理解和认识,有些企业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从而提供简化的工艺流程和不全面的劳动定员岗位及接害人数,致使在参检人数不符和要求,检查项目选择不全面,最终导致体检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从而影响对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防护方面的科学评价,因此,在职业健康检查实际工作中,应如实向上级业务和行政部门上报实际工作情况,使政府部门在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监督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突出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体责任,配合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依据流程和相关标准规定严密组织实施,才能确保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评价的准确性。

2.2 加强宣传,注重引导

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明确提出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3]。职业健康检查不同于日常的健康查体,它是针对作业场所产生的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项针对性的查体,由于对职业病防护方面的宣传少或力度不大,部分企业负责人对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员工缺乏防护意识,对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配合,即使查出了問题也不整改、不调离、不治疗。因此,在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义务向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作业人员自觉落实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使用人单位正确认识到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4],不能仅仅把职业健康体检当成是对劳动者的保护,这也是企业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认识到职业健康检查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全员参与意识,引导用人单位负责人重视此项工作,并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参与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2.3 收集资料全面,体检项目选择准确

要向被检单位了解其工艺流程和劳动定员岗位、各参检工人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浓度(强度),必要时可向被检单位要求其提供既往体检结果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从而全面掌握危害害因素的种类和接触危害害因素的详细人数,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确定被检单位参加体检人员范围、项目,并以此制定详细的体检计划,避免因获得被检单位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不全,导致在确定职业健康体检项目上出现缺项,就会影响体检结论意见的准确性,就不能为被检单位提供一份全面、完整的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另外,因劳务派遣用工及外包工大多从事职业危害严重的高毒高粉尘岗位,容易产生职业危害损害,因此,如用人单位有劳务派遣用工,必须使其和其他正式员工一样参加职业健康体检。

2.4 报告结论正确,建议针对性强

体检结束后,要为被检单位出具一份规范的体检结果报告和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是对本次体检的全面总结和一般分析,内容应包括:受检单位、职业健康检查种类、应检人数、受检人数、检查时间和地点、体检工作的实施情况及发现的疑似职业患者、职业禁忌证等职业相关异常人员和其他疾病的人数和汇总名单,对检查出的职业相关异常人员要向用人单位提出合理的处理建议,并在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上和个体防护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对作业人员的个体的健康状况结论,必须符合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结论含糊、不明确的体检报告不具有指导意义,不能判断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与职业危害的相关性,最终会导致不能如实反映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参考文献]

[1] 周文茹.沧州市中石化加油站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3,28(4):430-431.

[2] 许辉,方鹏骞,宋世震.城市中小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监护认知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1054-1056.

[3] 娄海芳,孙强.应用信息化管理,提高职业病预防性检查的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64-365.

[4] 王志相.職业健康检查中的存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讨论[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6).

(收稿日期:2017-12-04)

猜你喜欢

体会环节
问题导向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改进与反思例说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