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车身维修技术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2018-05-14翟静

丝路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

【摘要】本文根据车身维修技术专业的典型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及岗位职业技能,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重点突出与企业发展相一致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建设,加强与岗位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并具体分析了典型工作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车身维修;典型工作岗位;职业能力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明确指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重构,全面推进体现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扩充现有的行业专家及教学专家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团队,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分析典型工作过程,依照工作顺序,确定每个工序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认知的顺序,合理整合,确定课程,构建基于车身维修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框架。

二、车身维修工作过程分析

按照典型职业岗位来分析其工作过程。车身维修(钣金、焊接、修复、美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见图1、2、3、4。

三、典型崗位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典型职业岗位及本校的具体情况确定其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具体见表1。

参考文献

[1]邓志革,侯建军,李治国,王伟力.高职汽车专业群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3):62~65.

作者简介:翟静(1982—),女,汉族,辽宁鞍山人,硕士,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车身维修技术。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供需差异的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化学分析工的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平台构建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