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5-14孙影

丝路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资助问题对策

【摘要】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是学生工作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如何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工作,并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得到资助是工作的重点。但目前的认定及资助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贫困生认定;资助;问题;对策

一、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开展现状

以本人所在学校所在系为例,目前,我系开展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具体流程如下:(1)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每年的9月份),由各班级辅导员负责组织班级学生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详细填写家庭成员、收入来源、经济状况等信息。(2)以辅导员为组长,班级干部、学生代表为组员的班级贫困生认定评议小组,负责对班级所有同学上交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及贫困证明等材料进行审核。(3)按照学校文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中的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及有效证明材料等的相关要求,由班级贫困生认定评议小组负责本班级的贫困生认定工作。(4)各班级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班级同学内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系部。系部需将全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整理汇总成贫困生数据库,并以适当方式在全系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将电子版数据库及纸档材料一同上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5)按照《国家(省政府)奖、助学金评定发放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参照学校分配给各系的名额,从认定的贫困生数据库中评选出符合条件的国家(省政府)奖、助学金获得者。(6)各班级将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名单以适当方式在班级同学内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系部。系部需将全系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名单整理汇总成数据库,并以适当方式在全系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将电子版数据库及纸档材料一同上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

二、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定时间太短,情况了解不深入

新生开学一般是每年的九月初,而贫困生认定及奖助学金发放一般十月份就已经开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对学生的家庭结构、收入情况等自然信息了解太少。对学生贫困程度的认定,只能依靠学生阐述的家庭经济、自然情况及生源地所出具的贫困生证明材料。而这些材料的客观性、真实性、有效性,均无从验证。甚至一些诚信意识比较淡薄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非常困难,却会利用各种社会中的资源,争夺贫困名额。很多学生证明材料准备的充足齐全,以方便自己被认定为贫困生,但是一旦接受资助后就开始进行高消费,這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进行了扭曲,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项工作的开展。

(二)认定过程程序化,难以保证客观真实性

以我校为例,目前执行的认定工作流程都是按照学校、系部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并且能够实现多方参与,适当范围内公示的相关要求。表面上看很合乎操作规程,既符合规定又符合要求,并且还通过民主的渠道产生。但仔细分析,在此程序化的工作中很多环节存在漏洞,一些地方需要改进。例如,由学生生源地所出具的贫困生证明的可信程度有多高;贫困生所在地区生活标准的差异有多大;贫困生认定评议小组的认定意见的主观性有多少等,都缺乏客观真实性的保障。

(三)认定后续工作欠缺,缺乏对贫困生的监督指导

助学金发放后,有的同学并没有将这笔资助用在自己的学习中,而是用来丰富自己的私生活,甚至有的同学拿着助学金成绩却一塌糊涂。在评议过程中,辅导员曾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并希望对个别表现恶劣的学生取消其获得助学金资格。但因助学金主要是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对学生学习成绩及在校综合表现并没有做出明确要求,因此,申请更换名额比较困难。

三、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贫困生动态更新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平台

每次助学金发放之前,应由所在系部老师按照认定标准,结合一学期以来学生的综合表现、违纪情况、学业水平等再次审核学生资格。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应在数据库中做更改,保证数据库的动态更新。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学生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高校应同有关部门针对材料的复查进行联网,通过网络信息平台,验证贫困材料的真实性。

(二)注重贫困学生的在校行为考核

各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在校综合评定管理办法,并制定具体细则,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综合素质等各项都能找到具体的考核点,并通过累计分值作为学生一学期的评定结果。贫困生助学金是要帮助到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但更应该以一种激励的形式鼓励更多的同学勤奋进取,倡导同学们身贫志不贫,引导并塑造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典范,从而对更广大的同学们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

贫困生帮扶不仅要帮扶贫困生的生活困难,更要做好贫困生思想及精神上的引导。因此,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应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对个别贫困生心理负担较重的可以采取谈心谈话的方式帮助其疏导心结,鼓励并帮助其加入集体活动,在集体的环境下注重性格培养及自信心建立,保证高校育人工作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同时,注重保护贫困生的个人隐私,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不受外界干扰,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04).

[2]王斌,陈泉水.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黑河学院学报,2016(06):112~114.

作者简介:孙影(1982.12—),女,满族,辽宁本溪人,硕士,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资助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