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的关系探索

2018-05-14舒兴川

丝路视野 2018年2期

【摘要】根据三星堆文明演变进程可以了解到,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而言存在最大不同就在于其并非是通过不间断吸收优质文化而产生,而是在长期贸易合作过程中自然形成,其中南方丝绸之路是贸易交流来往主要途径之一,借助这条国际贸易运行线路三星堆在与众多物资进行交换时也会逐渐接触到其中蕴含的丰富青铜文化元素,进而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青铜文明。由此可以明确,南方丝绸之路就是三星堆青铜文化衍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对三星堆青铜文化和南方丝绸之路二者关系展开详细化阐述介绍。

【关键词】三星堆;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二者关系

基于我国历史探究发现,古蜀地区可以说是古代文明重要场所之一,而通过三星堆和青铜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结果却彻底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想法观点,开始认识到最初在先秦时期古蜀地区就已然出现一批青铜文化,即为三星堆文明,不仅将古蜀所独特拥有的文化模式和历史渊源真实呈现在人们面前,更在现今中国文明起源历史研究中占有至关重要地位,具有着鲜明文化特征,而南方丝绸之路作为古蜀文明文化向外传播宣扬基本途径之一,其中所包含的众多三星堆也是清楚凸显了其与古蜀文明二者的联系,真正体现出了古蜀文明在青铜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一、南方丝绸之路的簡要概述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由来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指的是以丝绸为主要贸易往来物品展开的一系列交通路线。基于中国角度来看,可具体讲其通往海外丝绸之路线路划分为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等,但在古蜀丝绸传递到国外西方主要途径便是南方丝绸之路,随后汉代时期在由北方丝绸之路向西方进行丝绸运送时也都以古蜀产地丝绸为主,而在草原丝绸之路传送时出现最早的丝绸也是古蜀出产,再加上丝绸之路运行期间所有运送货物中以丝绸最为珍贵,因而该交通线路被命名为丝绸之路,同时也是中国向世界各地出发交通线路的代名词。

总体来说,南方丝绸之路普遍以成都平原为首发站或起始地,之所以如此开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客观条件,著名学者苏秉琦曾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明确提到:“四川古文化无论是与汉中、关中还是江汉都有着密切关系,就中国与南亚关系来看,四川可以说处于龙头位置”,决定了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位置。同时南方丝绸之路作为国家重要通道,在其由四川出发后需分成三条道路分别前进,即为东路、中路及西路,借此形成庞大国际交通范围,将中国古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有效连接起来,并且借助南方丝绸之路将三星堆文明与青铜文化互相融合,进一步明确古蜀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二、南方丝绸之路运行中青铜文化的详细研究

南方丝绸之路最开始是由四川成都出发,途经四川西北、四川西南及云贵高原等众多领域,这一广阔范围不仅是南北民族迁徙要道,同时也是南北文化交流重要渠道之一,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南方丝绸之路运行沿线的众多文化内涵都开始纷纷进入到青铜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三星堆,其因具备自身鲜明文化内涵而在青铜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针对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区域展开详细描述。

(一)以四川盆地为主的古蜀文化区域

对于该区域青铜物品来说,其会随着时代演变而发生一定改变,殷商时期,古蜀文化区域主要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范围内,经过专业人士考古发现了三星堆遗址,挖掘出的青铜器更是极其丰富,如大小青铜立人、青铜人像、青铜面具、铜铃、铜鸟、玉器、金器及象牙等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而进入到春秋战国时期后,古蜀文化区域范围不断扩展,南起峨眉,北至四川绵阳,其中所发现的重大考古遗址有百花潭古蜀墓葬、新都马家乡古蜀大墓、商业街古蜀船棺等,进入到战国时期,四川西部蜀文化和四川东部巴文化彻底融为一体,被称为巴蜀文化,而在这一阶段的青铜器也发生也较大改变,开始由柳叶形剑、三角形援戈、弓形耳矛器形等共同组合而成。

(二)四川西北、西南及横断山区

这个文化区域涉及范围较广,且其中青铜器文化特征丰富,但仍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如青铜器中的山字格剑、曲柄剑、以鸡手杖为主的铜杖和铜杖首等,由于青铜器种类普遍较少、纹饰结构较为简单,能给人带来一种朴实性风格。该文化区域由北到南可划分四个范围,不同范围青铜器有着不同特点:第一,岷江上游河谷。该区域青铜文化重大考古发现包括营盘山、巴塘、茂县城关、石棺葬群及石墓群等,该区域与古蜀文化区之间距离不远,因而古蜀文化对其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二,安宁河谷。该范围青铜文化遗址具体分布在安宁河谷两侧大石墓之中,青铜器以山字格剑、束发器及发钗等为主,适当包含一些古蜀文化;第三,以盐源盆地为核心的三角形地带。该范围重大青铜考古发现有盐源盆地石盖墓、木淳墓及青铜器群等;第四,洱海区域。该范围重大青铜考古发现包括剑川海门口遗址、石棺墓及木淳墓等。

三、三星堆青铜文化和南方丝绸之路二者的关系

根据现阶段所拥有的相关历史资料发现,西南区域青铜文化大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战国末期西汉初期达到了鼎盛,而其文化内涵与古蜀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据资料信息显示,西南区域青铜文化中所包含的三星堆古蜀文化,在受到历史演变因素影响也产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借助对文化来源及传播途径综合性分析可实现三星堆青铜文化的良好继承创新。在此基础上可对西南地区青铜文化政治因素、社会结构及整合过程展开更深层次研究,进而发现战国时期巴蜀文化对青铜文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促使中国古代文明历史格局逐渐朝向多元化方向过渡。

基于调查显示可知,三星堆青铜文化可能对西南青铜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主要是青铜人物、青铜动物造型、金杖及铜杖等方面内容,并且其全部都是沿着南方丝绸之路途径开始传播宣扬,并且在传播期间与不同特色青铜文化产生强烈碰撞融合,对西南区域青铜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三星堆青铜与南方丝绸之路中所包含的青铜器相比较来说都具备单个青铜人物或是群体造型,如青铜立人、跪坐人,而滇文化中也包含单个跪坐或站立姿势青铜人物;三星堆所包含的群体人物造型包含神坛上的群神造型,而滇文化中也包含着群体人物造型,这是滇青铜器中最具代表特色之一。从古蜀文化角度来说,其大多使用鸟兽鱼虫等动物造型来进行青铜器结构装饰,如龙、虎、牛、鹿及鸡等,往往该种装饰文化被西南区域众多文化所广泛接受并继承发扬。

根据三星堆考古出土发现的华丽金杖可以明确古蜀文化也曾存在用杖习惯,其中金杖代表的是宗教神圣不可侵犯权力和世俗代表物品,而三星堆出土大多数杖都属于铜杖或是铜杖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古蜀文化用杖习惯在西南地区得到了很好继承;第二,用杖实际范围相较于古蜀文化有所扩大。由此可以了解到,古蜀青铜文化的传承发扬完全是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开展,这就代表着南方丝绸之路对古蜀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在此基础上南方丝绸之路还是西南区域众多青铜文化相互影响的主要载体,其中一些代表性青铜器在南方丝绸之路相继产生并沿线勾勒出了文化传播线路,如山字格剑,通常分布在南方丝绸之路西线沿线位置,由北到南涉及众多城市,如茂县、西昌、永胜、丽江、德钦、楚雄、大理及保山等;又如双圆饼首铜短剑也具体分布在茂县、宝兴、永胜及剑川等沿线位置,貫穿落实于昆明文化区,并且出土场所都处于南方丝绸之路零关道上。此外,还需注意一点就是具有中亚、西亚及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特色的众多独具风格青铜器也出现在南方丝绸之路上,如金杖、铜杖、金面具、双圆饼首铜短剑及曲柄铜剑等,这向人们凸显的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还拥有更加深远文化背景和重要历史信息,如以三星堆为核心的古蜀文化和南方丝绸之路运行期间所形成青铜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国西南区域青铜文化核心要素,而南方丝绸之路就是对西南区域各个青铜文化起到连接作用的基础载体,有利于实现各青铜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及整合,促使南方丝绸之路能够实现其存在的真正价值。

四、结束语

总之,三星堆重大考古发现和青铜文化的相关性研究可以说对南方丝绸之路交流发展起到了重要研究价值,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南方丝绸之路运行时期大致处于商代,甚至是更早就已出现,而经过对1980年出土的表面装饰海贝的小平底罐详细化研究发现,其实际年代在遗址二期文化较早,这也就代表着海贝输入到三星堆过程线路——南方丝绸之路也已经存在。由此可以确认,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1]于孟洲,吴超明.三星堆两座器物坑出土铜器的相关问题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02):26~31,37.

[2]黄锦树.三苗、蜀五王、三星堆特殊青铜器考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1):76~83.

[3]田长浒.剖析精绝美矣的青铜铸品分享三千年古蜀国的技艺精华——一段幽远神秘的三星堆文明[C].成都:,2014:1~8.

[4]李帅.试析滇西高原青铜文化中的鸡、马信仰——兼论“金马碧鸡”的起源[J].考古与文物,2015(04):65~69.

[5]胡玲,郑绍江.青铜文化在家具产品设计当中的再生性设计初探——以云南江川李家山青铜文化家具产品设计为例[J].美术大观,2016(02):118.

[6]陈虹.生态视域下青铜文化的审美价值实现——以铜陵市青铜文化建设为例[J].巢湖学院学报,2015,17(05):75~79.

[7]孙星,徐璐.浅谈“工作室制”下青铜文化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应用研究——以青铜礼器产品为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3):96~97,100.

[8]朱世学.从虎钮錞于和铜鼓看西南民族地区青铜文化的交流[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3):22~28.

作者简介:舒兴川(1981.11—),男,四川人,硕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环境空间艺术、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