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社区医务人员中医“治未病”认知现状及政策建议

2018-05-14吴金洋高飞郭建恩辛思源李静华张树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治未病医务人员中医

吴金洋 高飞 郭建恩 辛思源 李静华 张树峰

[摘要] 目的 調查研究河北省社区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概况,并提出合理化推进建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河北省内11个地级市随机抽取33个社区在岗的医务人员330名进行调研,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基本情况、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了解情况。结果 252名(77.78% )听说过中医“治未病”,听说途径主要是报刊书籍杂志(46.60%)、社区宣传(36.73%)和学术讲座(33.33%),63.27%的人认为开展中医“治未病”有意义,45.99%的人对中医“治未病”实施现状满意。“治未病”应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为养生保健(68.83%),危险因素干预(59.26%)和愈后保养(51.23%)。不同受教育程度、职称、专业、实施有意义认知情况和对现状满意情况的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熟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河北省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知晓率较高,但对于“治未病”现状满意度较低,不同情况的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熟知情况不同。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社区;医务人员;认知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a)-0168-03

Cognitive Status Quo and Suggestions on TCM Treatment of Diseases among Community Medical Workers in Hebei Province

WU Jin-yang, GAO Fei, GUO Jian-en, XIN Si-yuan, LI Jing-hua, ZHANG Shu-feng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Chengde, Hebei Province, 06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situation of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in Hebei Province on“treating the dise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f rationalization promot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330 medical workers in 33 communiti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1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for investigation. The contents were as follows: basic information of medical staffs, medical staffs Chinese medicine “cure disease”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Results 252 cases (77.78%) hear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e disease”, the main channels were books and periodicals (46.60%), community awareness (36.73%) and academic lectures (33.33%), 63.27% Chinese medicine "cure disease" makes sense, 45.99% of people are satisfi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medicine "cure disease" implementation. The main service items of "cure disease" should be health care (68.83%),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59.26%) and prognosis (51.2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5) between the familiarity of TCM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 professional title, implementation of meaningful cogni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status quo. Conclusion The awareness ra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 of disease” is relatively high among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in Hebei Province. However, there is a low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status quo of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the familiarity of "med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 by medical staff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s different.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ure disease”;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Cognitive status; Suggestions

该文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对社区在岗的医务人员330名进行调研,旨在通过对河北省社区医务人员“治未病”认知水平的调查研究,了解河北省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现状,从而为河北省中医“治未病”工程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河北省内的11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家,共计33家。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抽查机构负责人1人,医生5人,医务人员4人,共计330人。

1.2 调查方法

查阅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方法设计问卷,通过组织调查人员实地逐人走访填写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基本情况、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了解情况、社区医务人员对中医 “治未病”发展意见。

1.3 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330份,丢失0份,剔除不合格者6份,有效问卷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98.18%。

1.4 统计方法

运用 Epidata 3.1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逻辑检查,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324名社区医务人员中,男性106人(32.71%),女性218名(67.29%);年龄<29岁的有133人(41.04%),30~44的有124人(37.34%),45~59的有63人(19.44%);月收入<3 000元的有87人(26.86%),3 000~5 000元的有155人(47.84%),5 000~7 000的有76人(23.46%),7 000~9 000元的有5(1.54%)人,>9 000元的有1人(0.30%)。无职称或职称不详的有49人(15.24%),初级职称199人(61.06%),中级职称69人(21.38%),高级职称7人(2.32%);大专以下学历98人(30.18%),大专学历168人(51.85),本科学历54人(16.81%),硕士及以上学历4人(1.16%);中医专业23人(6.97%),中西医专业14人(4.32%),临床医学专业140人(43.20%),护理学专业103人(31.91%),其他专业44人(13.60%);农业户籍48人(14.8%),非农业户籍276人(85.2%)。

2.2 社区医务人员對中医“治未病”认知现状

324名社区医务人员中,252名(77.78% )听说过中医“治未病”,听说途径主要是报刊书籍杂(46.60%)志、社区宣传(36.73%)和学术讲座(33.33%),73.46%的人认为开展中医“治未病”有意义,45.99%的人对中医“治未病”实施现状满意。“治未病”应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为养生保健(68.83%),危险因素干预(59.26%)和愈后保养(51.23%)。见表1。

2.3 不同情况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熟知情况比较

不同受教育程度、职称、专业、实施有意义认知情况和对现状满意情况的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熟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指出,到2020年末,我国应创建一批中医“治未病”方法和技术,建立起中医“治未病”服务标准和规范,完善中医“治未病”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为推进区域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中医“治未病”的整体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服务需求[1-2]。

3.1 继续加大中医“治未病”宣传力度,提高认知度和认可度

尽管我省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知晓率为77.78%,但低于上海市的85.90%,说明该省治未病知晓率有待提高[3]。获悉方式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养生讲座、社区活动及电视广播等。不同职称社区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的了解情况不同。可见随着国家对“治未病”知识的推进,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性,不了解中医“治未病”的医务人员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和相关讲座等来丰富有关知识。未来应加强的是对职称较低社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从而扩展其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3.2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植,大力支持社区“治未病”项目发展

研究发现,制约中医“治未病”开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政策、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方面[4]。可见,在经济和政策两方面还需要国家加大对中医 “治未病”工程发展投入力度。要建立中医“治未病”长效投入机制[5],提供与其中心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为高效开展“治未病”服务工作打好基础。此外,有必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诊疗项目、中医药品种和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为“治未病”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早日将“治未病”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3.3 建立健全“治未病”服务项目及服务机制,提高“治未病”服务满意度

调查发现,上海市社区医务人员认为致使居民不去中医“治未病”的最重要原因是服务内容设置不合理,其次是技术水平、设备条件、支付方式等[4]。由此可见,“治未病”开展的主要方向是既要开发出符合大众需要的“治未病”项目,使“治未病”服务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对实施条件的完善等,才能具备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才能拓展市场覆盖范围,并获得最大效益。广东省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多部门协调,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5]。所以,创新服务机制也是保持治未病健康长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治未病”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其健康发展也需建立适宜的服务机制,所以建立健全“治未病”工程体系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各地政府不断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为构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姜宏.长宁区社区人群对中医治未病的需求现状和服务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 魏敏.《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发布治未病服务有了科技创新路线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5):F0003-F0003.

[3] 郭丽君,鲍勇,戴红勤,等.上海市社区医务人员中医“治未病”认知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213-1217.

[4] 郭丽君,鲍勇,孙炜,等.社区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政策的认知情况及发展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34-41.

[5] 许仕杰,黄纯美,陈建南,等.广东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 15(4):787-789.

(收稿日期:2017-12-10)

猜你喜欢

治未病医务人员中医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