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生毕业论文中常见统计错误分析

2018-05-14李欣璐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护生统计学错误

李欣璐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生毕业论文中统计学方面的常见错误。方法 结合实例辨析不恰当做法的原因,并提出正确的使用方法。结果 用该文提出的办法可避免所犯统计错误。结论 向护生普及初、中级统计学知识是护理科研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护生;统计学;错误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c)-0114-02

随着护理学一级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论文作者意识到了医学统计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1],结果部分能否选择恰当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影响护理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笔者在指导护生论文的实践中, 发现多数护生对于计量资料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盲目套用χ2检验,没有依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护理论文由于缺乏基本的统计概念和选用不当的分析方法,造成文稿质量的降低,或者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失去了应用价值实属可惜。本文通过对既往实例进行梳理,对护生撰稿中常见的计量和计数类统计错误分析如下,以供护生撰稿时重视。

1 计量资料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计量资料而言,护理研究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分析类型有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配对设计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比较[3]。在根据分析需求区分统计分析类型的基础上,还需要检查计量资料是否已经满足参数检验的对应条件,如不满足则需要使用非参数检验。

1.1 配对设计资料误用成组t检验处理

探讨音乐疗法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某研究用成组t检验对音乐疗法前和音乐疗法后对妊高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比较。

辨析与释疑

针对该研究的统计设计和分析需求,用成组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是不适合的。同一个研究对象音乐疗法前后焦虑与抑郁评价计量结果的比较,前后两次的资料具有相关性,它不满足成组t检验对资料独立性的要求。

该案例属于配对设计分析的范畴,在护理研究中,比较多见的配对设计是同一护理对象接受某种护理干预前、后效果差异的比较,对于配对设计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在前、后兩次测量差值服从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将差值的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0进行统计学比较。

1.2 多组独立样本比较误用多次t检验处理

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第一学历的护士幸福感得分差异性,护生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别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学历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依据均分得出“护士学历越高,幸福感越高”的不当结论。

辨析与释疑:该资料的统计分析类型是比较多见的多组独立样本资料的比较,分析顺序一般是满足方差分析条件的基础上,先将多组数据总体进行比较,若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且仅能够说明总体有差异,然后需要再进一步进行不同学历间的两两比较[3]。故而,原护生直接采用F检验就得出两两之间大小关系的结论是不妥当的。

数据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第一学历层次的护士幸福感得分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欲得出进一步两两间的差别需要进行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多重比较有如下两种类型[3]:①多个均数的两两比较,常用方法有LSD法、SNK法、Bonferroni法等;②多个组与某一个组的比较,常用方法有Dunnett-t法检验等。此外,该例两两比较中还容易发生直接使用多次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的错误,这会增加犯Ⅰ类错误的概率。应该使用上述调整检验水准或者统计量的两两比较方法。

1.3 误用t检验处理重复测量资料

某研究为了研究放松训练干预对术前患者焦虑情况的效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疗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焦虑评分的差异。经过多次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时间焦虑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次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 d、术后3 d、出院时焦虑评分均较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辨析与释疑:护生没有正确判断统计分析类型就直接套用t检验是不妥当的。该研究对象术前、后多次测量的数据之间往往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不满足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性的前提条件,这类设计中同一研究对象先后重复地施加不同的实验处理,或在不同场合和时间点被测量至少两次的情况,多个资料间彼此并不独立,因而不能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需要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多元方差分析。

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是出于研究需要对同一观察单位进行观察测量,这样获得的资料成为重复测量资料[4]。重复测量资料在护理研究中比较多见,分析前需要对重复测量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球形假设检验判断,球形假设是个风向标,如果资料服从球形假设(P>0.05),则说明各次重复测量的结果实际上是无关联的,测量数据符合Huynh-Feldt条件,可以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处理;若不服从球形假设(P<0.05),则需要用重测测量方差分析,或者将时间作为一个因素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2 计数资料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护理论文中常见的问题有如下两种:①不考虑χ2检验的适用条件,该用校正的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时,一律盲目套用χ2检验。②有序的行×列表时,误用χ2检验代替Spearman秩相关分析。

2.1 资料不满足χ2检验的前提

某肿瘤科探讨某干预方法患者对护士满意率的比较,对照组的满意率高于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辨析与释疑:护生没有判断χ2检验的前提条件,就直接采用χ2检验是不妥当的。本例中有50%的单元格理论频数小于5,最小理论频数是3.90,应该用校正的χ2检验,两种消毒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检验的应用有一定的适用条件,要求定性资料的样本数n≥40且理论频数T≥5。若n≥40且有1≤T<5时应采用校正的χ2检验或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若n<40或T<1时则应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5]。

2.2 等级资料比较误用χ2检验

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比较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咳嗽症状控制情况的疗效差别,结果显示观察组控制情况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辨析与释疑:该研究中结果变量(控制情况)是有序多分类变量。对这一类资料,若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兩组患者咳嗽症状控制情况的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尚不能得出两组护理干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对于上述对该类资料的分析需求,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应是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6]。此外,常有护生为比较两组在每个治疗效果分类上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将原始资料拆分成多个四格表,分別进行多次χ2检验,但未对检验水准进行校正,增加了犯Ⅰ类错误的概率。

3 讨论

提高护生科研论文的统计学质量任重而道远,其实,以上列举的只是护生论文中最常见的一些统计学问题和错误,在护理论文中,还有其他很多更专业的统计学错误,要求护生和临床指导老师都能全部掌握这些知识过于困难,而以上归纳的几点问题,却是大部分护生和指导老师通过简单的统计学习就可以掌握,在写作过程可以尽量避免的一些低级错误。面对当前护生论文中统计堪忧的状况,向护生普及初、中级统计学知识是护理科研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后小组学习与讨论的方式,结合临床案例开展次数不限的统计分析小作业,强化教室大课堂理论教学效果。此外,在护生见习或临床实习阶段,建立学校-临床双导师制度,鼓励护生配合临床指导导师参与临床科研中,通过实践来提高科研意识和强化统计理论知识,为今后更严谨和科学地参与护理科研做铺垫,这对于提高护生的科研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屈欢,姜桂春,董雯.护理学科发展及人力资源现状调研分析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8):1086-1091.

[2] 安胜利,郭萃.《护理学报》作者所投论文常见统计学方法误用分析[J].护理学报,2013(1):8-11.

[3] 曾智,陈雯,凌莉.常见医学论文统计学问题及释疑(一):定量资料分析中存在的问题[J].器官移植,2013,4(5):304-306.

[4] 张文彤,董伟.高等学校教材: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3.

[5] 罗承丽,冷怀明,李海鸥,等.临床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及对策[J].编辑学报,2009,21(5):407-409.

[6] 刘明华,张晋昕.Ridit分析与秩和检验在等级资料处理时的关系[J].循证医学,2010,10(5):282-285.

(收稿日期:2018-03-24)

猜你喜欢

护生统计学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护理人文修养课程在培养护生中的作用
关于高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怒”与“努”
“浮”字等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