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教学的思考

2018-05-14闫婷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思考教学

闫婷婷

[摘要]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具有病种繁多、疾病知识涉及广等特点,为了保证日后医疗质量,还需加强教学工作,通过媒体教学、PBL教学法、比较法教学,均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提高学生发掘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 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c)-0136-02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均存在改变,进而导致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呈上升趋势,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甲亢等疾病发生率均逐渐上升,无论从病理学科角度出发还是生理学科角度出发,全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存在密切关系[1],为了让患者体验到优质的服务,还需加强教学工作。在临床教学实践中,一方面需在教学途中促使教师不断发现新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教”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需促使学生了解到内分泌学科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2]。而该文旨在探索关于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教学模式及教学目标,报道如下。

1 注重基础理论学习

内分泌系统内容较多,且与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交接,若不从全面性发展、学习,可导致理论知识较差,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将基本概念说透、說清,利于学生了解后期知识。随着对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的深入研究,可发现内分泌系统主要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其不仅可在体液代谢物质和内分泌腺中发现,还可存在于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讲解、教学过程中,需详细解释清楚,让学生明白初步形成体系,从而利于了解后期靶腺肌病[3]。

注重实践和理论结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专业医生,还需加强临床实践教育,比如在学习理论知识途中,通过情景再现模式,让患者了解疾病临床表现和相关知识,且在表演完后,对重点、难点、常见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及时给出准确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日常查房过程中,还需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促使其能够实现从学生到医师的角色转换,提高其对疾病的了解度[4]。

2 各项教学模式

2.1 多媒体教学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教学开始结合多媒体教学,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各自优势[5]。在内分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对该疾病有个生动、形象、丰富的认识,且通过录像、动画、图片等形式,能够更加促使学生记忆,弥补传统教学的形象不够直观、可视化差等不足之处[6]。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在讲解内分泌性疾病时,常需要较多时间讲述负反馈和正反馈,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相关知识,从而弥补传统教学不足之处,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学资料刻在光盘内,发放于每位学生,利于其在课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教学时间[7]。

2.2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主要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的一项教学方法,属于问题中心教学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此类教学方法的主要方式为:①带教老师需定期组织小组讨论会,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讨论、交流、分析,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通过自学模式获取知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8];②向学生发放目前临床真实案件病例,且鼓励学生自我分析,并告知其可通过多方式、多途径进行资料收集[9];③对学生进行随机化分组,且促使学生能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确保问题的形成,根据各组的总结、归纳、分析情况,由带教老师针对疑点、难点进行回答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记忆力。PBL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将其灵活贯穿于实践当中,从而强化学生对讨论内容和自学内容的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同时PBL教学法还能够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10]。

2.3 比较法教学

比较法是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完成鉴别和对比的,由于内分泌疾病存在复杂性、种类繁多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性,同时从功能角度分析,内分泌腺体疾病可分为功能减退和功能亢进,其中功能减退又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从疾病的治疗方法、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因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随后对继发性和原发性;I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肾上腺素功能减退和亢进等临床特征对比性进行教学,促使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对于难点之处,需多次讲解,主要抓住疾病的特点和对比性,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1-12]。

3 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

循证医学核心思想在于临床医师对患者治疗决策和诊断,是一种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能够通过结合患者选择、临床经验、最佳研究证据,更加慎重、认真地选择科学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循证医学教育已提出改变,早期主要通过注重惯性临床思维方式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强化,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但近年来,随着不断的改进,临床学者发现通过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培养,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13]。

4 小结

随着人们对医学越来越重视,对疾病认识的增加,医学生逐渐上升,为了保证日后的医学质量,还需加强教学工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重视科室之间的信息流通和相互合作,通过利用临床有限资源和介绍交流典型案例,促使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对于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患者,需通过介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疾病,让学生更加明白此类疾病的特征。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还需注意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树立责任感,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专业知识,还需传授其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利于后期医疗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黎,吴石白,李立柱,等.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临床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5,41(12):46-48.

[2] 胡炯宇,陈兵.循证医学与PBL教学结合在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6,45(35):5028-5029.

[3] 郑龙轶,陈榕,徐晓璐,等.JiTT教学法在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0):47-49.

[4] 刘云涛,简磊.科学的生理学记忆与PBL教学相结合在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16(25):33-34.

[5] 韩峻峰.PBL教学在内分泌代谢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9):36-38.

[6] 王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教学中情境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7):176-177.

[7] Hug SA,Riond, B ,Schwarzwald, CC,et al.Evaluation of a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compared with an in-house standard laboratory assay and a handheld point-of-care glucometer in critically ill neonatal foals[J].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2013,23(4):408-415.

[8] 张振,张素素,陈容平,等.基于课程整合为导向的PBL教学在新陈代谢与内分泌模块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6(12):119-120.

[9] 董鹏,张春虹,王俊宏,等.改良案例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3):342-344.

[10] 李明,赵青松,杜丽莉,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与代谢病教学中的推广意义[J].卫生职业教育,2015, 15(11):52-53,54.

[11] 周莉.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内分泌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2):255-256.

[12] Ding Y,Peng M,Zhang T,et al.Quantification of conjugated metabolites of drugs in biological matrices after the hydrolysis with β-glucuronidase and sufatase: A review of bio-analytical methods[J].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Research in Chromatographic Method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Biosciences,2013,27(10):1280-1295.

[13] 曾惠娴,杨力,张振,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内分泌与代谢病课程整合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1):75-79.

(收稿日期:2018-03-20)

猜你喜欢

思考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