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及提升分析

2018-05-14高雁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眼科护理管理

高雁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眼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眼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开展的常规管理(n=70),而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观察组(n=80),对比分析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形势下,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运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眼科;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c)-005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眼科作为医院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患者病情比较特殊,具有并发症多、风险高等特点,对护理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容易发生不良事件,诱发护患纠纷,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持续质量改进主要指的是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2]。因此,该文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0例探讨了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运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的常规管理为对照组(n=70),而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观察组(n=80)。观察组年龄14~68岁,平均(40.5±16.3)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對照组年龄15~69岁,平均(40.6±16.4)岁,其中女性29例、男性4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①建立质量管理组织。实施三级护理管理体制,即护理部主任—护理督导—病区护士长,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和岗位职责,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和护理目标质量保证模式,护理督导根据医院的各项护理标准,在监督和指导护理工作时,采用终末评价+过程评价+基础质量评价的方法,并且每3个月全面考察1次,对护理中存在的高危的、频发的、危险的问题,要及时发现,认真落实持续质量改进工作;②明确质量问题。根据当前医院护理工作的内容和流程,评估护理质量改进的关键环节,包括高成本、有问题倾向性、高频率以及高成本的工作,比如用药差错、压疮、给药、输血、给药、静脉外渗以及院内感染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同时,定期组织科室质控管理小组会议或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议,认真探讨存在的问题,对原因进行分析,对改进目标进行设立,对改进措施和方案进行制定;③完善相关制度。在进行质量控制时,标准作为比较重要的一个基础和依据,想要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就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和制度,评价和分析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过程预控能力”。同时,在专项护理质量控制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使护理质量控制从传统的终末质量控制转变为环节质量控制,在进行全程动态质量管理时,质量标准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和基础,随着持续质量不断改进,对标准进行完善,从而落实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④完善工作过程。与其他护理操作相比,眼科护理操作具有较高的精细程度和难度,并且具有较高的风险,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出现不良事件,影响患者预后,所以加强过程控制尤为重要。在开展相关护理操作前,应该准确评估患者状况,因为一些护理操作的风险较高,为了预防不良事件,应该制定和完善预防风险措施,比如在对眼角膜异物进行剔除时,要详细掌握患者是否对使用药物过敏、操作环境是否合适、异物的异常情况以及性质等,根据眼部是否排出分泌物、是否出现刺激症状以及患者情况等,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⑤加强护理培训。转变传统单一培训模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学习和培训,将以技术操作为主的培训内容转变为全面的操作技术相关知识,包括适应证、操作类型、新的知识、优质以及弊端等,确保护理人员对各项操作的应用注意事项和技巧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要培养护理人员独立思考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鼓励人员遇到问题时主动提出,并且运用小组讨论的模式,由组员先提出解决措施,培训人员再进行补充和总结,并且每次培训结束后,可以留下几个问题,让护理人员自行讨论,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以下指标:①运用《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及检查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包括4个方面内容,分别是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分级、基础护理以及消毒隔离,每个项目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②运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80分,满意为60~80分,不满意为<60分[3]。

1.4 统计方法

该次数据采用SPSS 12.5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x±s)表示,及[n(%)]表示,行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的满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在现代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作为一个核心和精髓,是科学的一种管理方式,重视环节的质量控制和过程的管理,具有全程化、科学化、持续性以及标准化的特点[4]。有研究发现,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以及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能够使护士和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增强,加强全方位管理、环节管理以及过程管理,在各项护理工作中落实质量标准,从而有效控制薄弱环节[5]。该次研究发现,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护理差错,预防护患纠纷;②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学习和培训,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③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使护理文件的质量提高,使护士的法律意识增强,有助于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6-7];④不断完善护理制度和体系,使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巩固改进的成果和质量;⑤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眼科整体管理水平[8]。

综上所述,在眼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一方面还能增强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康彦霞.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5):132.

[2] 张小英.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8):245,247.

[3] 季金华.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12下旬刊):175-177.

[4] 孙宏.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06-107.

[5] 王宝英,王丽.持续质量改进在耳鼻喉、口腔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1):92-93.

[6] 王秀丽.持续质量改进系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3,18(9):223-224.

[7] DUV Sonar,DMV Ingle,DMR Koichade,et al.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rochanteric fixation nailing and cemented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osteoporotic intertrochanteric neck femur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J].Iosr Journal of Dental & Medical Sciences,2016,13(6):31-40.

[8] 纪美娥,张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3中旬刊):172-175.

(收稿日期:2018-03-22)

猜你喜欢

眼科护理管理
提升眼科机械清洗合格率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探究
刚做完眼科手术别坐飞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几种中药制剂在眼科的应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