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抗菌药物药事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2018-05-14张晓晴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张晓晴

[摘要]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频频发生,不仅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了医疗事业持续稳定发展。该文针对现今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做出个人分析,并阐述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同时根据国家相关药事管理规定和相关政策,提出从不同角度加强抗菌药物药事管理,弥补国家卫生事业保障能力的不足,从而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 抗菌药物;药事管理;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c)-0016-03

抗菌药物种类繁多,根据临床应用的具体特点和药性被划分为多种,用药的剂量也所有不一,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药师依据相关药品管理规定合理指导用药[1]。由于我国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缺少用药指导意识,监管力度薄弱,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会增长细菌耐药性,增加药源性疾病,导致医药资源在应用过程中缺乏合理性。此外,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会增加患者治疗费用,成为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对患者的治疗存在了用药安全隐患。为维护患者医疗合法权益,保护患者身体健康,应结合相关药事管理规定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整改措施,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保证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减轻国家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健全了药物药事管理体系,体现了药物合理应用的重大意义。

1 浅谈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所谓合理用药就是相关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症和需要,制定适合患者的用药计划,保证患者用药剂量和用药疗程的合理性。合理用药主要体现以下3个特征,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既形成了合理用药体系,也是合理用药重要性的特征表现。

1.1 安全性

医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为患者选取适合的抗菌药物,要保证用药过程中,风险最小、效果最佳的特点。但在用药中、医师会对患者讲解药品的基本常识,让患者对药物性能和剂量说明,有着一定认识,并权衡药物的利与弊,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药物观念,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存在心理准备。不仅体现了用药的合理,也是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认识。因此,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最基本的前提。

1.2 有效性

在临床中部分疾病因医疗水平的局限性,用药不能达到治疗的根本目的[2]。但是在临床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减轻和缓解患者病情,因此,需要患者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有着正确的治疗意识,也是合理用药有效性的体现。

1.3 经济型

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患者在国家医疗政策的号召下,降低“社保”和治疗的经济支出成为患者最真实的夙愿。因此,合理用药的推行保证了患者尽可能用最低的经济成本,换取最大的治疗效益,节约了国家医疗资源同时,也维护了患者经济利益。

2 抗菌药物药事管理现状

2.1 不合理用药

2.1.1 医护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医疗机构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缺乏责任心,服务意识淡薄。对于患者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未予以相关的指导和讲解,造成部分患者未能正确按照药师的规定用药,影响治疗效果[3]。同时,现今医护人员缺乏学习的热情,对药物与药物治疗的最新信息缺乏了解,许多药物成分和剂量随着医学发展存在变化,药性也有所更新。而医护人员未能进行专业性的学习,对药物的药性和药理缺乏了解,也就导致用药的不合理,也就未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有的药师和医师也会对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误区,会认为贵的药物、新的药物是最佳的治疗药物,未对其药性进行具体分析,丧失了对症下药的原则。

2.1.2 患者缺乏用药意识 患者在患病期间心理和情绪受疾病困扰极易焦虑、烦躁,对医师的用药安排存在着质疑想法[4]。例如,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临床需要会采用治疗效果最佳的药物,而部分药物属于甲类用药,未在医保范围内。患者会对医护人员的用药方案进行怀疑,认为医护人员为谋取更多利益,私自进行处方药品安全,拒绝用药,甚至不积极配合治疗。患者会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成为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

2.2 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疗机构中對药物药事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可控制空间,导致许多医师在开处方药时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医学伦理学、医德医风建设是最基本的原则,不应将经济利益最为根本出发点。部分医疗机构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设立经济奖励制度,“鼓励”医师在开处方药时,以利益最多的药物作为患者用药首选。与此同时,许多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为提高各自的药品销量,提升经济效益,对医师和相关医护工作者提出诱惑条件。例如,在医疗机构中实行“回扣政策”,医护工作者在金钱诱惑下,为患者推销药品。这类药物为科室或个人带来经济效益,但对患者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然而,这些都是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有损医德。

2.3 抗菌药物应用缺乏明确性

抗菌药物已成为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在具体应用中常常没有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合理用药,无论任何疾病都会予以抗菌药物的介入[5]。例如,部分门诊或急诊出现发热症状,医师未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探究,就对其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而抗菌药物主要是针对因细菌性引起的疾病所应用的药物,患者即使出现发热也极易因其他原因产生,未查明患者病因而断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悖于合理用药的原则。与此同时,抗菌药物应用缺乏明确性还体现在病原检查方面。抗菌药物的应用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如非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予以抗菌药物应用,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任何改善。为确诊患者病情,应对患者进行细菌标本采集,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对其分析病因。但许多医疗缺乏原微生物检测,无法对患者病因确诊,盲目地应用抗菌性药物,极有可能造成院内感染引发其他疾病,增添患者身心痛苦。

2.4 抗菌药物在预防用药中过度应用

预防则为对患者即将发生的疾病做好防治措施,在药物应用中可不予以抗菌药物。同时,预防用药中应用抗菌药物也是有严格限制和标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预防用药不可超过48 h,并根据患者的手术和治疗后,患者切口大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予以不同剂量的抗菌药物。然而,临床上普遍存在从患者开始手术直至患者康复都一直应用抗菌药物,长时间的使用不仅让患者产生耐药性,在预防用药中应用抗菌药物也未达到抗菌药物的作用。此外,在预防用药中过度应用抗菌药物也会引发适得其反的结果,患者会因耐药菌性出现感染。

3 加强抗菌药物药事管理研究方法

3.1 提高医疗队伍专业知识水平

医师可结合该单位的抗菌药物情况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用药中存在的不足做出总结。同时对现今抗菌药物最新药性和药理学习,形成一套自我的用药方案。例如,头孢类抗菌药物随着医疗水平的发达分为2代、3代、4代,虽然均为头孢类的抗菌药物,但在药性和成分上存在不同,治疗效果也有所不一样。医师应结合其药理和患者的病情对其分析,并对症下药,以保证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为加强抗菌药物药事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可以在医疗机构中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建立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间临床用药的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干预体制,以提高医疗队伍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完善用药方案。

3.2 树立“以人为本”的用药理念

国家号召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因此在医疗机构中也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疗、用药理念。医师、药师和医护工作者应站在患者角度出发,多为患者考虑,充分发挥合理用药的重要性[6]。在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经济状况和治疗效果等为患者应用适合患者的抗菌药物,既体现了合理用药的特征,也改善了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

3.3 加强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教育

患者为合理用药的最终受益者,临床上许多患者对抗菌药物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质疑。或者抵触抗菌药物的应用,又或者对抗菌药物存在依从性,这些都是导致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因此,为提高治疗效果,医师在为患者安排用药前,应对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及抗菌药物的用药宣传,让患者对抗菌的利与弊进行了解。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医师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予以抗菌药物,有效保证了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杜绝了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发生,也提高了患者治疗配合度。

3.4 健全药物药事管理机制

①药师可对医护工作者定期组织抗菌药物的培训、学习,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让医护工作者配合医师的用药方案;②医师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对所有抗菌药物的剂量、方法、途径、药物治疗监测及药物动力学参数等全面了解,但为了提高用药合理性和治疗效果,药师可根据医师治疗方案的需求,给予医生用药指导和建议,帮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③为健全药物药事管理机制,可对因不良反应引发的用药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药师要组织医护人员对存在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以报告的形式记录,并总结和反馈,药师结合抗菌药物的药理和医护工作者的报告,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因素归纳分析,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7]。

3.5 形成抗菌药物药事管理监督体系

为加强抗菌药物药事管理,从而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部门应成立监督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卫生部门工作人员、药师和医师组成。定期对药物选择、配伍、剂量、给药途径和方法等予以合理化建议,并对平日用药中存在的错误及时反馈给医师,并帮助纠正和指导用药方法,保证了抗菌药物合理化应用同时,也可增加用药的透明度,提高相关医护工作人员的自我监督意识。

3.6 学习政策法规,提高抗菌药物药事管理意识

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医师和药师用药的合理性,我国近几年相继颁布了3个法规性文件,作为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导和行动指南。分别为2002年1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004年8月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2004年8月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这3个法规性文件颁布的宗旨是规范处方管理和医师处方,药师调剂行为,提高处方质量,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医疗机构应以以上法规性文件作为用药指导,严格规范自我行为,加强抗菌药物药事管理,结合本职工作规范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和医师药物治疗行为。并组织该单位的医护工作者进行讨论和学习,提高医护工作者整体医德和综合水平,充分发挥医护工作人员在合理用药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处方质量与药物治疗水平。在用药过程中体现出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4 结语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不断改革和创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备受重视。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加强抗菌药物药事管理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杜绝抗菌药物滥用情况发生,医护工作者及药师要转變自我工作思路。积极响应国家相应法规性文件,充分发挥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完善该单位抗菌药物药事管理体系[8]。与此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积极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医师和药师对抗菌药物的全面认识和了解。规范医护工作者的用药行为,建立临床用药干预体系,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部桃.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12059-12060.

[2] 陈芃,黄培良.加强抗菌药物药事管理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医疗前沿,2013,8(8):118,70.

[3] 陆陪.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策略与基层医院临床药事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157-158.

[4] 任正,李茜,顾中盛,等.江苏省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在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17,28(34):4771-4775.

[5] 孙超.某院多部门协同合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1):153-155.

[6] 赵电红.以医院评审为契机,自评自建促进口腔专科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口腔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北京: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药学专业委员会,2017:8.

[7] 孔令波.医院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现状及应对思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176-177.

[8] 李霞,孙永健.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1020-11021.

(收稿日期:2018-03-25)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