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赵吉波张晨昕房艳宇陈晶刘宏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神经内科

赵吉波 张晨昕 房艳宇 陈晶 刘宏斌

[摘要] 目的 探究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3年入学的神经内科学生中选取5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PBL方法与传统LBL模式进行教学,分析对比2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采取PBL模式进行教学的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89.6±3.6)分与临床实践技能成绩(81.6+5.0)分均高于采取传统LBL模式教学的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学能力与基础知识掌握两项目中2种教学方法的影响差别不大,但就学生学习兴趣、知识扩展、临床实技3个方面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优于传统带教模式教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与传统LBL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提高神经内科学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PBL;神经内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a)-0100-02

神经内科是一门知识面涵盖较广的二级学科,教学中的林仑知识和关联知识较多,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各种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是神经内科教学的根本目标[1]。现阶段在神经内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有很多,其中LBL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模式是较为典型的2种教学方法[2]。2种教学方法有本质上的不同,LBL教学模式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中心构建的传统教授式的教学方法,而PBL教学模式则是以问题为中心构建的以问题为指导、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3]。为了探究不同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该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具有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与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细致的检索与分析。检索关键词:以传统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法(L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神经内科或神经科。

数据提取方法:①阅读目前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对与PBL教学模式和LBL教学模式无关的文献信息进行剔除,从剩余文献资料中提取与该课题研究具有关联性的文内容数据。②检索关键字词,优先利用文中明确写出P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的资料数据。

1.2 实践方法

从2013年入学的神经内科学生中选取50名参与该组研究,于入科前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情况、实践技能情况做初步掌握。将50名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5名,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采取LBL模式教学,观察组学生采取PBL模式教学。同时对A组、B组学生再进行小组划分,5名一组,共计10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一小组由一名具备资质的医师负责。

LBL组:常规带教模式进行教学,先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再将事先整理好的病例资料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准备发言,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全部一次性完成。实验历时一学期。最后对学生进问卷调查和试卷考核。

PBL组:先给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病例资料,让学生回去准备,下次课进行讨论分析,每位学生当场都要发言,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全部一次性完成。实验历时一学期。最后对学生进问卷调查和试卷考核。

同时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教师问卷的主要内容:更喜欢哪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更容易与学生交流、教学效果更好、较少地偏离主题、哪种方法有利于讨论等。系统地分析2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优劣势。

1.3 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授课后,给参与此次教学研究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主要收集學生对2种不同授课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如是否喜欢该种授课方式、是否有利于讨论、是否能够锻炼自身临床技能等。

②试卷评测:试卷评测为闭卷考试,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神经内科诊断思维情况等。

③面试考评:面试采取错位交叉的形式进行,即A组医师负责B组学生的面试考评,B组医师负责A组学生的面试考评,主要考评内容为学生的临床反应能力、临床实技、病例分析能力等。

④系统分析:采取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同时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95%可信限,综合描述不同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效果差异。

1.4 统计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例数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系统性检索网络数据库后,共获取318篇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层级分选和关键词排查后经人工排查,共计8篇符合要求并与该课题有较强关联性的文献资料。

2.2 两组学生综合考评成绩分析

采取PBL模式进行教学的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89.6±3.6)分与实践技能成绩(81.6+5.0)分以及病例分析能力(87.4±2.3)分均高于采取传统LBL模式教学的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学能力与基础知识掌握两项目中两种教学方法的影响差别不大,但就学生学习兴趣、知识扩展、临床实技3个方面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优于传统带教模式教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代医学教育的目标一定需要落实到临床实践中,这意味着医学见习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要以临床应用为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在神经内科教学中要注意到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多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和临床实技[4]。这不仅仅是神经内科教学的关键,更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神经内科临床医学发展的关键。因此提高神经内科教学质量是每个讲师的责任。应当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促进我国神经内科临床发展的有效途径[5]。

在该组研究中,通过对50名学生的分组教学和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有LBL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虽然2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LBL重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特性有关,但PBL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技能更加优秀,这是LBL模式下神经内科实践教学达不到的结果。而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技能是适应现代医疗的高素质人才的必备要素,因此可以认为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教学效果更高、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技能。

[参考文献]

[1] 张红英.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意义分析与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34-36.

[2] 刘晓林,陈育华,谢静.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76-1778.

[3] 齐亚灵,陈立强,杨利敏.W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95-96.

[4] 卫飞,龚自力,廖小英.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3):200-203.

[5] 童燕娜,肖淑英,段洪连.微信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15):110-111.

(收稿日期:2017-12-10)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民族院校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叙事医学在耳鼻咽喉科LBL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