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人均卫生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2018-05-14马蛸婷汤榕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马蛸婷 汤榕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人均卫生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该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陕西省2007—2014年人均卫生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济、人口、医疗费用为主要影响因素,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次要影响因素,政府卫生投入与人均卫生费用成负相关关系。结论 为控制卫生费用不合理增长,建议政府加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推动分级诊疗实施;加大卫生投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关键词] 主成分回归;人均卫生费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a)-0033-04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 in Shaanxi Province

MA Xiao-ting, TANG Ro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 in Shaanxi Provinc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in Shaanxi Province. Method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4. Results Economic, population and medical expenses were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the proportion of personal health expenditure and consumer price index were the secondary factors, and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health expenditure and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 Conclusion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unreasonable increase of health expen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residents; expand the coverage of medical insurance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ded medical treatment;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health and rationally allocate medical resources.

[Key words] Main component regression; Per capita health costs; Influencing factors

健康和衛生与民生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任务,而中西部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服务能力与全国水平相比较低,因此如何提高中西部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非凡。而人均卫生费用又是消除人口增长因素对卫生总费用的绝对值的影响[1],是评价卫生总费用公平性的重要指标。因此,该文旨在通过分析陕西省人均卫生费用的影响因素,控制卫生费用不合理增长因素,从而为减轻居民就医经济负担以及该省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该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2014年《陕西省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省卫计委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返回的卫生总费用核算数据。

1.2 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的方法确定该研究中关于人均卫生费用的影响因素;并利用Excel整理相关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选中指标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以人均卫生费用作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指标确定

通过文献复习,该研究选取的指标为:人均GDP(X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人口总数(X3)、政府卫生支出占的比例(X4)、个人卫生费用支出比例(X5)、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X6)、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X7)。

2.2 KMO和Bartletts检验

通过对该研究确定的7个解释变量进行KOM和Bartlett数据检验,测出其KMO值为0.78,大于0.50,Bartletts球形检验得出P=0.00,结合两项检验结果,说明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强,分析效果较好,且数据来自正态分布,符合分析条件,表明原变量较适合主成分分析,见表1。

2.3 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值

相关数据可得人均卫生费用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及特征值,见表2、表3。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多都接近1,表明相关性很强,适合做主成分分析。表3结果显示,各个因子变量分析的共同程度很高,解释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能够被提取。从特征根来看,主成分一和主成分二初始特征根都大于1,第三个及以后的特征值均小于1,另外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高达93.770%,表示可以代替原来指标的93.770%的信息。后面5个累计贡献率不足7%,故提取前两个成分较为合适。主成分一的贡献率较大,解释了74.718%的总变异,主成分二解释了19.052%的总变异。各主成分具体载荷情况见表4成分矩阵。

2.4 回归分析

2.4.1回归模型及系数检验 回归模型的建立首先要写出主成分F1和F2的表达式,依据表4的成分矩阵除以相应特征值的平方根,即可得到主成分系数得分矩阵,见表5,从而写出主成分表达式:F1=0.256X1+0.108X2+0.234X3-0.178X4+0.156X5+0.208X6+0.234X7;F2=0.125X1+0.528X2 +0.067X3+0.020X4+0.592X5+0.070X7。

2.4.2 模型效果评价 分别计算两个主成分得分,建立与人均卫生费用之间的回归模型,标化后的人均卫生费用为因变量,标化后的主成分F1、F2为自变量。经统计学软件线性回归拟合可得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0.990,决定系数R2=0.980,调整R2=0.972,表明该次线性拟合具有较好的效果,98%的信息可通过回归方程进行表达。利用方差分析的思想,进行对模型的假设检验,F=123.356,P=0.000,模型建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3 各指标对人均卫生费用影响程度 由模型系数可知β1=0.910,β2=-0.197,标准化后的人均卫生费用和F1、F2之间的关系为F=0.970F1-0.197F2,将F1和F2的具体表达式代入,即得到F=0.224X1+0.001X2+0.214X3-0.177X4+0.035X5+0.202X6+0.233X7;将标化后的偏回归系数排序,即可得到各指标对人均卫生费用的影响程度,见表6。

3 讨论

从表6中可以看出,人均GDP的影响程度最大,每提高0.224%的人均GDP,就会带动1%的人均费用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消费力,直接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开始转变,由“病后就医”逐步转变为“预防为主”“治未病”,从而促进了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以及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投入逐渐增加,人均卫生费用也相应提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年底人口总数的增长,势必会对我国的经济、卫生等方面造成影响。在该文研究中,0.214%的人口增长就会造成1%的人均卫生费用的波动,在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总数增多,会使得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和利用量上升,进而影响卫生总费用的变化,人均卫生费用也会相应的变动。人口因素对人均卫生费用存在长期积累效应[2]。人口增长成为第二大影响陕西省人均卫生费用的要素,提示应在扩大医保范围、加强基层医疗建设等方面提高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人均医疗费用的影响程度较弱,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会成为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但不是主导因素。

医疗费用是影响人均卫生费用的第三大因素。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每变动0.213%、0.202%则会带动1%的人均卫生费用的变动。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造成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表明当前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亟需深化改革。提示在控制人均费用增长的过程中应注重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和保障力度最优,以及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加强基层卫生人力和设施建设。

政府卫生支出反映了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水平和支持力度[3]。该文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与人均卫生费用成反比,每提高0.177%的政府卫生投入,就会降低1%的人均卫生费用。提示控制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或过快增长,政府部门应该加快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在卫生设施建设、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提供等方面进行大力改革,努力降低居民就医负担。仵富涛[4]在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中也表明政府卫生支出在全国和地区层面对健康水平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个人卫生支出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均卫生费用,成正相关变化。政府在大力投入卫生事业时,也应将个人卫生支出费用考虑在内,综合把握投入力度。

4 建议

4.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

经济和人口是影响人均卫生费用的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在控制卫生费用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方式。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能够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卫生支出比例出现下沉趋势。张乐等人[5]的研究结果也说明虽然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虽然会降低居民个人卫生投入比重,但是居民个人卫生投入占自身收入的比例却没有降低,反而上升了,这意味着居民医疗卫生经济负担的进一步加重。居民收入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

4.2 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推动分级诊疗实施

新医改以来,国家极为重视居民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陕西省从2007年开始医疗改革试点工作,十多年来取得较为可观的成效。2017年6月6日,陕西省公布了《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医改任务就包括了全省医疗增幅不超过10%。医疗保障也是一项重要建设任务,从目前的数据来看99%以上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但仍存在部分人群未能享受国家政策,政府应加大对这部分人群的关照,往往是这些人在就医上存在困难,大病重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分级诊疗也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让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放心的同时也能缓解其他医院的压力,从而降低人均卫生费用。

4.3 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政府的卫生投入每年都在增加,卫生总费用逐年上升,控制人均卫生费用方面成效不显著。因此建议①建立合理完善的政府卫生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②进行预算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卫生支出的配置效率[6];③城乡二元化的差异也造成了就医上的困难,应考虑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卫生保障制度,旨在解决政府卫生支出的地区内差异;④继续推动公立医院试点工作,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政府投入不断强化,有利于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发展,从而控制卫生费用的支出,达到减轻居民就医负担的目的,促进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周绿林,卞琳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人均卫生费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80-82.

[2] 陈国勇,霍剑,冯倩.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7(4):86-88.

[3] 祁华金,周成超,薛青云,等.我国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10):13-15.

[4] 仵富涛.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5] 张乐,曹爽,徐凌忠.区域经济对卫生总费用结构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3):48-49.

[6] 楊亮.中国政府卫生支出的问题与对策[D].武汉:武汉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7-12-09)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