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后道歉不如事前监管

2018-05-14

旅游会展 2018年9期
关键词:道歉信滴滴事故

刚过去的8月,业内并不平静。

8月24日,滴滴顺风车再遭生死劫,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关注,28日,滴滴出行创始人和总裁发布道歉信,滴滴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顺风车业务模式重新评估,在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

8月25日,哈尔滨市松北区北龙温泉酒店发生火灾,致20人死亡,2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涉事的酒店被封。多名向酒店购买过储值卡的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几万元的储值卡作废。

8月28日,华住集团运营负责人报案称有人在境外网站兜售华住旗下酒店数据,客户信息疑遭泄露,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无疑,这些事故都和MICE行业密切相关,行业的安全隱患再次被放在了空前的高度。我们感谢这个信息时代,尤其是微信时代的来临,让每次事件发生后的社会影响都被发酵升温,无限放大,铺天盖地公众号的追责,热闹的专访,成千上万的评论,似乎瞬间就能让当事的企业受到来自整个社会的“口诛笔伐”。

然而,媒体毕竟是媒体,它总是追逐于当下的热点,肩上没有监管的责任。每当事件过去七天半个月之后,随着公众热情的消减,似乎一切又归于平静。我们常常在事件的开始进行事故问责,很少事后去追踪整个事件,跟踪事故企业后续改进措施,对事件进行总结,一个热点过去之后又开始追逐另一个热点。企业似乎早已摸清了这样的“规律”,在风口浪尖上发一份诚恳的道歉信以暂缓舆论。

细思恐极,问责固然应该,但更重要的是事后的整改,这又有谁能给到企业足够的压力?细细斟酌,背后透露着的正是管理的缺失。比起事后道歉,事前监管才是关键。道歉后的整改和预案究竟在哪里?MICE是服务性行业,在这个行业的急速发展期,我们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事故的酿成,无疑需要由相关肇事方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惩罚也不都是“每人各打五十大板”,而是需要监管部门进行责任的厘清和划定,加强行业监管,不让事故埋下任何隐患。只有相关部门平日“做足功课”,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监管时“在状态”,才能让企业少钻漏洞,让安全有所保障。然而,当问题查清后、责任事故理清后,还需继续监督企业的整改、落实情况,不要等一阵网络喧嚣过后,一切仍停留在原点。否则,还会有下一次舆情的发酵和爆发。

猜你喜欢

道歉信滴滴事故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滴滴”上的叮咛
学中文
道歉信写作攻略
废弃泄漏事故
滴滴爷爷
七岁孩子道歉信感动众人
基于核心素养的应用文写作探究
韩国慰安妇团体逼安倍发道歉信
夏季旅行中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