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招投标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及处理对策

2018-05-14王菲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管理建筑工程

王菲

【摘要】招投标工作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其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最终质量的好坏。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招投标阶段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必须要考虑和重视的。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招投标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及处理对策,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

1、建筑招投标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分析

1.1招投标合同履约意识差,违约风险高

违约风险是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风险。因为现代建筑市场是买方市场,所以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后,难免会出现很多工期赶不上、质量不达标,或是资金不到位等违约现象。另外投标人的履约意识较差,在出现违约现象时自身就没有意识到是违约的,不同业主商量就直接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等进行修改等都是招投标合同履约意识差,违约风险高的表现。

1.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风险

(1)业主在招标时提供的地质、水文、环境、气候条件等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出现较大偏离。(2)工程变更方面的风险。无论是业主方的设计变更还是工程量变更,都会直接影响承包人的施工进度计划及现场安排,给施工组织增加困难,如果在突发的变更下处理不得当,很容易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3)应属业主方供应的材料、设备供应不及时,或者是业主方供应的材料和设备在质量上和规格上不符合要求,也将会给承包人造成较大损失。

1.3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经济风险

(1)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经济萧条,可能会直接导致工程施工中断或者直接解除施工合同,会给工程的投资方及承包人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2)通货膨胀。工程在建所在国如果出现通货膨胀,无论是否严重,都将直接影响当地的货物价格,对外工程甚至涉及货币贬值等因素,直接对工程投资方及建设方带来经济损失。(3)外汇风险。外汇风险直接主体为跨国合作工程,如果出现两国外汇政策变化、汇率波动、外汇管制、合同外汇比例不足等因素,或者会给工程承建方及发包人直接带来经济损失。

2、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有效途径

2.1选择合适的合同计价形式

根据不同工程项目内容选择不同合同计价类型,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对施工周期短、工程量变化不大、风险较小的项目,可以采用固定价合同方式,以获得承包商在竞争中较低的报价。对于工程量变化较大的项目,采取可调价合同。在工程量可能变化的幅度范围内采取不同的结算单价。对于招标阶段建材市场价较高的项目,一定要在合同中增加材料调价条款,因为招标阶段与实施阶段有一个时间差,在这个时间段攀升较高的材料降价的可能性较大,而继续涨价的空间较小。

2.2提高对评标方式的改进

为了更好的降低招投标过程的风险,在实际的评标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項目的类型采用不同的评标方法,例如对于一般的施工项目而言,评价工作主要是针对项目技术的内容合理性进行判断,是否存在施工实际成本超过招投标文件提供的报价现象,并结合报价资料以及技术方案等判断其合理性。对于技术较为复杂的项目而言,在评标的过程中应当是以综合性评估的方式为主,在评估的过程中,评分占比可以是以商务部分60%技术部分40%的方式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招投标文件当中禁止一切可能呈现“量身定做”的条款,并对一些条款进行评价,将评价的方式以及具体的标准文件采用规范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评标的时间方面,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性、价格、参评企业的情况等作为基础定制评标的时间。普遍评标时间都需要在2个小时以上,假设评标任务较大,则应当适当的延长。评标必须采用量化评估的原则,技术性的建设项目为了确保其规范性,需要从项目的成本、规范性低价量化的方式着手,按照项目实际状况考虑工程的繁琐性针对性优化评标方法,从而更好的优化投标评分制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暗标法的方式进行评估。暗标法其目的在于强化评估的合理性与竞争性,暗标评估之前,需要对所有文档进行标记,并确保无法通过文档寻找到投标者,这也是确保该评标方式公正、合理的前提,杜绝徇私舞弊的现象。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有监督人员或公证人员参与,在评标完成之后,需要封锁结果,只有在公布中标结果时才能够公布。

2.3做好风险监控工作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监理单位要做好风险的监控工作,确保风险控制计划可以顺利实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来全方位监控风险,要做到准确、快速识别风险,了解风险有可能会造成的威胁,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治理招投标中的腐败问题,规范招投标市场行为。强化招标管理工作,按照合同中的条款内容履行各自义务,避免出现合同情况不清的情况。在开标和评标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公平评判和公正评判的基本要求开展工作,切实保证招投标工作质量。

2.4科学化的计划分工

首先选择能力好,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高的合作伙伴,并且有丰富的工程项目实施经验的合作伙伴,以设计能力突出的合作伙伴进行优先考虑,并且应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即有利确保在合作之中能够有稳定的关系和相互信任,又能够减少工作量,避免重新去找新的合作伙伴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其次是在承包商、分包商之间要有明确分工任务,对于不同工作任务合理的定界,避免因为定界不清,造成了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同时依据合同来制定分工任务,避免漏掉某些工作任务问题。双方应进行充分的协调,努力在对分工的工作任务上达成共识,提高工作效率。

2.5完善并推进信用体系的建立

建立建筑工程招投标领域的信用体系是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根本方法,也是保证建筑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建筑工程招投标领域的市场体系,一是利用现有的信用信息,解决地区间的企业信息数据的兼容共享问题,并逐步实现区域及全国联网;二是针对现今建筑市场中招投标不规范、拖欠工程款和黑白合同等问题制定详尽的信用标准;三是建设违规失信的惩罚制度,充分发挥信用制度在建筑招投标中的作用。

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建筑施工企业要想站住脚跟,就必须更多的获得工程业务。然而,如果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对招投标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的话,这不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盈利,反而会在此过程中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认真分析招投标风险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在获得工程业务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胡湘英,周静增.工程项目重新招标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10(12):458-459.

猜你喜欢

招投标风险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基于DEA—GA—BP的建设工程评标方法研究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审计要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