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浅论

2018-05-14梁建华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质量控制

【摘要】在经济的腾飞中,建筑业在我国突飞猛进,有着良好的發展前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工民建,混凝土是工民建中不可缺少的材料,混凝土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工民建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以进一步加强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下面是我对工民建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分析考虑。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质量控制

1、引言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混凝土已经成为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突飞猛进,建筑业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如今我们平时的住房楼办公楼等等基本上都是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组成的。所以对一个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的前提就是加强对混凝土的控制,混凝土的组成成分、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2、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混凝土已经成为工民建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就是钢筋和混凝土,所以钢筋和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建筑的安全性,以致影响到居民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建筑物的寿命也是有重要联系的,是工程的好坏、建设公司是否获利的重要性影响因素。近几年来,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偷工减料所导致新房裂缝、施工中房屋倒塌等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混凝土质量的不合格。所以,工民建中的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为整个工民建筑的质量打好基础。

3、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性因素

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混凝土的强度受水灰比、水泥种类、石灰、骨料外加剂、掺合料、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像水泥种类相同的前提下,水灰比越高,混凝土强度越低;在一定的范围下碎石越多对混凝土的强度越好;水的质量不合格,采用了高杂质的水或者含酸高的水也会造成混凝土质量的下降。

4、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4.1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4.1.1对水泥石灰的控制

作为无机胶凝材料的水泥和石灰与水反应可以使混凝土具有可塑性,通过化学反应与物理反应凝结硬化后可使混凝土产生强度。水泥是一种可在水中硬化也可在空气中硬化的无机胶凝体材料,与水混合搅拌可形成水泥浆,然后通过硬化可将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水泥作为混凝土最主要的组成成分,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在工民建施工中我们选择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泥先与水结合形成水泥浆,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硬化,强度随时间不断地加强。但是对水泥的凝结是有一定要求的,凝结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凝结过早来不及振捣,凝结过晚就会影响工期,因此对水泥的控制不仅要控制水泥的标号种类还要控制其凝结时间。

4.1.2对水和混凝土外加剂的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对水的要求很高,过多的酸、过多的碱、过多的盐或有机物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情况下工民建中都是选择饮用水来对混凝土进行拌合。对于一些特殊环境的地区,水质本身不达标,施工人员就要采用人工的方法降低酸碱盐和有机物的含量,然后再用于混凝土的搅拌中,为了改良混凝土的一些性质或者使其具有本不具有的性质,施工中通常会加入混凝土外加剂。但是其加入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保证其不会对建筑物产生什么不良影响。严格按照规定的种类、配合比进行使用。用完即使做好储存工作,避免对其产生污染。

4.1.3对混凝土掺合料的控制

混凝土的掺合料包括活性掺合料和非活性掺合料两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等、抗渗能力等受掺合料的性质和数量的影响。当施工过程中需要改善混凝土的特性是就可以在搅拌时加入这些掺合料。不仅如此,掺合料还可以节约水泥,减少经济支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不同的情况下会需要不同的掺合料,比如高强度的混凝土的掺合料是粗砂,泵送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需要的掺合料是中砂。

4.1.4科学的配置混凝土

原材料的质量是混凝土质量和施工工艺的前提和保障。在工程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针对于原材料的技术性能主表进行严格的检验,只有通过检验才可以使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骨料中常常含有一定的有害物质,有害物质一旦超过规定量就会对混凝土产生不良影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质量。混凝土中超标的淤泥、粘土、碎石卵石会不利于混凝土各材料的粘结。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检查有害物质是否超标,并针对混凝土中存在的有害物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其影响更大

4.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核心因素。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只有配合比得到最优水平,施工工艺才有可能得以最优,才有可能石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最优。要科学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合理的计算与实验,严格遵守国家行业指标,全面的考虑混凝土的适用条件与要求来配制混凝土。现实生活中影响混凝土强度、质量、性能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我们不可只依靠于科学计算来确定施工配合比,还需要在计算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科学的试验,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作参考来确定出最优的施工配合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工程实际的要求。

4.3浇注过程的质量控制

浇筑振捣是混凝土制作的主要环节,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一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要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时间散热,一边避免和减少裂缝;二要加强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混凝土的整体温度应该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及时的测定了解混凝土的温度状况,以便根据具体状况进行施工,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混凝土成型后我们经常会发现混凝土有时会出现麻面、蜂窝、孔洞、裂缝等问题,这些大多都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良一起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而且对其质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混凝土振捣的重视程度,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4对混凝土养护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及时的对其进行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也就是为其创造合适的温度湿度来保障混凝土的最优硬化。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环境,确定不同的养护方案。确定养护方案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最优的养护条件,并相应地做出措施。工程中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正压养护、干湿养护等等。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尽量的减少混凝土在空气中的暴露,及时的用篷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治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但一定注意在终凝前不要让覆盖物接触到混凝土。

4.5对混凝土质检阶段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制造完毕后总要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其目的在于发现混凝土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当今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对七天龄期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检验。根据混凝土七天龄期与十四天、二十八天、五十四天、八十四天龄期的线性关系,可以推算出各个龄期的混凝土强度状况,从而可以提前推算混凝土的质量状况,提早发现质量问题。

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是从混凝土控制的重要性,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的来说,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是控制整个工程质量的前提和保障,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混凝土质量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必须要从原材料、施工工艺、养护人员等全面加强对混凝土的控制,控制好混凝土施工的每个细节,提高工民建工程质量,让工民建随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韩阳.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控制[J].价值工程,2008.

[2]陈晓斌.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梁建华,浙江天元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工民建混凝土质量控制
预应力技术在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研究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