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018-05-14左兴超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大力进行城市化建设,修建了大量的建筑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目前诸多建筑工程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技术进行结构施工,以此有效提高建筑物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但是在具体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导致项目工程整体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期为工程施工人员提供施工技术指导,保证建筑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在工程实际施工建设中,具有施工安全性高、绿色环保、集约省地、机械化施工等特点,主体结构需要使用预制构件进行连接。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结构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从构件预制、装配两个方面的技术要点开展施工工作。

1、构件预制施工技术

1.1预制模具的制备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在施工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预制板进行施工,模板尺寸、质量对于建筑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施工时需要结合施工方案要求、模具使用次数、预制构件使用数量和型号等内容,制备施工所需的预制模板。一套模具用来制作同一个型号的预制板构件时,可以将该模具作为通用模具进行构件生产;如果对构件尺寸有不同要求,可以在通用模具上安装边侧模,以此对构件尺寸进行控制,提高通用模具的使用率。同时制备模具时还需要结合每一类型构件使用需要准备专用模具,该种模具仅可以生产专属构件,不可混合使用。因此在施工时,可以使用通用模具进行平板类构件的大量生产,专用模具则用来生产异型构件[1]。

1.2预留预埋施工

该工程需要对窗框、吊件、管线等装配式预埋件进行预留定位处理,方便后续进行装配施工。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埋件的具体放置区域进行调查了解,确保预埋件留有足够的空间,在后续的装配施工中可以进行变更调整。其中连接件、吊件相互之间连接的筒状构件,内部呈螺纹状,且构件尾部的横筋可以通过锚固作用使得混凝土和吊件能够完全连接在一起。门、窗框在预埋时,需要将其在底模上固定,通过涂抹防腐蚀材料和覆盖防污染薄膜手段来对预埋件进行保护,如果窗框预埋时的材质为铝,则需要做好防护避免污染物直接接触窗框,造成腐蚀问题。管线类构件预埋时则需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凝固状态,如果混凝土未完全凝固时,需要施工人员采用浮力试验测试凝固性,确保管线构件有着良好的预埋质量,减少位置偏移情况。使用振捣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处理时,振捣棒需要与预埋件保持一定间距,不可直接与预埋件接触,避免发生预埋件损坏或混凝土浆料流入预埋件内的情况出现[2]。

1.3夹心保温墙体预制施工

该种墙体将发挥保温隔热作用的保温材料置于建筑内外两面墙体之间,在预制施工时需要根据两种不同夹心保温墙体荷载特点进行各自对应的施工,其中对于两层混凝土联合承受使用荷载力的组合型墙体,预制时要把握好刚度大的特点进行严格施工,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墙体在温度差异下形成裂缝问题。对于独立受载的非组合型墙体,由于两层混凝土墙体各自受力,相互之间不会受到温度应力影响产生热弯曲问题,施工时按照常规预制施工技术要求操作即可。

2、装配施工技术

2.1吊装、钢筋装配

建筑工程进行结构施工时,需要使用起重机将钢柱、钢梁、螺栓、接驳器等施工材料整合后吊运到相应位置。吊装作业时,要求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对各类钢材、连接材料进行质量、摆放位置的检查,确定物料不存在质量问题后,按照顺序、类别摆放材料,并给材料编辑序号,以便施工人员在操作时可以按照需要快速找到对应序号的材料,安装接驳器后开始吊装,到达指定地点后再次对材料整体结构进行位置调整,在材料底部设置临时支撑系统[3]。同时装配钢筋时,需重视受力钢筋的连接施工。受力钢筋处于预制框架柱、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的两者接头处时,需要使用约束浆锚、套筒灌浆两种方式实现钢筋的连接。首先在约束浆锚连接时,需要对构件底部纵筋设置孔洞,该孔洞内部需呈波纹状,之后下层构件需要依次通过纵筋、孔洞进行混凝土灌浆作业,该法施工时无需使用套筒,施工简单便捷。其次应用套筒灌浆作业时,对于纵向受力钢筋底部位置设置预埋套筒,使得下层构件的上段部分对接时可以直接插入套筒内进行灌浆。作业时需注意调整套筒内的压力值,以此保证灌浆作业质量。

2.2后浇混凝土施工

各个预制梁、节点、现浇部位的接头位置连接时需使用后浇混凝土技术。具体作业时要求所有构件在预制施工阶段,进行作业面的粗糙处理,以此保证后浇混凝土施工时物料可以与构件之间实现良好的贴合。之后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提前使用清水将构件作业面留存的灰尘、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定时洒水养护确保作业面有着良好的湿润度。施工时需保证混凝土浇筑要一次性完成,中途不可断开,避免浇筑面出现高低不平、裂缝等情况。

结语: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现阶段建设的数量较多,施工应用的物料和技术非常先进,可以有效改善建筑使用者的居住条件,为居住者营造一个高端、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建筑物质量性能较好,可以满足用户生活、生产需要。因此施工建设单位需要重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的施工工作,尤其是结构施工,认真总结以往施工时出现的难点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后,进行标准化的结构施工,以此为建筑物整体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令辉.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尚品,2017,(7):61.

[2]李振兴.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J].绿色建筑,2017,(4):75-77.

[3]程军.在装配式住宅中PC外墙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793-793.

作者简介:

左兴超,1985.09,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民建。

猜你喜欢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混凝土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