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018-05-14关宏生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协同管理技术

关宏生

【摘要】BIM 技术正逐步成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潮流,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点及具体实践,从实现开工前的虚拟施工、解决传统碰撞检查难题、实现精细化的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BIM 技术;可视化设计;模型施工;碰撞检查;协同管理

所谓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英文首字母的縮写,目前,BIM工程管理技术已成为国际工程管理的潮流,在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管理。国内建设行业内的大公司也相继推广BIM工程管理技术,BIM工程管理技术必将给传统的工程管理带来一场革命。BIM理技要把项目主要参与方在设计阶段就集合在一起,着眼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利用BIM 技术进行虚拟设计、建造、管理及维护。能大幅降低项目风险,减少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未知,让工程管理变得轻松和精细,给参建各方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BIM技术的主要特性

1.1 模拟性

BIM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建筑模型2D 或3D 的模拟,还可以将一些人工把控因素较弱的因素通过BIM 模拟出来,可以通过BIM 中4D 模拟技术进行模拟施工,以此来提前发现问题,优化工序,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使用BIM 技术对项目成本进行模拟计算。

1.2 联系性

在整个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使用阶段,每个环节参建各方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诸多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传统的建筑辅助软件由于分散型较强,相互之间联系性不是特别紧密,因此,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很难做到及时解决。BIM 由于其自身将整个建筑工程中所有的环节所覆盖,因此,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BIM 技术将整个建筑周期里的所有环节联系起来,以便更加方面快捷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 可视性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大多是以简单的线条对着二个建筑构造进行相关的设计,尽管3D 技术的出现可以将整个建筑物的形态显现在人们面前,但是这种设计的立体感并不是很强,并且与建筑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而且,3D 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于复杂,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难度。BIM 的出现,恰好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难题,BIM 技术可以将整个建筑过程可视化,它不仅可以将以往简单的线条构件用三维立体的实物图展现出来,而且还可以将整个建筑周期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施工、管理、监管等过程可视化。

2、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实现开工前的虚拟施工

实现虚拟施工是在计算机上执行建造过程,虚拟模型可在实际建造之前对工程项目的功能及可建造性等潜在问题进行预测,包括施工方法实验、施工过程模拟及施工方案优化等。

1)在建造时随时随地都可以非常直观快速地知道计划是什么样的,实际进展是怎么样的。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2)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的将工程建筑与实际工程对比,考察理论化与实际的差距和不合理性。同时,三维模型的对比可以使业主对施工过程及建筑物相关功能性进行进一步评估,从而提早反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及时的调整。

3)建造过程中无论是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

4)三维动画渲染和漫游让业主在进行销售或有关于建筑宣传展示的时候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

2.2解决传统碰撞检查难题

施工过程中相关各方有时需要付出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代价来弥补由设备管线碰撞等引起的拆装、返工和浪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安全避免这种无谓的浪费。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中,在结构、水暖电等各专业设计图纸汇总后,由总图工程师人工发现和解决不协调问题,这将耗费建筑结构设计师和安装工程设计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工程进度。由于采用二维设计图来进行会审,人为的失误在所难免,使施工出现返工现象,造成建设投资的极大浪费,并且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机电管线排布。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2.3实现精细化的施工管理

项目各参与方通过网络协同工作,进行工程洽商、协调,实现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管理和监控。

1)可视化的设计交底。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模型实现向施工方的可视化设计交底,能够让施工方清楚了解设计意图,了解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

2)可视化的技术交底。通过BIM模型可以直观的让人工人知道自己将要完成的部份是什么样,有哪些技术要求,直观而形象。

3)精细化的施工安排。可以用模型形象地反应出工程实体的实况,通过对各步工作的分解,精确统计出各步工作工程量,再结合工作面情况和资源供应情况分析后可精确的组织施工资源进行实体的建造。

4)设计钢筋下料单。BIM技术辅助设计钢筋下料单可大大提高钢筋下料的准确性,可实现优化套裁,降低钢筋损耗,降低工程成本。

5)精确的工程量统计。施工管理人员可以跟据施工进度快速统计出需要的工程材料数量,实现真正的定额领料并安排合理运输。

6)实现钢结构的预拼装,大型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变形较大,传统的施工方法要进在工厂进行预拼装后再拆开到现场进行拼装。而采用BIM技术后就可以把现场的已安装的钢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后在计算机中建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模型,实现虚拟预拼装。

7)实现构件工厂化生产。可以基于BIM设计模型对构件进行分解,对其进行二维码,在工厂加工好后到现场运到进行组装,精准度高,失误率低。

另外,应用BIM技术可实现参建各方高效沟通,提高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可实现各个专业分包商之间二次深化设计的协同管理;以及为工程后期维护提供准确数据等应用点。

结语:

BIM技术各个应用点的应用都将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积极的作用,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且,政府也对BIM发展的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并发布了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编号为GB/T51212-2016,自2017年7月1日期实施,所以说,建筑工程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刘立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优势及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2):98-99.

猜你喜欢

协同管理技术
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协同管理
面向协同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研究
协同管理理论下的高校技防建设分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