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生态建筑在经济学指导下的设计及发展

2018-05-14张雪楠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经济建筑设计

张雪楠

【摘要】资源的紧缺现状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引发了世界建筑领域的思考,针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关学说及先进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了建筑学学科前沿的一条重要分支。然而,在学术世界热度极高的研究风潮的对比之下,落实到实地施工的建筑实体少之又少的现实世界显得格外冷清,这背后的影响要素中经济因素占比很大。要深入研究与探讨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去拯救生态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经济;建筑设计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特点表现为:起初,由于技术限制,人们与自然共生,秉承节约的习惯,自然与建筑和谐相处;后来,建筑技术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追求奢侈、过度享受的消费理念,建筑界百花齐放,对于建筑的功能性与经济性的关注降低,建筑风格展现了一种短期内的大爆发;如今,生态环境和能源资源问题日益暴露在人们面前,我们基于压力不得不思考这其中的根源与解决办法,于是,生态建筑显示出了其存在的价值——绿色、环保、可持续、安全、健康、舒适。建筑师们怀着一颗无上的敬畏之心和对于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开始了对生态建筑的愈发深入的研究。但是,就像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场革新一样,它在实践中受到了阻碍。深究其原因,找到解决方法并实现生态建筑的推广,是新一代建筑师的责任。

1、影响生态建筑推广的因素

1.1 建筑设计在绿色技术方面专业性不够

虽然学术界关于绿色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相关成果也较为丰富,但是建筑的设计与绿色技术是相对分割的,建筑设计师本身对于绿色技术的研究不够,也就是说设计师在绿色技术方面存在短板,其专业性还不足以支撑一个好的生态建筑的建成。

1.2 投资成本过高

生态建筑的投资成本比普通建筑高得多。首先,为了实现生态建筑的目标,必须要依靠新兴技术,但由于绿色建筑技术还没有实现产业化,所以价格高昂;其次,与这些技术相配套,需要有先进的设备系统和特殊的建筑材料,这又是一个不低的成本;另外,很多时候初始投资成本回收周期较长,这让许多开发商望而却步。

1.3 建筑市场

建筑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开发商是推动建筑建成的主体,只关注自身能够获得的利益大小及投资成本回收周期;消费者作为建筑的使用者,并没有表现出对生态建筑的格外青睐与推崇;而目前我国政府关于生态建筑的法令或规定很不完善,没有出台任何有效的激励性政策,这使得大部分开发商保持原有的投资策略而不去主动接触生态建筑的范围。

1.4 在设计阶段无法进行有效评估

目前,生态建筑在前期的设计阶段对于其应用到的绿色技术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在建筑建成之前,其技术的实施效果是看不到的,相应的经济效益也是无法预估的。而且就目前的生态建筑发展现状而言,技术理念的成熟不代表技术的成熟,有些是耐不住实践的考验的,这就使得投资生态建筑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2、从经济学视角看生态建筑

影响生态建筑推广的因素中经济要素占比很大,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经济道理并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下面对生态建筑的几个经济性进行分析。

2.1 全寿命周期成本与效益

对于生态建筑而言,其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简称LCC),指的是从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直至拆除等一系列过程发生的费用[ ]。也就是说一个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是贯穿于这个项目始终的,发生在项目进行中的任一阶段,而且前后互相作用,尤其是初始投资成本和后期维修成本的联系密切,一般来讲,前者越高,后者越低。

生态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效益包括开发商、使用者及社会这三方面获得的效益。其中,给开发商带来的效益包括营运成本的降低、建筑材料的再利用等;给使用者获得的效益主要指通过节省水电暖通的费用而提高生活质量;社会效益则是对社会及环境产生的正面的影响,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2.2 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就是说某些效益或者成本超出了决策者的决策范围。就生态建筑而言,其全寿命周期效益包括有社会效益,其给周边环境和社会带来了收益,也就是效益外流了,这是一种正外部效应。与之相对应的是负外部效应,指的是成本超出考虑范围,在決策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内要通过外界去补偿超出的成本,比如建设项目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恶劣的影响。

2.3 市场潜力

生态建筑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首先,虽说现如今消费者还没有强烈的要使用生态建筑的需求与愿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的观念在进步,环保意识在增强,最重要的是生态建筑可以使他们用较低的生活成本去换取较高的生活质量,所以未来的生态建筑市场中潜在着数目客观的消费人群;另外,各大企业开始意识到生态建筑的市场稀缺性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意向,所以只要生态建筑的发展体系相对完善之后,他们很容易就会进行投资,其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可以赢得社会的情感倾向与政府的大力支持。

3、促进生态建筑推广的方法

3.1 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成本要素

设计师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时应该将各个成本要素考虑充分。从开发商角度而言,做到节地、节材、节人力等;从使用者角度而言,做到生活中节水、节电、舒适等;而从环境和社会角度而言,做到节能、环保、安全、健康。

3.2 外部经济性内部化

由于外部经济性的存在,绿色建筑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并没有达到市场的最优,存在市场失灵现象[ ]。仅仅依靠市场的能力是行不通的,必须要通过市场相关政策去引导生态建筑的推广。对于正外部效应,市场要提供相应的福利去进行激励;对于负外部效应,政府则应建立相关税法进行约束。这样,将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生态建筑才可以打破现有僵局。

结语:

建筑作为一种大型商品,其发展受经济要素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生态建筑这种将效益作为目标和评判指标的建筑类型来说。将“经济性”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正是生态建筑领域应该看重的事情,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去促进生态建筑的推广,又少不了对建筑市场的调节。建筑经济与建筑设计相辅相成,才能使生态建筑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 ]陈偲勤.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与效益以及发展对策[J].建筑节能,2009,37(224):53-56.

[ ]徐菲.基于外部经济性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66-268.

猜你喜欢

生态建筑建筑经济建筑设计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探讨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
浅析建筑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对建筑经济的建设成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