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城乡规划信息化建造研究

2018-05-14张良超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乡规划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空间信息技术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国际间的空间信息产业竞争也越发的激烈,目前在国内各个城市之间的信息化建造同样一日千里。在城乡建造方面由于信息化的作用使得其产业结构也在时刻发生的改变和调整,面对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文明建造,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浅述了规划信息化在不同区域具体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信息化;城市规划管理

1、前言

在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新生产力出现在我国城市管理中的二十年间,对于政府管理现代城市带来巨大帮助,并且在区域的统筹管理和规划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不断给政府对各个城市区域的规划带来便利。除此之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能够在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确立了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

2、规划信息化发展现状

IT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推动了多方面的发展,让区域的治理更科学化,尽量使得城镇资源分布均匀化。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已有200多个城市成为相对先进区域,原因在于掌握了能够准确定位的控制系统。有300个左右的城市为了方便原有事务的管理,创立了规划审批管理新兴模式。这就使得绝大多数的企业中的图形数据开始能够更直观地呈现在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互联网上也会公布规划设计的科学数据以供学者能够进行观察、模拟、计算以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大部分由官方相关管理系统创建的非随意性网站,能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例如,运用信息化来实时将党的思想传达给人民,促进上层建筑与人民群众的交流。

但是,现有的规划信息化程度还远没有达到日常工作的要求。2007年,在哈尔滨举办了城市规划信息年会,在这次会议上还反思了近20年左右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做出新的预测。作为中国进行城市规划与统筹的主要负责人,唐凯首先提出了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规划信息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有很多的,例如: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对规划信息化的标准不够明确等。

也有人提出,这种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会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延伸,类似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区域对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破坏后,会对山水城市有需求。实际上,这是在重新探究那些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的城市,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城市在绝大部分领域,例如:整个区域的资金流、信息流、运输流等都受到信息化手段的深远影响。

为发展财政经济,而重视交通条件的提升,在当今社会也存在现实意义。即使是一个镇若是想要提升自己方面,那么修路也是首要条件。但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路”也不拘泥原来的那条“路”。

路的意义得到了延伸,不再只是现实的道路,还有虚拟互联网中的路。

成为一条为人所认同的路是有条件的:要保证海上运输、陆地运输、空中运输的全方位发展,还要网络高速公路的畅通。

所以说,只有建成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条件下,真正意义上的有关信息技术的能力才得以体现。不仅如此,而整个区域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工具的迅速发展还需要空间数据作为依托。

3、城市规划信息化的共享与革新

3.1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基础

空間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主要作用是对最为基础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存储以及查询分析等。因此在城市规划信息化的建造过程中一个具备准确性、高效性和动态性的基础空间数据库是城市空间信息系统建造的基础,在对基础的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各个行政机构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等。

3.2城市规划信息化逐渐向电子化、集成化方面进行转变

当代的互联网技术只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城市规划信息化的发展才会逐渐显现,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和整合从而构建一个具有庞大容量的城市规划管理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一个具备数据库管理、规划编制和审批、会议管理等的综合性应用系统,并且在建立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最终形成某种规范和标准,直至完全实现城市规划信息化“一张图”的建造框架,让城市的规划管理效率和水平得到提升。

3.3空间共享技术在革新中逐渐趋于成熟

由于各个区域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推动了各个区域建筑事业领域的成熟相应的在建造过程中其管理和检察的工作内容也逐渐增多,作为政府部门其数据量以及业务量也明显得到增加。城市民众对于政府的规划服务水平以及政务公开等的需求也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民众对于城乡规划中的科学化以及信息化要求也不断提升。

在城市的建造过程中,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造作为基础从而逐渐发展应用系统、业务流程、网络设施、信息资源整合服务、安全体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载体,从而建造一个集高质量、优质服务和高效能的集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信息体系,支撑起城市建造的实施管理和规划编制让城市人们的生活变成部门分散式、串联式、并联式或者封闭式等的转变,有效的降低城市化规划信息化的成本以及行政效能。便捷的、高效的智慧型城市规划系统平台能够在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的延伸和电子政务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互联网的高渗透率使得新型空间技术的共享以及推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信息技术系统,因此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会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4、城市规划、建造与管理信息化的技术现状与趋势

城市的规划与管理通过互联网技术,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B2B等技术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4.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UGIS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输入、转换、检索,最后运用一体化计算模式计算空间数据和地理有关数据。这种系统是从上个世纪的加拿大和美国传出,在这之后,便掀起了全世界大范围国家的深入研究。而到了21世纪,在进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后,有关地理信息的技术方面慢慢趋于成熟。GIS技术逐渐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运输、医院、媒体、资源、电气、航空、、旅游业、以及维和行动、军事演习、财政收入等。

4.1.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

1.开拓阶段(20世纪60年代)

2.巩固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

3.大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4.应用普及阶段(20世纪90年代)

4.1.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及输入(属性、测量、栅格、图形)

2)数据编辑与更新

数据编辑:图形编辑(包括图形修改、增加和删除、图形整饰、图形拼接、投影变换、误差校正和建立拓扑关系等)其中拓扑关系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下转54页) (上接52页)和拓扑包含;意义是:1.精准测算出实体间的相对距离2.方便查找空间数据3.重建地理实体和属性编辑; 数据更新:作用是对自然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预报)

3)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数据管理是GIS数据管理的核心)

4)空间查询与分析(是GIS数据管理的核心、是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本质特征)

5)数据显示与输出(通常用人机对话方式选择显示对话和形式)

4.2城市规划、建造与管理信息化的阶段划分

由以下阶段共同推动了城市的规划、建造与管理的信息化:

4.2.1 灵活运用现有条件,使得MIS和GIS相互渗透进行融合,便于建造城市的资源管理信息化,对工作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例如,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库、天然气管道数据库、户籍管理数据库和推动了管理在登录、查询、检索和图形输出等方面的提升。

4.2.2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出发,再将智能化与人性化加入其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完善业务运行的系统,提高系统在城市中的普及率,,對城市进行动态模拟、24小时检测并进行统筹与规划。

4.2.3 为了使得区域实现真正全方位的数字化,研究团队正在积极寻找适合城市互联网系统具有可持续性的全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而在这一时期,由于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有些区域的人口过多,许多人民的衣食住行没有办法得到有效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于信息系统的掌控和动态监测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动态数据监测系统、政府信息公开系统、舆论监督系统等都因为GPS、遥感系统、互联网技术、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融合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4.3这种智能化的系统在实际业务的管理与操作中收获颇丰,随之就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确立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结论: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经过几年的打磨与研究之后,这种具有巨大隐形能量的技术将会真正走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去,不仅完全改变原有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还在我国开辟了原有产业结构和模式的优化改革的新道路,给我国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树立我国的大国形象。除此之外,包括IT技术、CAD、GIS等智能化工具,都使得我国的经济基础更坚实,使得政府工作人员更合理更科学的规划城乡区域。这种融合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加了海量的精准的数据,以及重新变革了原本的工作模式,通过全方位的审批制度、监督环节等进行新型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魏志寰.浅析城市规划信息化引领智慧城市发展[J].城市建造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作者简介:

张良超,中山市黄圃镇发展规划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管理城乡规划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城乡规划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实践分析
DOM、DEM在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浅析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探讨
简议城市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及其策略
浅析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
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