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

2018-05-14王立波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改革路径

【摘要】在城市建设及发展中不仅要注重城市规划,还需要注重城市建设用地管理,以保证城市建设用地合理化,这就需要对土地进行管理,所以中国土地管理一直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而不断革新 土地管理体制,以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足以见得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此,本文作者 根据自己对土地管理的了解,详细分析了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

【关键词】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改革路径

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得到了完善,并取得了良好的体制改革效果,对我国土地管理体制等变革等起到了引导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不仅是一种资源,还是一种资产,对我国社会经济及城市化建设均起着不可代替的推动作用,故不管是最为资源还是作为资产都应该得到有效管理及保护,从而保证和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终促进我国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为促进土地管理水平提高,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使各种土地管理问题及土地利用问题得到了细化,最终促进我国社会及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深入分析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是必要和重要的。

1、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1存在违法占用土地问题

有关我国违法占用土地的现象,虽然有土地管理体制的限制,但违法占用土地的现象始终存在,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不仅如此,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进步,违法占用土地的行为也是随之而变,这就对当前的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当前,由于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很多群众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还是有个别私营业主,借助自身关系网,违法占用土地资源,常见的表现有未批先用,在有关部门的批文还未下发时,就开始开发土地资源[1]。

1.2 土地利用方式科学性不高

据调查发展,我国很多土地都是选择内涵挖潜型的土地利用方式,这种方式建设成本普遍较高;相较于外延扩展型土地利用方式来说,土地开发成本更低,但也有缺点,就是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内涵挖潜型方式一般很难被政府与土地管理部门认可,通常都会用开发用地不适宜建设等原因拒绝。

1.3 土地市场还存在不合理问题

自从我国开始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后,众多地区都相继建立了完善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明确标明土地价码,这也造成了多个地区土地资源大幅度垄断现象,通常一个地区的土地收购机构垄断当地土地资源市场,这就对土地市场开发与利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1.4 国有土地资源严重流失

我国当前使用的土地管理体制,在征用以及流转时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不根据流程交费的话,政府就不会提供土地。基于该情况,土地管理中所以缴纳的费用很多都用在了城市建设用地,剩下的那部分费用均被地方政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甚至还出现了大量土地资源流失的不良现象,这对于中国土地管理水平提高及土地资源合理化利用都产生了不利影响[1-2]。

2、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原则

2.1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改革原则

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土地管理时要深刻意识到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资源,还是一种长期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土地资源,在利用时理应将土地管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产及城市建设等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对中国土地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时,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的主导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土地资源,还对土地管理起到了宏观管理的积极作用,因此将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是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2.2 保障人民利益为根本的改革原则

我在很多民生政策及发展战略上都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原则,所以一切的生产活动、资源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着人民进行,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管理,也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即在实际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坚持保障人民利益土为根本的原则[2]。另外,我国是农业大国,有超过70%的人民都是农民出生,土地就是他们生产及生活的根本,故在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时,需要坚持保障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原则。

2.3 科学规划的改革原则

任何体制在改革时都需要考虑到很多元素,尤其是科学元素,因为如果体制改革缺乏科学性,它在落实过程中是很难取得好的成效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也不列外,为了使土地管理体制更加符号实际土地管理需求及要求,在改革时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原则。

3、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路径优化措施

3.1 促进相关体制改革与制度的衔接

第一,要根据土地管理实际需要,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法律方面的完善,并配套相应的制度,以保证相关体制改革与制度的有效衔接;第二,相关管理者及领导者要提高对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度,并加强制度与体制改革的衔接;第三,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除了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保障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原则以外,还需要站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角度上实施土地管理体制[3]。

3.2 促进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為了促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还需要针对农村耕地、住宅用地等内容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促进法律体系的完善,才能为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建立土地安全保障基金

要以农村土地资源整体规划战略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土地安全保障基金制度,遇到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土地造成的损毁或者破坏时,可以启动安全保障基金对耕地进行修复。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土地管理体制在多次改革后已经得到了完善,并被贯彻和落实到实际的土地管理中去,取得了良好的土地管理效果。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不仅是为了完善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和提高中国土地管理水平,还是为了提高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率,使中国的土地得到更好更高效的利用,尤其是城市建设用地方面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社会健康发展,所以作为土地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重视度,并积极参与到土地管理体制革及实施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朱道林,张立新,杜挺.论土地管理学的学科内涵与研究范式[J].中国土地科学,2017,31(09):7-14.

[2]蔡璇.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86.

[3]杨璐璐.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安排与学术研究态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4(11):28-36.

作者简介:

王立波,青州市国土资源局。

猜你喜欢

改革路径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的改革路径探析
数字时代社科学术期刊改革路径的思考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以学生主体发展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探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浅谈城市照明管理的现状及改革路径与发展趋势
浅析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路径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路径探析
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外贸函电教育改革的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