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了青光眼,不一定都会失明

2018-05-14张娜

科学导报 2018年15期
关键词:眼科医院眼科医生赵军

张娜

青光眼被形容为“视力的小偷”,行事低调,对眼睛的攻击力却极大。“慢性青光眼在发病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当发现视力下降时已为青光眼晚期,可怕的是这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据研究,有90%的慢性青光眼患者早期不知道自己患病,未进行治疗。对于缺乏青光眼防治常识的人而言,通常也不能自我判断,需要依靠眼科医生进行专门的咨询与检查,才能确诊……”3月5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山西省眼科医院聆听了一场由青光眼科主任医师、教授赵军梅主讲的公益讲座。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增高,引起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科疾病,很多人认为得了青光眼之后最终一定都会失明。实际上并非如此,90%的青光眼都可以治疗。但治疗的时机却很重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等到看不到了再看医生,视力就很难“起死回生”。而且除了某些由其他的眼病继发的青光眼以外,几乎所有的青光眼均属于双眼性病变,一旦患上青光眼,无论另一眼是否有症状,都必须按双眼病变对待。因此,赵军梅教授指出:“有效预防,从源头上避免视力的損失,是防盲治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年轻时为远视眼的老年人、患高度近视的年轻人、患高血压或有糖尿病史的人、患偏头痛的人、性情急躁或忧虑的人以及其他高危人群都容易得青光眼,在年龄达到40岁以上时应定期到眼科进行检查,即使检查正常也应该定期复查,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普通人也应该引起重视,要每年去眼科医院做一次检查,早查早控,守护光明。”

据赵军梅教授介绍,青光眼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降低眼压和保护视神经。针对与早期眼压容易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用眼药水进行局部治疗是常用的方法。如果滴眼液不能有效降低眼压,应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应早期激光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为辅助手段。但药物治疗必须严格遵照医生嘱咐,按规律用药。要不要用药、用几种药、何时停药等需要向眼科医生咨询,不可自作主张。患者在点药时也应注意要按压内眼角,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少药物经泪囊吸收所造成的副作用,且要定期在3个月到半年内进行复查,以防病情恶化。

今年3月11~17日是第11个“世界青光眼周”,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6000万青光眼患者,其中约10%患者因之失明。我国青光眼总患病率约为0.68%,50岁以后患病率可达4%~7%,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赵军梅教授提醒大家,患了青光眼千万不要害怕,但一定要认真对待,青光眼的诊断治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患者应尽可能固定诊疗地点,注意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吸烟、喝浓茶浓咖啡,少量饮酒。调整自我心态,以减轻疾病带来的焦虑不安,要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猜你喜欢

眼科医院眼科医生赵军
天津市蓟州区:与天津市眼科医院签署眼健康管理合作协议
种树协议(原创)
抓住整体巧妙代入
《眼睛怎么了:眼科医生告诉你》
眼科医院重点学科绩效管理实践探析
七分审题三分做
七彩夜明珠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多情却似总无情
早晚落到我手里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