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良杰:做农户的贴心人

2018-05-14闫剑利

科学导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农冬枣果业

闫剑利

从新闻从业者到科技工作者,从技术指导到开发农村互联网服务平台,从打造数千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示范园到开建数千亩自有基地,从打造有身份证的苹果到果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实施,前后二十多年,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和农业相关,且都让农民受益,帮果农产出好果子,卖上好价钱是他的初心,亦是他对梦想的坚持。他叫杨良杰,山西运城市中农乐果业联合社理事长、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岁末年初,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杨良杰一直没能闲着。作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获奖者中山西唯一的代表,杨良杰凭借着在农村一线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通过“傻瓜式技术”和“保姆式服务”,彻底打通了农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而获此殊荣。“接受表彰,让我深感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信心更足!”面对至高荣誉,杨良杰从容而笃定。

扎根沃土静待花开叶茂

1994年,刚毕业的杨良杰被果农报社招聘为编辑,负责果业技术版。然而学画画、搞艺术出身的他不懂技术,于是他便到处拜师学艺。几年下来,不论是本地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员还是中国农科院里的大专家,或是从田间地头实干出的土专家,亦或是来华讲学的日本洋专家,都成了他的好朋友。把这些大专家的先进经验、实用技术通过报纸翻译成农民能读懂、用得上的实用技术,杨良杰一干就是十年。十年的下乡实践,十年的勤学苦练,十年的埋头苦干,十年的揣磨钻研,让杨良杰收获颇丰。10年间他共撰写发表各类专业科普文章上千篇,与专家合著出版果业专业方面书籍十多部。在果农心目中他俨然成了果业专家,粉丝遍布果区,深受广大果农喜爱。

2004年10月,事业如日中天的杨良杰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辞去了公职,注册了民营果树科研所——北京中农乐果树新技术研究所,并成立了一个专门组织服务、指导基层合作社的新型组织——运城中农乐果业联合社。为充分发挥办农业报刊的优势,他还与运城果业局联合办了一个专门服务会员的报刊《果业科技与信息》来指导果农学技术。很快中农乐在山西万荣、临猗、芮城、平陆,在陕西渭南、洛川,以及在甘肃静宁、河北顺平、河南三门峡等果区陆续建起了技術工作站,伴随着中农乐在全国范围的大面积覆盖,其逐步成长为了全国影响最大、组织服务人数最多的一个民间果业科技服务组织。

为了尽快把最先进的果树管理新技术传授给果农,杨良杰把桃、苹果的技术要领绘制成彩色挂图,把专家在园里具体的操作刻录成光盘,免费送给果农。他还把乡土能人组织起来,把示范园打造起来,让中农乐的讲师、技术骨干、示范园主通过培训提升技能,然后走进果园,把先进的技术送到田园地头。正是凭借着先进的果业技术、“保姆式”进园为果农服务的模式,以及配套、完善的标准化生产流程,杨良杰打造出了一批批亩效益超万元、超1.5万元,甚至超2万、3万元的果业示范园,这不但点燃了运城果农相互参观交流的热情,更吸引了来自山西晋中、临汾,山东烟台,河北保定,甘肃庆阳等地的果农纷纷前来参观取经。

然而杨良杰并不满足于眼下所做的这一切,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杨良杰心里又盘算起了新的计划。

让“互联网+”带着果农飞

2014年,中国水果产业普遍遭遇下行压力,千万果农面临从事果树种植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局面,面对这一窘境,杨良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大胆与中国电信联手,打造“千乡万村”APP果业科技服务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于2016年4月9日正式上线。

平台上线后,很多果农表示没有wifi,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懒得去学互联网,对此杨良杰组织工作人员、讲师、技术员们上门手把手去教果农学习互联网,应用互联网,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果农白天忙,他们就晚上组织;晴天忙,他们就雨天培训;一次学不会,就天天上门去教,直到下载并学会使用为止。他用“面对面”“手把手”的笨办法,让原有的15.8万户果农很快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服务领域。

掌握了使用技能的果农,只要下载“千乡万村”APP就可免费获得个性化服务。这个服务平台包含了果业新闻、我的果园、我要学习、我要提问、我要购买、我要卖出等板块。通过“我要学习”平台,果农可以免费学习各类果树管理技术,海量技术视频随意看,与老师面对面,一对一进行学习。通过“在线课堂”,不同地域果农都可以快速而及时地学习果园当前管理,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界限,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技术服务便利。通过“最美果园”,农户可与中农乐十余年来打造出的各类水果示范园主交流对话,学习果园示范管理技术。通过“在线咨询”,可以第一时间面对面向果业大咖讨教取经,可以自助查询果业生产中的各类实际问题,不用再为弄懂某项技术而绞尽脑汁了。通过“线下服务”板块,可以快速请到当地线下技术人员进园指导。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我的果园”可以自动生成果园管理个性化方案,实现果园生产全程追溯跟进,果农可以申请个人水果商标,在“中农乐”品牌下规范运作,统一进行品牌化市场营销。

躺在家里即可免费学技术,足不出户便可对接市场……至此,中农乐“线上+线下”的综合服务模式已经确立:线下围绕技术创新和落地服务继续把文章做精,线上以开放的心态把免费学技术、统一品牌运营找市场等做到极致。

提效增收才是硬道理

中农乐依托技术服务优势,扎实搞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托管,使中农乐果业联合社成员户自营或联营的果园收益远远超过当地平均户,这使得更多农户愿意加入中农乐。但如何引导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如何通过适度规模化经营探索高效果业的发展之路,让农民持续在中农乐的服务下挣钱,中农乐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2015年,中农乐在永济冬枣优势区流转千亩冬枣园,以“标准化生产、全流程监控、统一品牌运作、电商平台销售”为核心,利用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着力打造千亩设施冬枣示范基地。在生产中明确规定“不让一颗化肥进枣园”“不使用一滴非植物源农药”,且生产过程全程监控,产品全程溯源。这又一次吸引来京东、苏宁、亚马逊等国内生鲜水果电商企业。目前,基地高效日光温室棚和双膜钢架、单膜钢架棚建设和温室智能化控制的全面生产运营,冬枣自动化预冷分拣设备的底投入使用,引来多家生鲜电商与基地签订冬枣供应协议。永济生态冬枣基地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广泛,仅2017年5月至10月,永济卿头周边来基地学习交流的枣农达4100余人。

在中农乐冬枣基地建设的同时,中农乐早在五年前建立的中农乐核桃研究所和500多亩研究基地也已硕果累累,研发并实施的“核桃矮冠自然圆头型”技术已突破亩产干核桃1500斤的瓶颈,中农乐核桃课题组被称赞为“核桃领域的袁隆平”,中农乐因此承担的数千亩核桃技术扶贫项目也在全面实施。这种自建基地、自有品牌、标准化管理、安全可溯源、自主销售的“中农乐”模式,既专注于“线下”实体基地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又大力发挥“线上”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把科技创新、生产实践、适度规模、技术托管、果品销售融为一体,已经显现出了现代高效果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而且已经带动全国126个合作社、种植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果品销售商和生鲜电商平台的农户参与到现代果业“全产业链”工程建设中,种植收益比以前增加了25%,经营收益比以前增加了30%。同时,更多的规模种植户也在中农乐的技术托管中转型成为现代果业的经营者,从一开始的“听我说”,到效仿中农乐“跟我干”。中农乐也由“示范场”慢慢变成了“发酵场”,带动更多农民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而增收致富。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杨良杰又开始了他的新探索、新追求。“接下来,我将带动更多的果农提质增效,早日实现果业兴、果乡美、果农富的美好愿景。不辜负‘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这一神圣而光荣的荣誉。”

猜你喜欢

中农冬枣果业
中农人的独家记忆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冬枣好吃但不要吃多
中农网启动大宗农产品区块链联盟
辽宁果业技术装备融合发展研究
江西省寻乌县果业转型期融资问题研究
邓子恢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
邮购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