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敬畏中守护乡村的未来

2018-05-14王老实

杂文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原生态敬畏美丽

王老实

乡村的城市化及城市的乡村化这种交叉错位,是时代发展的特定产物。《杂文月刊》2018年8上原创版的《新农村与旧城市》一文,通过新旧、城乡之间的双重对比,深刻揭示了城乡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乃至不科学的尴尬现实。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事实上,无论是城市的发展间或是乡村的振兴,都无法游离“开放、协调、创新、绿色、共享”的“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就乡村旅游而言,实在是大有文章可做,但也有难做好文章的挑战。眼下,乡村生態游、乡村文化游、乡村采摘游等五花八门的村游活动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搅得“乱花渐欲迷人眼”。然热闹风光一阵子后,照样难逃“后续乏力,泯然世间”的疲软命运。深究原因,还是对“衣冠简朴古风存”的乡景之美和民风之纯,缺乏应有的敬畏与守护。

卸下犁耙的老牛慢慢反刍,汩汩潺潺的溪水迂回向前,青草覆径青苔满身的古桥深情伫立。“牛羊分列各西东”,这是美丽乡村的原生态画面。

然而,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山乡的宁静开始被打破。原本“独居深山无人问”的原生态景点,也以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个性魅力吸引着万千目光,给不喜扎堆游玩的上班族休闲提供了一隅清雅之地,给热衷于回归自然享受天籁的城市人放逐心情释放压力提供了绝妙契机。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的结合尚不紧密,相关的协调工作仍不科学到位,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界限还很模糊等原因,从而导致美丽乡村游并不十分美丽,相反还有点“脏乱差”的丑陋。因此,如何在“推出去”与“美起来”之间找到极佳的平衡点,遏制过分膨胀的欲望,以理性有序的接纳,向养育一方人的土地和文化,表达一种敬畏,就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一些拥有生态旅游资源的乡村,最大化地追逐旅游收入,无休止地捕捉商机,破坏性地进行再开发,毁灭性地透支资源。无视和谐,不讲生息,一心求财,乞求暴发。于是,游客蜂拥而至不嫌多,垃圾漫山遍地无人问,隐患潜滋暗长不警惕,承受力有限却偏强支撑,以至于酿成事故后才后悔不已。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记得住乡愁”“延续历史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明的嘱托犹响在耳,也曾拨动无数人的心弦。的确,一座座乡村,其实凝结了多少人的生命记忆,又蕴藏着多么丰富的人文信息。浩浩流光里,一个个文明,照亮并温暖着一爿爿乡野。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正如故宫的铜缸,其功能已被现代消防设备所取代,里面虽不再盛水,但更需注满保护意识,文化敬畏。如此,我们才能让老而弥坚的乡村更好地联结在历史和未来之间———一头诉说着如烟往事,一头迎接着灿烂明天。

猜你喜欢

原生态敬畏美丽
一些敬畏
原生态静宁苹果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敬畏先烈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敬畏 果决 笃信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