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中国的邮品看安徽的历史文化资源

2018-05-14苏芃芃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6期
关键词:安徽历史文化

苏芃芃

摘 要:安徽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省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资源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发行了多套以安徽历史文化资源为题材的邮票。这些邮票题材多样,设计独具匠心,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关键词:安徽;历史;文化;邮品

安徽简称“皖”,于1667年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的首字,省会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资源大省。自史前文明时期直至当代,安徽历史文化资源的产生和累积从未间断,一直得以延续下来。而且,安徽境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资源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发行了多套以安徽历史文化资源为题材的邮票。

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1982年2月12日,我国邮电部发行T71《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邮票,共8枚。该套邮票是中国古代钱币特种邮票的第二组,选取的是战国时期的8种金属货币。其中第一枚是战国时期楚国钱币鬼脸币,这种币是仿照海贝形状铸造的铜贝形货币,出土于安徽的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展现了安徽丰富的文物资源。这套邮票从发行之初到2014年一直保持均匀直线上升趋势,之后趋于稳定,价格保持在6000~7000元,所以值得集邮者收藏(图1)。

西汉时的哲学著作《淮南子》也成书于安徽。《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而成。西汉的淮南王国都城在今安徽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三郡。该书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2005年8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PF156《淮南子》普通邮资封,全套1枚。

《淮南子》一书中,最早系统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概念,并且做出了准确的描述。所以,安徽淮南是二十四节气的故乡。2015年2月4日中国邮政发行2015-4《二十四节气(一)》(T)邮票,在安徽淮南市首发,全套6枚。内容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表现了春季的6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的第一套。邮票在设计上兼顾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由著名画家刘金贵和邮票设计师王虎鸣共同设计,采用传统的国画风格和扇面画的排列方式,构图严谨,画面典雅,印刷精美,富有艺术感染力,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2016年5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2016-10《二十四节气(二)》(T)邮票,这是第一套《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的续篇,由相同的设计者采用相同的方式设计,在同一地点举行首发式,全套6枚。内容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邮票画面以物候、民俗、农事等为表现对象,反映了夏季各个节气轮转中物候的变化。

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传说发生在安徽境内,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同时期的加工,成为经典文史作品的构成要素,得以世代传承。这些传说和事件,也成为了邮品的重要题材。

①J179《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千二百年》邮票。秦二世元年(-209)秋,秦朝政府征发贫民戍守渔阳,戍卒900人行至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市区东南约20千米),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律当斩。陈胜、吴广组织戍卒起义,后来由于秦军反扑,起义失败。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991年7月7日发行的J179《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千二百年》邮票,全套1枚。邮票画面主图是安徽省宿州市涉故台起义旧址外的一座纪念陈胜、吴广起义的花岗岩雕像(图2)。

②1994-17《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四组)》(T)邮票。1994-17《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四组)》(T)邮票发行于1994年11月24日。这是第四套《三国演义》题材的邮票,取自此古典文学名著第48至第84回之间的故事,全套4枚。分别为:“横槊赋诗”“刘备招亲”“威镇逍遥津”“火烧连营”。其中第3枚“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发生在安徽合肥。故事选自《三国演义》第67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说的是魏将张辽于逍遥津设伏,大破吴军的故事。画面展现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逍遥津位于合肥市东北,古为淝水上的渡口,现在已成为逍遥津公园。本套邮票采用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形式,富有浓浓的历史感,中文国铭“中国邮政”采用篆体,与工笔重彩的画面融为一体,创造出古色古香的韵味。这套邮票以及小型张因为兼具历史性与艺术性,所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颇有收藏价值。

安徽的文化底蕴滋养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最著名的曲目是《天仙配》,讲述了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2002年10月26日,中国邮政发行了2002-23《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T)邮票,全套5枚,依次为“孝心感天”“下凡结缘”“织锦赎身”“满工还家”“天地同心”。同时发行SB(23)2002《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小本票)》,并在安庆举办了首发式,完美地诠释了这一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在小本票中,设计者把5枚邮票都变成了小全张,并增加了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底图,使收藏者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小本票封皮设计也富有特色,封面印有一老槐树,封里印有故事简介,突出了邮品的主题。2006年,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向全国宣传黄梅戏这一剧种,传播古老的戏曲艺术。中国邮政于2014年7月6日发行2014-14《黄梅戏》(T)邮票,全套3枚。首发式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广场举行。图案分别为“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取材自3部黄梅戏经典剧目,构图严谨准确,人物生动传神,其整体风格和意境深得中国传统画技精髓。

除了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之外,安徽还拥有种类众多的民间艺术。花鼓灯是具有浓郁安徽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表达了劳动人民期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錄。安徽省颍上县是花鼓灯的故乡。中国邮政于2007年8月26日发行PF202《民间舞蹈—颍上花鼓灯》普通邮资封1枚。邮资图为安徽颍上的双人花鼓灯。

安徽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中包括徽墨和宣纸的制作技术。徽墨产于安徽徽州府,以古代徽州的休宁、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三地为制造中心,且历代名家辈出,是中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是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因产于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而得名,纸质洁白,纹理细密,柔软轻飘,墨韵清晰,不易蛀蚀,经久不变,也是文房四宝之一。为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2006年9月1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2006-23《文房四宝》(T)邮票,全套4枚,分别为“笔”“墨”“纸”“砚”。整套郵票完整地再现了中国文人书房的陈设,体现出了中式文人气质与情怀。第2枚“墨”,取材自徽墨,邮票画面选用了两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徽墨,一方为“程丽仲压胜钱墨”,产于清代;另一方为“吴叔大九风雏墨”,产于明代。两方徽墨,一方一圆,古朴典雅,背景为浅色的花架、水盃和各种字体的“墨”字。第3枚为“纸”,取材自宣纸。画面选取了3个宣纸制成的收藏品,分别为清代的“仿金粟笺藏经纸”以及近代印刷的“十竹斋诗笺”“天工开物”。背景为浅色的花瓶、金钱龟和各种字体的“纸”字,展现出一种岁月的沧桑。2006年10月26日,2006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开幕,为了宣传邮票、钱币的收藏知识,国家邮政局发行了2006-23《文房四宝(绢质邮票)》(T)邮票,这是第一套在我国发行流通和使用的丝绸邮票,因此被称为“大丝绸”邮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图3)。

这些邮票展现了安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增进了收藏者对安徽地方文化的了解,题材多样,设计独具匠心,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参考文献

[1]万里长空.T71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大版票价格走势[EB/OL].爱藏网http://www.airmb.com/youpiao/zhishi/2015/0706/20577.html,2015-07-06.

[2]百度百科.淮南王国[E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2017-07-14.

[3]邮游岁月.2015-4《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赏析[E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beac74d40102w5np.html,2015-06-17.

[4]华政.《二十四节气(二)》特种邮票首发[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06/c_128961527.htm,2016-05-06.

[5]中邮网.1994-17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四组)(T)邮票介绍[EB/OL].中邮网http://www.e1988.com/collectionproduct-1023.html,2017-10-19.

[6]陶晶钰.邮票上的安徽——藏在方寸里的美[EB/OL].凤凰网安徽http://ah.ifeng.com/a/20161009/5039531_0.shtml,2016-10-09.

[7]互动百科.徽墨[EB/OL].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2016-06-13.

[8]王翔鹏.宣纸的起源宣州府[EB/OL].中国青年网http://qiyuan.youth.cn/lysy/201605/t20160511_7981966.htm,2016-05-11.

[9]威龙集藏.2006-23T《文房四宝》特种邮票[EB/OL].360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608/09/27905781_565981036.shtml,2016-06-08.

猜你喜欢

安徽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what should overseas company do to survive in China?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
水乡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