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再上新高度

2018-05-11陳驚天

21世纪 2018年5期
关键词:裁判审判知识产权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是驱动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不久前,美国以知识产权为主要抓手,对我国发起贸易战,美国商务部向我国企业中兴通讯发出出口权限禁止令,全面封杀中兴通讯,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知识产权对一个国家的重大战略意义。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上特别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拥有了知识产权的优势,谁就站在了发展竞争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通往未来的钥匙。

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已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改善,尤其是司法正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2018年2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共享经济为重要特色的新时代,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科技以及商业模式,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构建符合知识产权司法特点和规律的工作机制、审判体制以及审判队伍,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质量、效能和公信力,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是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

首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范体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涉及法院组织、裁判程序、法律适用,对这一切的改革和创新都要依法而行,让司法审判于法有据。一方面,要坚持内外平等、宽严相济、执法必严的保护原则,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公信力、震慑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根据发展实际和改革要求,推进人民法院组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诉讼法等实体法、程序法以及司法解释的修订完善工作,尤其要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审判规律的特别程序法,加强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组织、诉讼管辖、证据规则、审理程序和裁判方式的法律化、制度化。

其次,重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机制、体制和制度建设。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破解制约知识产权审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的职能作用。一是完善管辖制度。鉴于知识产权案件整体的高技术性和高难度性,在专门法庭、专门法院进行管辖的基础上,建议探索在全国设立若干大区,由跨区法院进行专门管辖制度。如,设立京津冀大区,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集中管辖此区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二是完善裁判制度。在深入推进“三合一”改革的同时,依法加强对知识产权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建立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诉讼证据规则和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三是完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促进司法裁判统一尺度与细化标准,统一法律适用。要改进典型案例的生成机制、参考机制、适用机制、说理机制等,扩大指导案例对类案的参照和指导作用。

最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人才建设。要以“专业审判人员为主,其他人员为辅”为原则,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审判队伍的范围和能力,建设一支精于审判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加大知识产权法院人财物保障,动态调整好知识产权审判人员的法官员额,注意从优秀的律师、学者中选拔知识产权法官,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构建包括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技术鉴定机构等参与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其他技术人员对有效查明技术事实、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效率的积极作用,增强技术事实认定的中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裁判审判知识产权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裁判中存在“唯一正解”吗*——对《司法裁判中的道德判断》的批判性研读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裕仁天皇如何逃过审判
消失中的审判